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0110664
  • 上传时间:2024-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6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摘要:主要介绍了聚碳酸酯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工艺合成路线和新的合成方 法,并在其发展趋势中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作出相应的展望 关键词:聚碳酸酯;合成;光气法;酯交换法;开环聚合法;固相缩聚法1 引言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味、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性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 碳酸酯链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等几大类, 目 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 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 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存储、光学材料、医疗器 械、体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 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2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在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合成方法颇多,如低温溶液缩聚法、 高温溶液缩聚法、吡啶法和部分吡啶法等等,至今仍不断有新的合成方法报道, 但已工业化、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工艺路线并不多,这些方法或者不成熟,或者因 成本较高而制约了实际应用m。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界面缩聚法 或熔融酯交换法,其中80%的生产厂家采用界面缩聚法⑴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工艺按照是否使用光气作原料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 是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第二类是完全不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2.1 光气法2.1.1溶液光气法⑵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 界面缩聚,得到的聚碳酸酯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聚碳 酸酯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缺乏竞争力,已完全淘汰2.1.2 界面缩聚法界面缩聚法合成PC反应式如下:2.1.2.1 二步界面缩聚法界面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化学原理:参与界面缩聚反应的两种单体是双酚A 钠盐和光气,其化学反应式如上所示按传统的方法,在实施上述反应时,一般 分为两步,即光气化阶段和缩聚阶段,这便是通常所说的“二步界面缩聚法”2.1.2.2 一步界面缩聚法近年来,“二步界面缩聚法”正在向“一步界面缩聚法”发展 在一步界面缩聚法反应过程中,在反应一开始就加入催化剂,由于催化剂显 著地加速氯甲酸酯基团与酚盐酯化的反应速度,故当双酚A钠盐光气化的同时, 就伴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而且几乎在光气化反应结束的同时,缩聚反应也随之 结束。

      一步法”光气界面聚合生产聚碳酸酯,反应速度快,双酚A、光气等原料 消耗大大降低工艺成熟、生产稳定、易于操控,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合成 聚碳酸酯方法之一2.1.3 酯交换法酯交换法生产聚碳酸酯的聚合工艺,又称本体聚合法,最早由 Bayer 公司开 发并工业化的,也是一种间接光气法工艺酯交换法的生产工艺如下:以苯酚为原料,经界面光气化反应制备碳酸二苯 酯;碳酸二苯酯在催化剂(如卤化锂、氢氧化锂、卤化铝锂及氢氧化硼等)存在下 与双酚A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低聚物,进一步缩聚得到聚碳酸酯,反应过程分为 酯交换阶段和缩聚阶段酯交换阶段主要生成聚合度为 3-6 的齐聚物在缩聚阶 段,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降低,酯交换形成的齐聚物发生反应生成 更高聚合度的聚碳酸酯由于在酯交换阶段和缩聚阶段的反应过程均为可逆平衡反应,为获得高相对 分子质量的聚碳酸酯,必须不间断并尽可能多地从反应物系中移出反应生成的低 相对分子产物或碳酸二苯酯因而在熔融酯交换缩聚工艺中,除原料简单、无须 使用溶剂,避免了繁杂的后处理工序外,对原材料双酚A的纯度要求很高、反应 体系高温、高真空及反应后期体系的高粘度,成为其显著特点。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的研究,在聚碳酸酯 工业化初期,由于其生产出的产品光学性能较差,催化剂易污染,并且由于存在 副产品-酚而导致产品分子量较低,应用范围有限而且由于搅拌、传热等工程 问题的限制,难以实现大吨位的工业生产,这些缺点限制了该工艺的商业应用 这种方法规模化生产开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日本、欧洲各国申请 了大量关于此研究的专利,从不同的方面改进和完善酯交换法,大部分涉及催化 剂的选择和配置目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灰分、降低能耗以及简化工艺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化工设备、控制仪表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是为了配合非光气 PC技术的发展,这种方法又重新出现,并得到了较大改进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对两种聚碳酸酯生产工艺进行总结,结论如下:1\晰耀购删〔続關*飯幘舖我就,就站娜「瞇fett莅棉解:谿齟飙竝觴申删議站产品1在to虾断磁蘇鶴爵歸陋彌锻脚删I襁牺翻鮪制副咖护夷性厳专臓钿折輙糊祁師橄脚调吗葩眦鉢£:跆融辭般聊狀t卿給踰雌肝腳■啟黠砸餓翻产血謝嫌緜瑋補幽餓1Kt2.2非光气法非光气酯交换法与传统酯交换法在树脂聚合上是完全一样的,即由双酚A 和碳酸二苯酯经酯交。

