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知识点鲁教版.docx
5页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沁园春雪》》知识点鲁知识点鲁 教版教版 一、词牌名《万氏词律》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沁园春以苏轼词为正格,双调 114 字亦名《寿星明》 据万树《词律》卷十九所录,还有另一体,即 115字者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此调无涉双调一百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一韵到底,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二、诗歌基本常识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 21 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三、作者简介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936 年 2 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知识点.字音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风骚竞折腰/折本2.词语解释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人物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馀:剩下此字一作“余” ,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 ,以此为准。
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顿失滔滔: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银蛇在舞动高原好像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天公:指天,即命运须:等到;需要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秦皇:秦始皇嬴政,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汉武帝刘彻,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略输文采” ,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祖: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创业皇帝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后来泛指辞藻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 “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在 1206 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 。
后蒙古于 1271 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只识弯弓射大雕” ,是说只以武功见长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