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医疗健康云服务平台新模式与解决方案.docx
9页智慧医疗健康云服务平台新模式〔健康小站、健康小屋运营方案XXXXXX 信息系统一、方案背景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解 决基层和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等 文件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在我国,"看病难"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优质专家资源的稀 缺,病患想要挂到专家号往往需大排长龙,且由于分层诊疗体系尚未建 立,外地患者初诊时往往直接到城市大医院,却通常遇上"人满为患"与" 专家号满"为解决"看病难"难题,搭建符合目前医疗状况的分级诊疗体系 ,我 们 XXXX 信息系统推出了智慧医疗健康云平台XXXX 智慧医疗云平台系统是一个远程生命体征采集、存储、分 析、传输及监护的医疗服务网络 该平台将有机地结合先进的体域 网构建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和生命体 征智能监测分析技术,随时随地地对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准确、高效、 便捷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 、物联 网、云计算等技术,全面打造智慧健康、网络医院、智慧社区、区域 卫生四大平台板块。
通过便携类、可穿戴类监测设备等健康传感器, 通过端、个人/家庭自助移动健康信息终端和遍布社区服务中心 /站、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银行、学校、酒店、药店,甚至小卖 部、超市等的各级健康小屋和健康小站的健康医疗服务 ,包括健康监 测、远程咨询、远程问诊、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打通了通往居民 健康的最后 100米,居民可随时随地的享受健康医疗服务 三、智慧医疗健康云服务平台优势其一方面放大了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另一方面 也是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就医模式的重构,从而助推医改同时诺安智慧医疗健康云服务平台 面向患者、医生及医院等的 不同群体的专业服务,是移动手段与医疗深度结合的体现调研结果 表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医疗的结合,其核心作用表现为对医 疗服务流程的有效重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传统医疗将逐 步融入互联网生态体系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云平台医院"为代表的信息技 术驱动医疗已成为必然趋势,由于"云平台"可追溯、可管理,并全面打 通公共卫生、社区医疗、大型医院信息系统、康复、养老服务等系 统具必将在提高医疗效率、提高诊疗实时性、增加人文关怀、减少 医患纠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XXXX智慧医疗健康云服务平台平台具体体现为三大优势:3.1、 XXXX 智慧医疗云平台四大平台以软件为主 ,居民的主动参 与让传统以管理为主的软件思想,转变为服务为先,管理在后硬件是 智慧医疗生态圈的基础和肉身,而软件则是灵魂和思想通过软件持 续的服务,打造了动态的良性的智慧医疗生态圈3.2、 智慧健康以人为本,网络医院嫁接三甲医院等优质医疗服务 资源,让居民的健康管理依托临床医疗真正落地3.3.智慧社区和智慧区域卫生则体现了基层业务机构和管理机 构不同的服务需求〔一、针对嫁接三甲医院等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实施措施4.1 三甲医疗机构要求具备相应的诊疗科目及人员 〔高水准医师服务团队 、技术 、设备、设施条件〔单独的办公室,配置电脑、网络等相关设备 4.2系统服务模式——网络医院4.2.1 服务模式运营说明XXXX 借助自主研发的网络保健平台 ,打包产品服务为"网络医院 ——网络保健中心+健康小屋"构建一体化全程医疗服务新模式,打造 创新式全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对人群实施全程健康管理4.2.2 院内实施中心——网络保健中心"网络保健中心",以大型医院为基础,利用远程健康监护技术 ,在医 院内建立专门开展远程健康监护、全科医生服务的科室即"网络保健 中心",并在其辐射范围内建立多个健康服务终端即"健康小屋",为广大 的健康、亚健康、慢病人群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实现网络 化、远程化的健康管理。
网络保健中心是网络医院的院内实施中心 ,与实体医院各大临床 科室对接,将患者诊疗信息同步传输至网络保健中心,并直接输送病人 至健康小屋4.2.3院外服务终端——健康小屋健康小屋作为网络医院在院外的服务终端 ,主要位于社区、社区 康复中心及大型团检企业,由大型医院选点建设,与网络保健中心互联 互通,实时接收院内输送的诊后、出院、检后的患者和辖区慢病居民, 借助、app、短信等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跟踪管理和日常保健,并将 院外需要就诊的患者及时输送回院内进行诊疗 ,由此形成院内、 院外 全程医疗健康服务为个人提供科学 、 系统及人性化的全方位健康管理 ,从生活习 惯、 饮食状况、 职业行为等,对会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 跟踪 预 测 、 健 康 干 预 , 以 维 护 个 人 身 体 健 康 状 况 社康 健療小屋津 八冈壮环药店/保健门店健康小屋企业待端会所1 健康小屋4・3三甲医疗机构高水准医生团队可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4.3.1.健康咨询及问诊健康咨询是传统医疗服务的一种延伸,可有效解决患者看病 无序现象这一模式主要利用医生的空闲时间,解答患者的咨询导 诊服务则是将需要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导诊到相应的部门;而现在推广 较为成熟的网上预约挂号,有效解决了患者挂号难、挂号时间长的处 境。
