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九上教材介绍.ppt
220页人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 乐 九年级上册 教材整体框架 1.九年级上册包括六个单元的主体学习内 容,分别是:光辉的历程、音乐故事(二)、 曲苑天地、西乐撷英(二)、舞剧音乐、中国 流行风另外设有两个附属结构:“我的音乐 网页”和“学习测评” 2.在编排上,保留了原教材以人文主题作 为单元标题的组织形式,各单元内部依据课程 标准设置了唱歌、欣赏、演奏、活动等栏目 3.在音乐材料的呈现方式上,修订后的教 材有很多新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强调音乐学科 的审美教育功能,强化了学习目标,增加了必 备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等环节 4.九年级教材延续了七、八年级教材的 体例结构,包含一些系列单元,如“音乐故事 ”“西乐撷英”等本册教材还结合学生的实际 开设了“中国流行风”,引导学生系统地了 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使学生在感性基础 上有理性的提升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以兴 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5.为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 高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我们 的音乐课堂在教学效果上更加有效、高效, 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了传统与现代、中华音 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注意吸收具 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补充到 教材中,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6.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力图达到图文并 茂、生动活泼,文字介绍简洁、富有趣味性和 可读性 7.本册教材修订前后教学内容的变化,主 要体现在单元主题的调整、教学曲目的变化、 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显现方式以及活动编排等方 面 8.教材曲目的选择兼顾了传统音乐、专业 创作的经典作品、新创作的优秀作品所占的比 例体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渗透 9.在教材版式的设计上,插图、底图都和 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教 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图 解释音乐,使音乐更具形象性,便于学生对音 乐作品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插 图和音乐进行有机结合,构成以音乐为本的综 合性的课堂教学 各单元主题修订前后变化 修 订 前 一、月亮颂 二、说唱天地 三、西洋乐话 四、神州大地(5) 海滨音诗 五、环球之旅(5) 北美掠影 六、冬之旅 修 订 后 一、光辉的历程 二、音乐故事(二) 三、曲苑天地 四、西乐撷英(二) 五、舞剧音乐 六、中国流行风 我的音乐网页 学习测评 学习目标 教材将学习目标直接呈现在教材上,与具 体的教学材料紧密结合其中重点体现在唱歌 和欣赏教学上,在每一首必唱歌曲的谱面上方 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方面的标识。
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 编 写 意 图 1.音乐课程标准坚持全部教学过程中 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特别强调要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本单元教学内容的 选择是以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人 民军队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作战风格为 主线,选材上注重声乐与器乐、传统与现代的 结合,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将思想性与艺 术性有机结合,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渗透思 想品德教育的要求 教学内容 1.唱歌:游击队击队 歌 2.欣赏赏:保卫卫黄河 3.选选唱:中国军军魂 4.欣赏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5.选选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军军 歌 6.选选听:走向复兴兴 2.选材注重声乐、器乐的结合,演唱歌曲 游击队歌,选唱歌曲选择了具有时代气息 的电视连续剧亮剑主题歌中国军魂 欣赏曲目选择了有多种演唱形式的四渡赤水 出奇兵、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 卫黄河选听部分选择了创作于抗日战争初 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以及当代有代表 性的混声合唱歌曲走向复兴 学习目标 1.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背唱歌曲 游击队歌 教学建议 1.听辨歌曲前奏,提示准确入唱 2.提示换气位置,换气迅速,以保证音乐 的连贯性。
