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C卷.doc
18页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C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40题;共80分)1. (2分) 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2. (2分) (2017七上·金堂月考) 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3. (2分) (2017七上·泗阳月考) 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可能最早会使用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现代人类 4. (2分) (2017七上·简阳期中) 在半坡遗址中不可能发现( )A . 骨制箭头 B . 大量的粟 C . 猪狗的骨头 D . 铁铲 5. (2分) 相传,下图中的人物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他是( )A . 炎帝 B . 黄帝 C . 尧帝 D . 舜帝 6. (2分) 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A . 商 B . 秦 C . 夏 D . 周 7. (2分) (2015七上·芜湖期末) 西周末期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这种事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诸侯遵守了分封制中的哪项规定( )A . 向周王进纳贡物 B . 管理土地和人民 C . 随从天子作战 D . 在自己封地再分封 8. (2分) 孔子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民间教育事业的发展孔子的做法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 . 有教无类 B . 重视德育 C . 因材施教 D . 仁者爱人 9. (2分) (2017七上·厦门期中)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盛宴,它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场“盛宴”是( ) A . 春秋争霸 B . 三家分晋 C . 百家争鸣 D . 楚汉之争 10. (2分) 东汉的都城在( ) A . 咸阳 B . 长安 C . 洛阳 D . 开封 11. (2分) (2017七上·太湖期中) 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除了通过甲骨文外,还可通过( ) A . 金文 B . 隶书 C . 小篆 D . 陶文 12. (2分) (2017·吉安模拟) 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
齐桓公为保住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诸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这个故事发生在(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13. (2分) (2018九下·苏州月考) “汉语成语”所承载的中国人的人文内涵丰富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历史兴衰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春秋战国乱纷纷”,却诞生了诸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成语”那么,下列脍炙人口的“成语”中,同样诞生、孕育在这一“乱纷纷”时代的有( ) A . 三顾茅庐 B . 合纵连横 C . 房谋杜断 D . 约法三章 14. (2分) (2018九下·苏州月考) “改革”是除旧布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要成功,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顺应新生事物的需求在著名的商鞅变法(“改革”)中,最能体现当时新型经济(新生事物)发展需求的一项主要措施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 奖励军功,废除世袭贵族特权 C . 建立县制,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D . 奖励农耕,推行“重农抑商” 15. (2分) (2017七上·东莞月考) 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下列属于他的台词是( ) A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6. (2分) (2018·广州竞赛) 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性比较突出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克己复礼 C . 为政以德 17. (2分) (2018九上·邗江期末) 以关爱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基本蕴含的人文情怀,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
以下集中体现了人文情怀的是( ) A . 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研制白炽灯、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B . 罗马帝国扩张、美国出兵轰炸南联盟、极端组织发动恐怖袭击 C . 达尔文提出优胜劣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牛顿发现三大定律 D .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我国坚持人民至上 18. (2分) 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 . 儒家学说 B . 道家学说 C . 法家学说 D . 墨家学说 19. (2分) 一部电视剧开篇序幕中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 )A . 大禹 B . 齐桓公 C . 秦始皇 D . 汉武帝 20. (2分)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A . 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B . 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C .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D . 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21. (2分) (2017·大同模拟)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 实推论A昭君出塞使汉匈民族矛盾得以永久缓和B唐朝孙思邈完成《丹经》使中国火药武器研究领先世界C哥伦布船队横渡大西洋使西班牙成功打通到印度的航路D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使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水平达到顶峰A . A B . B C . C D . D 22. (2分) (2017九下·江都月考)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④“苏湖熟,天下足”.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3. (2分)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4. (2分) 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原始居民不可能做的事情是 ( )A . 饲养猪、狗等家禽 B . 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C . 用火把肉烧成熟食食用 D . 使用磨制石器 25. (2分) 下图中的人物是( )A . 炎帝 B . 黄帝 C . 尧帝 D . 舜帝 26. (2分) 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约在( )A . 公元前16世纪 B . 公元前11世纪 C . 公元前21世纪 D . 公元前3世纪 27. (2分) (2016七上·鞍山期中)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战役,与它们搭配的典故正确的是( )A . 城濮之战──────────围魏救赵 B . 桂陵之战──────────退避三舍 C . 马陵之战──────────老马识途 D .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28. (2分) (2017七上·桂林期中) 今天的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就是这里的一个诸侯君主他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29. (2分) (2017七上·洪泽期中) 闻名世界的都江堰的修建者是( ) A . 大禹 B . 李冰 C . 商鞅 D . 嬴政 30. (2分) 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其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南北朝时期的石窟群的兴建是当时( )广为流传的历史见证A . 佛教 B . 伊斯兰教 C . 基督教 D . 道教 31. (2分) 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是 ( )A . 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 B . 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 .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 .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2. (2分) (2011·海南)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 . 管仲改革 B . 商鞅变法 C . 王安石变法 D . 孝文帝改革 33. (2分) (2018七上·孟村月考) 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
到了东汉时期,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光武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 . 减轻农民负担 B . 整顿吏治 C . 镇压农民起义 D . 缓和民族矛盾 34. (2分) (2017九下·重庆月考) 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张骞出使西域 C . 鉴真东渡 D . 郑和下西洋 35. (2分)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 .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 . 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D .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36. (2分) (2018七上·金水期末) 小文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两个关键信息,那么出现的搜索结果涉及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 . 齐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