问诊主要体现为是自查和问诊俩个板块,在自查方面,用户可 通过查找相关病症名称,得到检查及治疗方法,在问诊方面,用户在移动 应用平台提出问题后,系统自动将问题推送至相关科室的医生上, 空闲的医生即可抢答该问题;问答完成后,用户会对医生的服务进行评 价,其内容决定医生的奖惩4・3・2・病患经验及图片分享社交服务平台社交服务平台以分享为核心理念 ,通过同类群体的分享与交流收 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再以聚合的信息满足用户查询的需求此 类社交服务平台分为以患者为核心用户和以医生为核心用户的两个 类型在病患间分享方面,通过患者之间主动分享其心得体会、治疗 经验等,将相同疾病的数据集中起来,供患者参考在获得有价值的数 据同时,分享信息、经验、方法和情感等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该平台 的粘性医生间分享方面,主要是帮助医生们在合乎法律的前提下分 享医疗照片及病例分享,这些照片会被集中讨论,医生们共同探讨疾病 的治疗方式,分享和增长经验的同时提升了平台价值4.3.3、三甲医院高水准医师服务会员采用灵活的互动交流,专家答疑〔专业知识、临床常遇见 的问题及学术专题总结、健康指导、健康咨询、慢性疾病知识、中 医养生小偏方知识等专题知识交流与探讨等相关互动环节 ,可进行个 人会员积分积累 。
会员积分累一定分值可获得增值福利奖励政策 〔二、针对基层卫生机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实施措施1、 移动医疗设备的院前检查服务能够提前完成三甲医院中需检 查的项目帮助患者节约时间、节省开支随着医疗设备体量的缩小, 及无线化程度的加强移动医疗设备的便携性将大大提高,或将改变医 疗服务场地的格局患者无需去医院排队,基层医生可直接带设备到 患者家就诊此外,随着智能机普及率的提高,患者可随时随地监测实 时生理指数如血压、血糖、脉搏等2、 基层医疗结构建立微体检健康小屋,满足社区病患者的日常体 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诊疗管理及慢性病健康管理及健康干涉 与三甲医院医院形成联动机制,享用三甲医疗机构诊疗为患者提供的 远程医疗诊疗活动其项目主要包括: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 像诊断、远程病例讨论等如基层卫生机构可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 程度分层管理,以心脏病为例,需要动态心电监护,社区门诊实时将患者 的数据传到三甲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 PC 端和 APP端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档案数据3、配合三甲医院高水准医师服务团队的巡活动 开展健康教育 宣讲活动、根据国际疾病宣传日开展专题疾病知识宣讲 ,为广大居民 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居民个人互动参与 1、居民通过移动技术连接网络医院医生 ,可与院内医生进行有效 沟通,居民患者的病情状态及身体状况会得到后续监测与指导2、通过可穿戴设备产生相关数据,由可穿戴设备将数据信息导入 云平台,享受管家式健康管理服务;居民下载诺安健康云APP/应用社 区健康查询机/PC五、方案推广实施意义1、基层卫生机构:1.1、 积极响应国家远程医疗服务政策,实现了由"患者动"到"医生 动"的转变 三级医院的专家通过远程医疗卫生平台,开展咨询应诊、 健康讲座,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培训和交流的机会 基层医疗机构医 务工作人员也可以到大医院进行进修和培训 ,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 医务工作人员的诊疗水平1.2、减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体检、随 访等工作量,节约纸张、缩短时间、减少人员投入增加社区居民的 知晓率、支持率,提升居民的参与感,不仅是完成机构建档,同时增强自 身的健康管理、医生互动、绿色就医1.3、使基层卫生机构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多样化,增强居民对基 层卫生机构的满意度2、三甲医院:2.1.重塑医疗服务流程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重塑医院服务流程一方面通过医 疗服务流程的标准化,降低基础医疗服务门槛,形成实时闭环服务与管 理。
医院通过移动应用增强与患者的实时互动,完善医疗服务环节,改 善医患关系2.2. 优化医院资源配置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导诊重构医患看病秩序 ,也可通过移动互联 技术合理布局医护资源问诊可以缓解病患看病无序的现象,在 院前通过导诊合理分配医生资源 移动互联网技术则帮助优化临床 业务流程及运营流程,将医生与护士从 PC 中解放出来,让医护士有充 足的时间与精力集中在患者就诊与护理上,有效提升医疗质量2.3、满意度反馈互动服务满意度反馈的服务模式起到对院内服务的监督作用 ,同时也为其 他患者提供信息与经验患者在就诊结束后,可以通过对医院环境、 医生专业技术、医生态度等方面进行满意度反馈 一方面医院可以 参考患者的满意度反馈进行医院服务的改善与优化 ,另一方面也督促 医生提升专业技能,推动医院之间服务的良性竞争2.4 推进国家医改向纵深发展,打通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的合作渠道, 在上下级医院间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 ,试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 治、上下联动,解决就诊无序、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3.居民3.1 享受智能贴心有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2 初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好的享受绿色就医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