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监局应急管理工作的考察报告.doc
14页安监局应急管理工作的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汇报) - 2022年8月24日至9月7日,受局领导指派,我参加了由省应急办组织的陕西省应急管理研修班,赴日本香川县学习培训期间,我们听取了香川县防灾局、警察署、气象局、国土交通省四国地方整备局等单位的情况介绍,考察了香川县灾害对策本部、四国移动公司、香川县消防学校、日本赤十字会香川县支部、香川县防灾航空队、香川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香川县三丰市消防团、香川县丸龟市川西町自主防灾协会等单位,观摩了香川县综合防灾训练、防震应急训练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现场观摩,我们深感日本在应急管理特别是防灾减灾方面,法规健全、体制完善、机制顺畅、宣传到位、保障有力,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成效显著,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一、日本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日本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由于地处地震和火山活动异常活跃的环太平洋地带和地形、气候等原因,日本也是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日本先后发生了伊势弯台风、阪神大地震等重大灾害,国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惨重,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事故灾害和传染病蔓延等其他灾害不断增多。
面对各种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日本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应急管理体系其主要特点是:(一)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健全完善在预防和应对灾害方面,日本坚持“立法先行”,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1946年,国家颁布了《灾害救助法》1961年制定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该法对防灾理念、目的、防灾组织体系、防灾规划、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灾后修复、财政金融措施、灾害紧急事态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是日本的防灾抗灾的根本大法,有“抗灾宪法”之称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还颁布了《河川法》、《海岸法》、《防沙法》等法律法规目前,日本共制定应急管理(防灾救灾以及紧急状态)法律法规227部各都、道、府、县(省级)都制定了《防灾对策基本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显著提高了日本依法应对各种灾害的水平为了确保法律实施到位,日本要求各级政府针对制订具体的防灾计划(预案)、防灾基本计划、防灾业务计划和地域防灾计划,细化上下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公民的防灾职责、任务,明确相互之间的运行机制,并定期进行训练,不断修订完善,有效增强了应急计划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科学严密日本建立了中央政府、都道府县(省级)政府、市町村政府分级负责,以市町村为主体,消防、国土交通等有关部门分类管理,密切配合,防灾局综合协调的应急管理组织体制国家设立“防灾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的防灾基本规划、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由内阁房负责协调、联络中央防灾委员会”的主席是首相,成员包括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相关部门大臣,公共机构,如赤十字会、ntt电信公司、电台、广播电台和研究行业的有关学者组成当发生较大规模的灾害时,中央政府成立“非常灾害对策本部”当发生特大灾害时,中央政府成立“紧急灾害对策本部”,由首相担任本部长都道府县设有防灾局(下设危机管理课),负责制订地方防灾计划,综合协调辖区防灾工作辖区内发生较大规模灾害时设置“灾害对策本部”,由知事任本部长各市町村也有相应机构,负责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防灾计划,是应对灾害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上一级政府主要向下一级政府提供工作指导、技术、资金等支持,不直接参与管理当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成立由政府一把手为总指挥的“灾害对策本部”,组织指挥本辖区的力量进行应急处置除地震外,上一级政府通常根据下一级政府的申请予以救援。
三)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强,自救互救能力高日本十分重视应急科普宣教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宣传防灾避灾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提高自护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为纪念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为“防灾训练周”在此期间,通过组织综合防灾演练、图片展览、媒体宣传、标语、讲演会、模拟体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应急宣传普及活动同时,将每年的1月17日定为“防灾志愿活动日”,1月15日至21日定为“防灾及防灾志愿活动周”鼓励公众积极参加防灾训练,掌握正确的防灾避灾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根据本地区有可能出现的灾害类型,编写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多国语言的应急宣传手册,免费向公众发放,普及防灾避灾常识同时,社区积极组织居民制作本地区防灾地图通过灾害分析^p ^p 、实地调查、意见收集、编写样本、集体讨论、印刷发放等环节,使居民了解本地区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灾害的危害性,避难场所的位置、正确的撤离路线,真正做到灾害来临时沉着有效应对日本将防灾教育内容列入了国民中小学生教育课程,通过理论授课、观看影片、参观消防学校、参加应急训练等方式宣传应急知识,增强应急意识,培养应急能力。
同时,教育部规定学校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防灾演习9月5日,应香川县知事的邀请,我们参加了香川县综合应急演练,就有近100名中学生参与此次演练,经常的模拟演习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逃生技能,也有助于消除他们在面对灾难时的恐惧心理在日本的县市,都建立了市民防灾体验中心体验中心是集防灾教育、防灾训练功能于一体的应急科普宣教基地,由政府出资建设,免费向公众开放体验中心内设有模拟地震体验室、模拟台风体验室、模拟烟避难体验室、模拟医护急救训练室、消防灭火训练室、防灾影像播放室、模拟灾害处置游戏室、图片展示区、装备展示区等公众通过体验,感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灾害,增强防灾意识;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四)应急保障有力一是建立了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应急队伍专职应急救援队伍主要有警察、消防暑员、陆上自卫队兼职队伍主要是消防团成员消防团员由公民自愿参加,政府审查后,定期组织他们到消防学校接受培训,发给资质征,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装备他们平时工作,急时应急,属于应急救援自愿者消防团员人数较多,是本地区防灾和互助的骨干力量日本企业消防队员由企业组建,保护企业的自身安全,紧急情况下,也接受政府的调遣日本消防队伍分布密集,以香川县为例,设23个消防暑,专职消防工作人员1163人;有17个消防团239个消防分团,消防团员达7697人。
