诗歌鉴赏备战高二语文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诗歌鉴赏含详细答案.doc
59页20诗歌鉴赏备战高二语文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诗歌鉴赏含详细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湖早春①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②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鸸:一种鸟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解析: ①动静结合,首联既有风吹云散的动景,又有阳光返照,大地回暖的动静②借代修辞,颔联“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③色彩渲染,颈联“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④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颈联写雨后白雁低飞诉诸视觉,黄鸸的叫声不成样子诉诸听觉⑤乐景写哀情,江南美丽的春光和作者衰病惆怅的心情形成反衬,倍增其哀⑥直抒胸臆,最后以“衰病”渲染惆怅之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悲愤之情 【解析】【分析】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春景图诗人紧紧把握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鸸语涩等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描绘。
春雨刚停,湖水经过雨水的浸润,柔媚之中更增添了几分清新明快早春时节,不时仍有寒风阵阵,而阳光返照,不仅给景物镀上一层柔和的色调,还具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这时候,漫山遍野的山杏,吐艳争芳,碎红点点,虽没有秩序可言,却展现了春的勃勃生机湖光水色,一切都显露出生机和活力在这迷人的佳境中,诗人自当缓步湖畔,尽情赏春,但诗人却直抒胸臆,出入意料地感叹: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原因之一在于作者蒙冤被贬,贬后的愤懑加上江州生活的孤寂凄苦,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由此可见,“减心情”的原因,固然是由于“年年衰病”,但更主要的还是上遭遇挫折按常理,此情应以萧条冷落之景来表达但诗人一反常例,采用“反衬”手法,也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着力描绘春景的无限美好,借以衬托被贬的哀伤之情春景越美,愤懑愈深,悲伤愈切颔联写“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这是静态的画面,而颈联中“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是动态的画面,这是动静结合颔联中的“碎红”中的“红”代红花,“绿”代水苹的绿叶,这是使用借代的修辞,以色彩来代指本体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这两句写白雁因为身上的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是视觉,而因为下雨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是听觉,属于视听结合。
然而,前者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低空飞行,后者虽然舌涩不听使唤,也要歌唱呜叫诗人以白雁、黄鹂自比,是运用比喻手法描绘自己心情之沉重,语未成写自己受打击后的噤若寒蝉 故答案为:①动静结合,首联既有风吹云散的动景,又有阳光返照,大地回暖的动静②借代修辞,颔联“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③色彩渲染,颈联“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④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颈联写雨后白雁低飞诉诸视觉,黄鸸的叫声不成样子诉诸听觉⑤乐景写哀情,江南美丽的春光和作者衰病惆怅的心情形成反衬,倍增其哀⑥直抒胸臆,最后以“衰病”渲染惆怅之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悲愤之情点评】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①曹雪芹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注释】此诗为《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姐妹“海棠诗社”结社后首次咏诗时探春所作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写景,交代了秋天雨后黄昏的时令特征,这是白海棠生长的环境。
B.一般咏物诗描摹物象都由实而虚,本诗却直接切入白海棠的精神气韵,从“神”上入笔,突出赏花人的超凡脱俗C.颈联描写海棠的“形”倩影三更月有痕”,将带着雨珠的白海棠描写成独自落泪的美人,楚楚动人D.尾联化用唐代刘兼《海棠花》诗“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写海棠在黄昏中多情地伴着诗人吟咏2)这首咏物诗塑造了白海棠怎样的形象,是怎样塑造的? 答案:C解析: (1)C(2)海棠形象:花色洁白、姿态柔弱、气质孤高.手法:①烘托;用斜阳、寒草、重门等清冷幽僻的环境烘托海棠孤独高洁的形象;②拟人:把海棠比作一位冰肌玉骨的仙子,突出海棠美丽的形象和高洁的气质;③比喻:把海棠高洁的精神比作美玉 【解析】【分析】(1)C项 ,“将带着雨珠的白海棠描写成独自落泪的美人,楚楚动人”,全篇塑造了海棠花色洁白、姿态柔弱、气质孤高的形象,“倩影三更月有痕”意思是 月亮出来照亮了白海棠美好的身影,而不是独自落泪的美女 (2)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此处写景,渲染氛围,用斜阳、寒草、重门等清冷幽僻的环境烘托海棠孤独高洁的形象;“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此处运用比喻,把海棠高洁的精神比作美玉,生动形象地突出花色洁白的形象特点;“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花蕊一点点更显得白海棠娇怯多姿。
