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同步课件】.pptx
18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常常借古人的话来告诫臣下,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比喻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他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j,ng,)以啖(,dn,)腹,腹饱而身毙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他又是如何开创宏基伟业的?,导入新课,贞观(,gun,)政要书影,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素养目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武则天的统治,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简述唐朝,建立,的概况?,唐朝的建立,壹,隋末农民起义,太原留守李渊趁机起兵,南下占领关中,唐,时间:,建立者:,都城:,年号,:,武德,618,年,李渊,(唐高祖),长安,(今西安),随后陆续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基本统一全国,唐高祖李渊,(,566-635,年),知识拓展,玄武门之变,唐朝的建立,壹,玄武门之变,玄武门,李建成,李元吉,李渊,李世民,杀,杀,囚,626年农历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长安城的,玄武门,,,射杀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后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庙号,年号,唐太宗(,599,649,),昭陵六骏之一,飒露紫,学习任务一,据材料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背景,(,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贞观之治,”,贰,材料一,唐太宗教戒太子诸王:,(隋炀帝)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舟比人君,水比庶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澄清吏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戒奢从简,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魏征(,580643,),学习任务二,结合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措施,“,贞观之治,”,贰,材料二,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tin),猎,乐在其中矣!,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材料一,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经济上,:,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文化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尤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知识拓展,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贰,【易错易混】,三省六部制,在,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分工明确,提高效率,相关史事,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加以完善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皇,帝的诏令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相互协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各项诏令的执行学习任务三,结合材料,唐太宗的统治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贞观之治,”,贰,(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纳谏,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杜佑,通典,卷七,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思考探究,“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说明唐太宗是一位贤明君主,但他曾为了当皇帝杀死兄弟、逼迫父亲退位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太宗呢?,“,贞观之治,”,贰,经济,文教,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间,注意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视人才,关心民生,注重生产,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但唐太宗晚年昏庸,,追求长生、大兴土木等总体来说,唐太宗文治武功,是一位明君,对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的基本方法,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任务一,说一说你了解的,武则天,?,武则天的统治,叁,经济,文教,武则天,唐高宗,(,628-683,年),(,624-705,年),官家女,才人,尼姑,皇后,皇太后,皇帝,一代女皇的传奇人生,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26,28,岁入宫为高宗昭仪,32,岁封皇后,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67,岁改唐为,周,自立为帝,(,690,年,705,在位),武则天,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在唐高宗的支持下参与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的皇位,,自己取而代之,,690,年,,改国号为,周,,以,洛阳,为都城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归纳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武则天的统治,叁,经济,文教,用人,经济,继续推行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武则天开创武举,狄仁杰,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字,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要,是宰相的过错!,”,相关史事,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她鼓励举荐与自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尤其注重选拔和考察没有显赫家世背景的普通士人,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也使贤 能之士脱颖而出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本,归纳武则天的,治国效果,?,武则天的统治,叁,经济,文教,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社会相对安定,人口不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贞观遗风,”,唯物史观,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功与过被人评说的很多,,你会如何评价武则天呢?,武则天的统治,叁,经济,文教,“无字碑”,1,2,武则天创立,殿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注重以农为本,发展生产,使唐朝的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不仅,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位期间大兴告密之风,心狠手辣,重用酷吏,打压政敌,大肆修建寺庙,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经济)发展评价标准,1.,史学界有观点认为李渊存在深谋多算、富有远见的一面,其在初唐颁行的一些措施,确立了唐代的基本制度、政策,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这表明(,),A,李世民消灭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B,李渊为盛唐气象的出现奠定基础,C,史评可作为评判人物的唯一依据,D,初唐时期的制度在后期全被推翻,B,随堂巩固,肆,2,.,唐朝,一个值得我们骄傲并深入探究的时代。
它在隋末的废墟上昂扬勃兴,为中国人绘制了一幅恢宏壮丽的历史画卷下列有关唐朝建立的说法错误的是(,),A,618,年建立,B,都城是长安,C,唐太宗李世民建立,D,完善三省六部制,C,随堂巩固,伍,3,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这份材料说明唐太宗,(,),A,任用贤才,善于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完善科举制度,随堂巩固,伍,B,随堂巩固,伍,4.,据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喂)腹,腹饱而身毙下列最能反映唐太宗,“,先存百姓,”,治国理念的措施是(,),A,减轻劳役,减省刑罚,B,励精图治,重用贤能,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D,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A,思维创新,伍,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主观,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长安,2.,贞观之治,(,1,)李世民即位,(,2,)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3,),贞观之治,客观政治上,三省六部制、进士科,.,3.,女皇帝武则天,(,1,)地位,(,2,),措施,(,3,)影响,:,殿试,.,经济上,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