二是应急设施齐备充分利用中小学牢固的体育馆、教室和空旷的操场、公园等,建设了众多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在街道旁设置统一、易识别的“避难场所指示标志”,便于指引公众迅速、准确的到达应急避难场所日本的酒店、商场、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都有明确的避难线路图,路图中清楚的标明目前所处的位置,消火器材、避难器具的位置本文 ://.zgdoc.及避难线路所有建筑物的消防通道都标有红色倒三角,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员即可以迅速由通道进入楼内解救被困人员防灾公园内有消防直升飞机停机坪、医疗站、防震性水池和防灾用品贮备,并架设电信通讯设施,确保了出现危机时有效发挥防灾功能三是应急物资种类多、数量足、质量高日本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定期轮换制度,各级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要预先设计好救灾物资的储备点,建立储备库和调配机制其中主要食品、饮用水的保质期是五年,一般在第四年的时候更换,更换下来的食品用于各种防灾演习在日本红十字香川县支部,香川县消防学校、防灾航空大队,三丰市消防团、丸龟川西地区自主防灾会等地方,我们都看到了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装备、设施和生活必需品同时,日本大力开发防震抗灾用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日本现已研制出各种防震抗灾用品。
例如,具有一定防火功能的紧急避难用品包,内有各类物品27件,其中包括矿泉水、饮用水长期保存罐、压缩饼干、手摇充电的收音机及电灯、防尘口罩、防滑手套、绳子、固体燃料、急用哨子、护创膏、药棉和绷带等同时,每次综合防灾训练时,组织部门会邀请防灾用品生产企业参加,既调动了企业投身应急管理事业的积极性,又向公众推广了防灾用品由于防灾用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公众防灾意识的增强,日本基本上家家都储备有防灾应急用品和自救用具五)预测预警和应急通讯系统完善发达日本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危机管理研究所,对危机管理、健康危机管理、灾害数据研究、防灾救助等多方面课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应急管理工作之中利用先进的监测预警技术系统,实时跟踪、监测天气、地质、海洋、交通等变化,减灾部门日常大量的工作就是记录、分析^p ^p 重大灾害有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频率,研究制定预防灾害的计划,定期组织专家及有关人员对灾难形势进行分析^p ^p ,向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建议比如,根据地震专家推测,每隔大约80年至150年,日本就会发生一次震位于东海、东南海和南海附近的大地震,而现在到了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且震级可能为里氏8级以上。
因此,日本各部门都在为应对此次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做防灾准备在搞好地震防灾对策知识宣传、防震训练、物资储备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了震情监测和震情快速有效传递的准备工作日本科学家在水下两千米的海槽上安装检测仪器,通过人造卫星的全球定位系统来密切监视海底地壳板块的活动积极研究建立全民危机警报系统,当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各个突发事件发生时,日本政府有关方面可以不用通过各级地方政府,而是直接利用“全民危机警报系统”向国民发出警报日本各地都建立了都道府县的紧急防灾对策本部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设有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显示器,通过网络对所属地区和城市进行监控指挥中心内还设有政府和商业电视台以及警察总部属的直升飞机的监控画面发生灾害后,各地政府首脑(知事)和紧急防灾对策本部的所有成员将在指挥中心进行救灾指挥,使灾害紧急处置实现高效化由于都道府县所属地区都建立了计算机骨干网络,使紧急防灾对策本部的信息中心,通过网络与所属的市町村和警察局、自卫队、水电煤气、道路等管理部连接在一起,以保证信息的通畅和救灾行动的实施日本的防灾信息网络系统十分严密它们除了运用计算机网络连接外,还用有线专用线连接以备用;如果以上线路都发生问题时,则利用卫星监控的gps定位系统来指挥救灾,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日本政府建立起覆盖全国、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防灾通信网络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由固定通讯线路(包括影像传输线路)、卫星通信线路和移动通信线路组成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信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信网,包括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用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一是日本开发出一种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确认人身安全的系统,这一系统的功能由可以上网并带有全球定位功能的来实现中央和地方救灾总部通过网络向的主人发送确认是否安全的电子邮件,主人根据提问用邮件回复后,在救灾总部的信息终端上就会显示每一个受访者的位置和基本的状况二是发生灾害时,在避难的道路路面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避难者通过便携装置可以清楚地知道安全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如果有人被埋在废墟堆里不能动弹或呼救的话,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会告诉搜救人员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还可以通过身上携带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获得 ,以准确地判别其身份三是开发出了可由摩托车运载,能充当临时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接收受害者的信号,确认他们的安全情况,并把相关情况传递给急救车上的救护人员。
四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具体说来,就是把家庭和办公室的家电产品、房门等和因特网连接起来,由电脑自动控制,当地震计捕捉到震的纵波以后,可在3~5秒后发布紧急预报,系统接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后,能即刻自动切断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