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数学 word版含答案.doc
10页2014 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 科 数 学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 ,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集合 , , ,则集合 的元素个2,1M,43NNbMaxP,, P数为A. B. C. D.3562. 若 是虚数单位,则ii1A. B. C. D. 2123i23i233. 若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最小值为yx,0431yx yxzA. B. C. D.404. 若 ,则 的值为312cos44cossinA. B. C. D.89515. 若向量 的夹角为 ,且 ,则 与ba,,2baab2的夹角为A. B. C. D.633656. 若按右侧算法流程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则输入的7N的值为A. B. C. D.5787. 直线 截圆 所得劣弧所对圆心02yx42yx 开始输入 N 0,1Sk)(?k输出 S结束 1k是否角为A. B. C. D.632658. 如图所示,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且这个空间几何体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 B. C. D.94373289289. 函数 的一个单调)6cos()sin(xxf递减区间是A. B. C. D. ]31,2[]1,65[]34,[]65,1[10. 过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 引它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2byax)0,(baF为 ,延长 交 轴于 ,若 为 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MFEMA. B. C. D. 3211. 若不等式 对任意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0log2xa)31,0(aA. B. C. D. )1,7[)1,7(27,(]27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 是函数 的图象上的动点,该图象 xOyP()lnfxx在点 处的切线 交 轴于点 ,过点 作 的垂线交 轴于点 . Pl(0,)My(0,)Ny则 的范围是NMyA. B. C. D. ),3[]1,(),1[]3,([3,)]3,(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3. 已知角 ,由不等式 , ,(0,)21tan222tantan3ta,归纳得到推广结论: 3 3tantttan 43t,则实数t1()nmNm__2 222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14. 甲、乙两位同学约定晚饭 点到 点之间在食堂见面,先到之人等后到之人十五分67钟,则甲、乙两人能见面的概率为 __15. 已知 ,动点 满足 ,则 的最大(0,1),(10)ABCP2|ABPC||ABP值为 __16. 在 中,内角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 ,已知角 为锐角,且 , ,abc,则实数 范围为 2 2sinsin4i()m 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数列 满足 ,等比数列 满足. .{}na112,na{}nb841,ab(I)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b(II)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ncncnT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某高中毕业学年,在高校自主招生期间,把学生的平时成绩按“百分制”折算,排出前 名学生,并对这 名学生按成绩分组,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75,80)[80,5)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如图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85,90)[90,5)[9,1]其中第五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人数依次成等差数列,且第四组的人数为 60.(I)请在图中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II)若 大学决定在成绩高的第 , 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名学生,并且分成B456组,每组 人进行面试,求 分(包括 95 分)以上的同学在同一个小组的概率.239频 率组 距O 成 绩0.020.040.06 75 80 85 90 95 1000.080.010.030.050.07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在四棱锥中 中,底面 为菱形, , 为ABCDPAB60BADQA的中点.(I)若 ,求证:平面 平面 ;QP(II)若平面 平面 ,且 ,点 段 上, 且2MPC,求三棱锥 的体积.MCP2BP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若点 是抛物线 上一点,经过点 的直线 与抛物2,1ApxyC2:02,5Bl线 交于 两点.QP(I)求证: 为定值;A(II)若 的面积为 ,求直线 的斜率.216l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 ,函数 .aR2()(1)lnfxax(I)当 时,求 的极值;1(II)设 ,若对于任意的 ,不等式()xge Rxx21),0(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12()fxaBACDQ请考生在第 22、23、24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 是的⊙ 直径, 与⊙ 相切于 , 为线段 上一点,连接 、ABOCBECBAC分别交⊙ 于 、 两点,连接 交 于点 .EDGF(I) 求证: 、 、 、 四点共圆. E(II)若 为 的三等分点且靠近 , , ,求线段 的长.FG1A3E23.(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在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 ( 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 xOyltyx3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C03cos42(I)求直线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lC(II)设点 是曲线 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 的距离 的取值范围.Pld24.(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 .1)(xf(I)解不等式 ;6)3(f(II)若 ,且 ,求证: .,ba0a)()(abffOBAC E FDG2014 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答案文科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B 4.C 5.A 6.B 7.C 8.C 9.D 10.D 11.A 12.A二、填空题13. 14. 15. 16. n7166(2,)(,2)三、解答题17.解:(I) ,112,na所以数列 为等差数列,{}则 ;-----------------------------------------------3 分2()n,148,16ba所以 ,31,2q则 ;-------------------------------------------------------------------6 分nb(II) ,12nnca则 234112nT345n两式相减得 ----------9 分23412nn 整理得 .-----------------------------------------------12 分(1)T18.解:(Ⅰ)因为第四组的人数为 ,所以总人数为:60,由直方图可知,53第五组人数为:人,又.2为公差,所以第1一组人数为:45 人,第二组人数为:75 人,第三组人数为:频 率组 距O 成 绩0.020.040.0675 80 85 90 95 1000.080.010.030.050.0790 人……………………….6 分(Ⅱ)第四组中抽取人数: 人,第五组中抽取人数: 人,所以604963029分以上的共 人.设第四组抽取的四人为 ,第五组抽取的 2 人为 ,这9521234,A12,B六人分成两组有两种情况,情况一: 在同一小组有 4 种可能结果,情况二:B不在同一小组有 6 种可能结果,总共 10 种可能结果,所以两人在一组的概率为12,B405……………………….12 分19.(I) , 为 的中点, ,又 底面 为菱形, PDAQADPQBC, ,又 平面 ,又 60BBPQ平面 , 平面 平面 ;----------------------------6 分(II)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PADCPADADC平面 , 平面 , ,又 , ,QBBQBQP平面 ,又 ,CM2---------------------------12 分3231PQBMBPV20. 解:(I)因为点 在抛物线 上,2,1ApxyC2:0所以 ,有 ,那么抛物线 ---------------------------------------2 分p44若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直线 : ,此时ll5x2,15,,AQP---------------------------------------------3 分02,452, QAP若直线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 : ,点 ,ll,kxky1,yx2,yBACDPQ,2)5(42xky有 ,---------------------5 分025168,40212 kyy02416421,,1 2121211221 221 yyyyyxxQAP那么, 为定值.--------------------------------------------------------------------------7 分QAP(II)若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直线 : ,此时ll5x2,15,2,AQP21658421APQS若直线 的斜率存在时,l 212yxPQ-------------------9 分2221212 63804kkyyk 点 到直线 : 的距离 ------------------------------10 分,Al5xk214h,--------------------------------------11 分 422821khPQSA 满足: 165842k有 或 ---------------------------------------------12 分123k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