      换和缩聚反应得到聚碳酸酯,区别是传统酯交换法的碳酸 二苯酯是以光气为合成原料,而非光气酯交换法的碳酸二苯酯不以光气为合成原 料,采用碳酸二甲酯经酯交换反应制得的非光气化法生产碳酸二苯酯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方法其中一种是苯酚、一氧 化碳和氧气的羰基化反应,在碱、溴化钯以及四配位基金属氧化还原助催化剂存 在下,苯酚、一氧化碳、氧气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非光气酯交换法是原料单体到产品的合成过程中都不使用光气为原料的一 种聚碳酸酯合成工艺该工艺为“绿色工艺”,具有全封闭、无副产物、基本无 污染等特点,从根本上摆脱了有毒原料-光气,而且碳酸二苯酯的纯度进一步提 高,对聚合更有利这种工艺的开发成功,是对传统酯交换聚碳酸酯合成工艺的 一大突破它避开了剧毒的光气作为原料,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都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生产原材料为一氧化碳、氧气和双酚A,可使原料成本明显下降是 聚碳酸酯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非光气酯交换法在未来聚碳 酸酯生产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碳酸二甲酯与苯酚的酯 交换反应收率不高,还需要新的突破2.3 其它生产方法2.3.1 开环聚合法 使环状低聚物开环而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工艺过程叫做开环聚合法。

      以双酚 A 型环式碳酸酯低聚物为原料的开环聚合工艺简单,不需要后处理双酚A型环式碳酸酯低聚物在225°C左右是一种低粘度液体,在催化剂存在下开 环转化成线型聚碳酸酯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 14万,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 在一定程度上与催化剂用量成反比将环式低聚物转化为线型聚合物的优点不仅 在于生成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而且其最大特点是可以直接进行模塑制品的 生产,如挤出、注射和滚塑由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碳酸酯其熔体流动速率小, 加工温度高,使挤出和注射都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制品质量,而环式低聚物在 225C粘度很低,可以在螺杆内或模具内进行开环聚合,直接成为高相对分子质 量线型聚碳酸酯的制品聚合和成型的一体化,将促进环式碳酸酯低聚物的工业 化生产不断完善2.3.2 固相缩聚法 固相缩聚法通过光气法和酯交换法制得的聚碳酸酯均为无定形态,它的玻璃 化温度T较高(149°C),但结晶比例很低如今人们对于发展结晶聚碳酸酯的兴 g 趣却越来越浓厚,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提高结晶度可提高聚碳酸酯制品的力学性 能,热变形温度和耐溶剂、耐化学腐蚀性Iyer等通过对固相反应的研究发现, 固相缩聚得到的聚碳酸酯不仅相对分子质量高,结晶度也有所提高。

      固相反应分 两步进行:①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带有活性端基的聚碳酸酯预聚 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 6000多;②该预聚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在固态进行链扩展生成控制在熔点T以下,反应 m 需在真空中进行固相缩聚除了可制得高分子量结晶聚碳酸酯,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可达46900,结晶度在35%左右还可制得耐热聚碳酸酯和可溶性聚碳酸酯2.3.3 各种改进合成方法除以上的合成方法外,在聚碳酸酯合成方面,为了获得高品质或特种功能的 聚碳酸酯,近年来对原有方法及工艺进行了研究改进,而且创造出新的合成方法 与工艺技术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提出了光气法的湿法工艺专利,将双酚A溶于含 有亚硫酸盐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溶液,再通入光气、而后添加 壬基酚聚乙氧基醚类表面活性剂使体系乳化、最后加入三乙胺催化于20-25C聚 合我国晨光化工研究院的一步法制备光盘级聚碳酸酯专利也是光气法的工艺技 术,该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预先将光气溶于二氯甲烷构成有机相、双酚A和碱等 构成水溶液体系改进的酯交换法是以碳酸二苯酯在熔融状态下与双酚A进行酯 交换反应,再经脱酚而得聚碳酸酯美国的GE公司和日本的三菱工程塑料公司 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美国的GE公司最近推出了酯交换法新的专利,催化剂为 六乙基胍的双酚A盐,用这种催化剂制备的聚碳酸酯的稳定性以及色泽大幅度提 高日本三菱化工的专利技术是以碳酸锶作催化剂,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于 210-270C以及常压至0.5Torr聚合反应得粘均相对分子质量13,000、泛黄指数 1.45 的聚碳酸酯3 发展趋势在聚碳酸酯合成工艺中,熔融酯交换缩聚工艺工艺流程简单,仅以双酚A和碳 酸二苯酯为原料便可直接反应得到聚碳酸酯,且不使用毒性的溶剂二氯甲烷,因 而避免了对环境的危害,大大改善了操作条件;同时也避免了洗涤、脱盐、脱溶 剂等一系列繁杂的后处理工序,并可降低聚碳酸酯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因而具 有明显的优势非光气酯交换法作为酯交换法的改进,具有前面两种方法没有的 优点,鉴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这一绿色化学合成工艺在未来必将有大 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非光气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工艺成本较高,仍然没 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固相缩聚法和开环聚合法仍然不够成熟,需要更深入的 进行研究[4]尽管目前全世界多数聚碳酸酯生产装置仍为光气界面缩聚法,但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所发表的有关聚碳酸酯的国外专利绝大多数与熔融酯交换 缩聚法有关,从国外各大厂商的研发动向分析,用该方法取代传统的聚碳酸酯生 产法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1]王晓茹.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广东化工,2012年第1期第39卷,57-58⑵李超,高天铱,张强.三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及工艺研究.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4卷第l期⑶李涛.聚碳酸酯的非光气法绿色合成工艺路线分析.石油化工,2010年第39卷, 603-605[4] 余明义,孔令启. 聚碳酸酯合成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山东化工, 2012年第41卷 69-7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