倩影三更月有痕:月亮出来照亮了白海棠美好的身影,此处运用烘托手法突出白海棠姿态柔弱的形象特点;“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此处运用拟人手法,把海棠比作一位冰肌玉骨的仙子,突出海棠美丽高洁的气质特点 故答案为:⑴C; ⑵海棠形象:花色洁白、姿态柔弱、气质孤高.手法:①烘托;用斜阳、寒草、重门等清冷幽僻的环境烘托海棠孤独高洁的形象;②拟人:把海棠比作一位冰肌玉骨的仙子,突出海棠美丽的形象和高洁的气质;③比喻:把海棠高洁的精神比作美玉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 【翻译】 夕阳照着秋草连接着层层的院门,苔藓青翠长满了雨水淋过的花盆 白玉的品格难比海棠的纯洁,那雪般的肌骨更能陶情醉人 点点花蕊芳香娇嫩好象不胜风力,夜深明月下还留着她俏丽的影痕。
不要说白衣仙女得道成仙飞天去,白海棠多情地陪伴我吟咏到黄昏这首诗首联交待了季节、场景;颔联写海棠之白;颈联写海棠之柔;尾联写海棠与诗人融为一体贾探春以白海棠自喻,既描绘了白海棠的仙姿,又抒写出自己的超凡脱俗的风范,同时也表达出对于无力扭转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运用烘托、拟人、比喻手法,结合诗句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古 风(其十五)李 白燕昭①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④,千里独徘徊注释】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④黄鹄举,相传春秋时鲁国人田饶因鲁哀公昏庸不明,自比为“一举千里”的黄鹄,用“黄鹄举矣”,表示要离开鲁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四句借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与下文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鲜明的对比B. “青云士”原指道德高尚之人,本诗指身居高位的当权者,诗人对“青云士”持批判、否定的态度C. 七、八句主要是批判统治者,前句讽刺他们挥霍无度,后句揭露他们不重视贤才。
D. 全诗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由史实写到现实,由激愤转到忧思,俊逸洒脱,舒徐幽远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整首作品简要概括 答案:D解析: (1)D(2)①对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的赞赏,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②对自身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现实处境的激愤之情;③对统治者挥霍无度、贤愚不分的批判;④诗人不满现实,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 【解析】【分析】(1)D项,“俊逸洒脱,舒徐幽远”错他虽有田饶“黄鹄举”之意,却只能“千里独徘徊”,彷徨于茫茫的前途这末二句,归结到怀才不遇的主题诗歌的最后一句“千里独徘徊”体现了诗人的迷茫徘徊,可见“洒脱”不对 (2)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故答案为:⑴D; ⑵①对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的赞赏,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②对自身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现实处境的激愤之情;③对统治者挥霍无度、贤愚不分的批判;④诗人不满现实,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1) 古典诗歌描写景物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 (1)①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②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2)①羁旅愁思(思乡思亲)前两句,描写了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浮生”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
②孤独寂寞结尾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 【解析】【分析】(1)起首“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二句写远景雨后初晴,一道断虹斜插于东南方的长江之上,在夕阳落照之下,千山万水,一片紫翠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两句转写投宿,兼及近景,“系马短亭西”,说明客舍就在此近旁词人好象手握一枝调色彩笔,精心构画,于是画面上出现了红黄橙绿青蓝紫的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出现了,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也出现了“断虹远饮横江水”中的“饮”字,带有“追琢”的痕迹青旗、红枫,判然可见,色彩明丽 (2)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二句,谓词人奔走仕途,一事无成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词人这里借用,表示了对仕途的厌倦事逐孤鸿去”,大概是说往事不可追寻,已逝之时光亦不能再返,感慨至深,故亦真挚感人结尾“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从时间上看,上阕写夕阳时候,提到山犹染紫;这里说“月黄昏”,则已暮色苍茫了其上着以“又是”二字,说明词人在外不知漂泊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尝尽了千愁万苦词的下阙抒发了羁旅愁思和孤独寂寞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