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易错题练习含解析沪教版.doc
23页中学化学精品资料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 A.水的净化 B.水的汽化 C.水的电解 D.水的蒸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C.原子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D.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作的是( ) 5.氧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B.细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氧气能用作医疗急救 D.硫、磷、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 6.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淡水资源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 9.建设美丽泉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坏境的是( ) A.禁止工业污水超标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 C.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 D.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10.潜水员长时间潜水,应携带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1.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1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加热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它可以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进行净化 13.在反应H2+CuOCu+H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0,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H2+O22H2O B.AgNO3+KCl═AgCl↓+KNO3 C.Fe+CuSO4═FeSO4+Cu D.2KClO32KCl+3O2↑ 14.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在压强为101kPa,氧气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D.氧气极易溶于水 15.在化学反应,2CuO+C2Cu+CO2↑中,氧化剂是( ) A.CuO B.C C.Cu D.CO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世界上3000多万种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2)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分子、原子、离子.(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该反应是将 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4)从资源的角度看,目前全球面临着淡水危机.倾斜仪调节税措施或拟一则节水广告 . 17.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甲烷②烧碱③氧气④碳酸氢钠⑤熟石灰 (1)可用于气割、气焊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18.有CO2、N2、O2三种气体,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 .小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 ,所得溶液的pH7(选填“<”、“=”或“>”). 19.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写出实验室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 ;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 .(3)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一种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是: . 20.根据对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3所示)的回忆按要求回答问题.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如果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或细沙子,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4)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 性.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接通电源后可看到两边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与正极相连的试管②中收集的气体是 ,试管②中收集到5mL的气体则试管①中收集到的气体约为 mL.(2)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 .(2)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图②加热木炭的目的是 .(3)图②中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 .(4)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 .(5)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 . 23.2010年4月青海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级地震,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国家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往帮助,以下是为当地人民设计的净化饮用水的流程图: 水样→加明矾沉降→ →消毒→饮用水 (1)请你将流程图补充完整. (2)最后得到的饮用水 (填“是“或“不是“)纯水.(3)玉树常用的消毒剂是漂白粉、“84消毒液”.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0)2+2H2O,将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制取“84消毒液“的原理与其相似,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家庭生活中可以用 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人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请你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24.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未.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童的过氧化氢溶液倒人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干始收集气休.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 克/毫升.(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25.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氧气可用于 (填一种用途),但氧气也是导致铁锈蚀的因素之一.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Ⅱ.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2)如图是化学家研究出的高效、经济的制氢途径. 途径1:常用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剂.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途径2: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Ⅲ.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3)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 (选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4)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气(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运用实验室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注意试管的夹持、导管伸出的长短等问题解答;B、运用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加热水中不能将水加热浓硫酸中解答;C、运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要盛有少量的水或细沙解答;D、运用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解答.解答: 解:A、实验室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伸入试管的导管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故A操作不正确.B、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加热水中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将水加热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并且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水会沸腾从而造成液滴飞溅,故B操作不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要盛有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炸裂集气瓶,故C操作不正确.D、过滤操作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管口的尖嘴部位要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液体要沿着玻璃棒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下,故D操作正确.故答案选D.点评: 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2.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 A.水的净化 B.水的汽化 C.水的电解 D.水的蒸馏 考点: 水的组成.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A、根据水的净化除去水中的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的操作分析.B、根据水汽化是液态的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分析.C、根据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及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D、根据水的蒸馏是除去水中可溶的物质的操作分析.解答: 解:A、水的净化除去水中的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无法判断水的组成.B、水汽化是液态的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发生物理变化,无法判断水的组成.C、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气体体积之比为1:2;组成氢气的氢元素、氧气的氧元素都来自水,所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C能判断水的组成.D、水的蒸馏是除去水中可溶的物质的操作,无法判断水的组成.故答案:C.点评: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H、O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