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读《为人民服务》有感政策理论学习.docx
3页夜读《为人民服务》有感政策理论学习 读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在党的政治宗旨上着墨,在党的思想境界上落笔,首推《为人民服务》 1944年,延安物质生活最艰苦的一段时期刚刚过去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通过延安整风得到克服,全党思想逐渐达成统一全面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局部战事即将转入反攻此时,一件偶然发生的身边事,触发了毛泽东的深邃的忧思警卫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因公殉职,毛泽东亲自去参加张思德的追悼会,敬献了自己亲自题字的花圈,并在现场即兴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这篇经典演讲解放后长时间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也是早在小学时就学过这篇著名演讲由于年少的原因,当时虽然能背诵下来,但对于内中蕴含,不甚其详30多年后重读此文,仔细品味,感觉已经大不同于以前了 战争年代,死人是再寻常不过的事由一个战士的牺牲,而想到党的宗旨,这就是伟人不同于芸芸众生的独到之处毛泽东开篇即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此时此刻的场景是葬礼,毛泽东当然清楚,他接着讲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由张思德的牺牲,毛泽东联想到全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联想到党的宗旨,他阐释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抗战还在进行中,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尚不确定毛泽东此时提醒大家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泽东深知自己和全党的处境和历史责任,他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民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这样的历史定位,这样的使命担当,古往今来,有谁有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也只有中国共产党 读到这里,我不禁地想,是什么触发了伟人对立党之基的深刻思考?是失去同志的痛惜吗?也许是,但不仅仅是作为政治家的领袖的喜与忧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不管怎么说,由身边的事触发了“为人民服务”这个深刻的政治命题,应该是盘桓在毛泽东内心的对党的宗旨的长久思考,否则,又如何能够生发出如此千古绝响。
抗战胜利在望,毛主席首倡为人民服务;全国解放在即,郑重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又一再强调全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在这其中,我们发现了深刻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