3.结合歌词,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了解 游击队战士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情绪、昂扬斗 志 4.视唱歌曲的旋律,复习弱起小节的乐理 知识 “拓展练习”教学建议 1.集体学唱第三声部 2.教师唱第二声部与学生合作 3.对比赏析四重唱与合唱在艺术效果中 的不同 这首乐曲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抗日浪潮似黄河怒涛一般 此起彼伏的形象聆听乐曲,说一说作曲家是如何表现这种形象的 这首乐曲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抗日浪潮似黄河怒涛一般 此起彼伏的形象聆听乐曲,说一说作曲家是如何表现这种形象的 保卫黄河 选自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 欣赏提示 1.引子是铜管乐奏出的号角式的战斗性旋 律主题音调中揉进了歌曲东方红动机 2.钢琴的华彩乐句 3.采用卡农手法,各声部互相模仿追逐, 以扩展气氛及情绪,表达“保家卫国”主题 4.当东方红主题出现时整个乐曲达到 最高潮 5.乐曲结束处巧妙地把保卫黄河东 方红的音调结合在一起 教学建议 1.学唱歌曲保卫黄河的旋律,以便 于学生听赏乐曲 2.引导学生听辨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 数;每一次的主奏乐器有什么不同?相同旋 律的多次呈现,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军魂 作品介绍 1. “狭路相逢勇者胜”,是歌曲中的经典 唱词,表现了我军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及 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 主人公李云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军人的意志品质在歌曲中 展现的淋漓尽致;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以大调作 品居多,而此歌曲运用了前苏联军队歌曲的创 作特点,采用了小调风格去描绘坚定、勇敢、 顽强的意志品质 2.请同学们聆听歌曲的前奏,你能听辨前奏 运用了怎样的节奏型及哪种乐器来表现进行曲的 风格特征吗? 3.歌曲为小调风格却描绘了坚定、勇敢 、顽强的意志品质 视唱上面的旋律,体会旋律的情绪特点 4.歌曲配器大量采用了小号和军鼓的配 合,使歌曲虽然具有小调色彩,却表现了人 民军队雄壮、威武的形象 5.歌曲中出现了小调的三种不同形式 6.歌曲大量运用了附点音符、三连音等具 有推动力的节奏,以及四、五、八度音程的进 行,使得歌曲具有很强的动力,再加上歌曲配 器中大量采用了小号和军鼓的配合,使歌曲虽 然具用小调色彩,却把人民军队雄壮、威武的 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歌曲在自然、和声、旋 律小调以及短暂的离调中进行,使歌曲色彩丰 富,动感强劲 教学建议 1.从调式色彩上分析,对大、小调进行对比 2.从音程的关系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四度上 行的旋律进行使音乐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对确定歌 曲风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引导学生拍击三连音节奏,体会其动力 作品介绍 1.这首歌曲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 征难,被人们赞誉为“中国合唱事业中, 继黄河大合唱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组歌创作于1965年,它表现了红军长征中十 个不同的战斗画面 四渡赤水出奇兵 2.四渡赤水出奇兵采用了云南民歌 的音调,开始以女声领唱呈示主题,显得艰 难、沉重,但不失真诚、亲切,重复时加入 了合唱第二段歌词速度变快,显得活泼、 快乐,带有明显的舞蹈节奏,表现了军民一 家的深厚情谊 3.第二部分,开始由男声领唱,到“战 士双脚走天下”时,领唱者手持竹板,边打 边唱,不禁使人联想到战争年代常见的那种 行军鼓动的演唱形式这里还采用一领众和 的帮腔形式与之应和,显得更加生动活跃 教学建议 1.从辨析演唱形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 听辨歌曲中出现的不同演唱形式 2.把第一部分唱熟练,师生进行简单的轮 唱练习 作品介绍 1.歌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郑律成作 曲,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1939年冬 创作于延安解放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 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正式定名为中国 人民解放军军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这首歌曲从它创作出来开始,一直伴随 着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抗日战争 到解放战争,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军队总是唱着它胜利前进。
3.歌曲高度概括而又具有强烈号召力的歌 词,以及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和号角般的音 调,都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力量 创作特点 1.创作时采用同音重复的手法,显示出独 特的气势和力量 2.歌曲中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歌曲富有激 情、 令人振奋,且有动感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拍击前两小节的节奏,感受 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节奏在进行曲风格作品中 的作用 2.引导学生视唱歌曲的旋律,体会歌曲 中切分节奏的推动感 作品介绍 1.歌曲为一首雄壮、有力、充满朝气、积 极向上的合唱歌曲,能够唤起大家对建设美好 未来的一种信念,充满了昂扬向上的自信 2.歌曲的旋律简洁,多为级进式的进行, 重复的乐句较多,音域不宽,适合群众演唱, 也便于推广 走向复兴 3.歌曲入选新中国第三部音乐舞蹈史诗 复兴之路;在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成 为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2012年获得第12届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歌曲高潮部分的四度上行及弱起节奏, 使音乐富有很强的推动力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把握弱起节奏的节拍重音 2.提示学生在演唱时的换气位置 第二单元 音乐故事(二) 编写意图 本单元为“音乐故事”系列,是继“音乐 故事(一)”后的外国音乐故事单元。
每一部 音乐作品都与作曲家的自身感受、人生经历以 及所处时代有深切的关联对乐曲所隐含的故 事有一定的了解,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 的兴趣,以达到更好地赏析音乐作品的目的 教学内容 1.唱歌:鳟鳟 鱼鱼 2.欣赏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3.欣赏赏:小巫师师 3.选选听:索尔维维格之歌 作品介绍 1.1817年,舒伯特创作了这首歌曲,借对 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他对自由的讴歌 与向往,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憎恨和厌恶,是一 首寓意深刻的作品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作 曲家只能用这种隐喻的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 这首歌曲在德国已经像民歌一样被广泛流传, 它那流畅、优美而动听的曲调脍炙人口 鳟 鱼 2.在伴奏上,为了表现小溪流水与鳟鱼 悠然自得的形象,在每小节的强拍上,有规 律地运用了流动性很强的六连音音型,使歌 曲的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特色调性设计与 歌词内容结合得十分紧密,当歌词在叙述小 溪、鳟鱼以及旁观者的愉快心情时,调性的 运用单纯而稳定歌曲采用变化分节歌形式 创作,教材选择了其中两段 视唱练习 1. 2. 3. 解决歌曲的弱起节奏及变化音的音准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唱准减三和弦的旋律进行 2.准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变化音。
3.注意歌曲中的弱起节奏,以及演唱过 程中的换气 4.分析歌词A、B两段在情绪上的变化 1.鳟鱼(钢琴五重奏):共五个乐章 ,第四乐章为变奏曲式采用改变乐器、音色 、音区和织体的手法进行创作 2.引导学生听辨一、二、三变奏在情绪上 的变化;在听辨主旋律时,注意“捕捉”其他 乐器的声部 钢琴 作品介绍 1.乐曲以变奏曲的形式出现,前三个变 奏承接和发展主题的音乐形象,都采用装饰 变奏手法其主题的旋律基本不变,只是改 变乐器、音色、音区和织体写法 2.第四变奏转到同主音的 d 小调,色彩 变得阴暗、紧张,预示不祥事物闯入愉快、 美好的生活 3.第五变奏带有惋惜和叹息的情绪最 后一段小快板,完整再现主题旋律,活泼、 轻快,仿佛又看到那活泼可爱的鳟鱼在水中 自由地游来游去 教学建议 1.拓展练习中采用对比欣赏的方法,引导 学生去感受钢琴五重奏与歌曲在表现形式上的 不同 2.欣赏钢琴五重奏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辨识 主题出现的次数,以及在不同乐器上呈现出来 的变化 作品介绍 1.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又名天方夜 谭,创作于1888年夏天,是俄罗斯标题交响 音乐的杰作之一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是其 第一乐章作曲家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俄罗 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2.作曲家选取人们熟知的阿拉伯民间故 事集一千零一夜创作了这部标题交响组 曲但他并没有描写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 从故事中选取了几个相互连贯的场面,描绘 一些东方色彩的“图案”,让听者自己去联 想乐曲所暗示的各个形象 欣赏提示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