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教学策略.pdf
4页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教学策略江苏省滨海中学冯文青综观近 5 年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其涉及实验内容的试题呈现出:试题多源于书本,可操作性和重复性增强,部分略高于大纲的命题走向本文结合2005 20XX年全国高考江苏生物卷中的实验试题解读近年来江苏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对实验教学、复习的启示一、实验试题题型基本固定,实际赋分略高于大纲且趋向平稳2005-20XX年江苏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结构分布年份总分题型合计比例 ()选择题题号(分值)非选择题题号(分值)2005 150 22(2) 、26(2) 、30(3) 33(6) 、42(10)23 15.3 2006 150 4(2) 、6(2) 、12(2) 、19(2)34(10) 、40(8) 、42(6)32 21.3 2007 150 19 (2) 、21 (2) 、22 (2) 、26(2) 、29(3)39(8) 、42(7)26 17.3 2008 120 4(2) 、7(2) 、8(2) 、17(2) 、19(2) 、25(3)29(7) 、31(8)33(6) 、34A(6)40 33.3 2009 120 6(2) 、7(2) 、10(2) 、11 (2) 、19 (2) 、21 (3) 、23(3) 、25(3)30(7) 、31(6) 、32(8)40 33.3 由上表统计可知,近5 年中生物高考题中实验考查的力度、比重增加,而且趋向于稳定。
这充分说明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实验试题命题特点及教学策略1、选题源于教材资源的整合,注重对基本实验操作、原理、现象的考查例 1(20XX年第 30题) 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1) 下列 4 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 填序号 )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2) 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A、B处的颜色分别是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 的 0.3g 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 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 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 (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 0.3g mL的蔗糖溶液中 )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 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如果 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命题特点书本实验题的考查,提倡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现象的判定与解释,实验操作的规范等综合考查本题涉及高中生物教材中5 个实验,反映了实验试题综合性强的特点,不仅重视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对实验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书本5 个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分析与推理第1题着重考查生物实验进行与细胞活性的关系,考生只要熟悉实验过程就能准确判断第 2 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质壁分离实验的现象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考生应结合实验操作的内容、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作出判断答案(1) (2) 无色、绿色红色、绿色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 ( 电光源亮度 ) 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教学对策新课程下,高考试题明显回归教材以中学教材实验为依据进行整合改编成实验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已是一种趋势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尤其是规范实验操作、装置设计、现象观察与描述、现象变化及原因等。
高考前的实验复习更应充分利用、挖掘教材资源,训练和促使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描述、分析实验现象,进而探讨实验原理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综合能力2、选材源于对教材实验的整合,突出对实验设计的创新、反应原理应用和学习能力的考查例 2(20XX 年第 33 题)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否通过半透膜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命题特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是江苏卷规定的必考内容考前,学生对质壁分离现象的原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都已非常熟悉本题以渗透现象为素材,涉及酶的特性、物质鉴定,着重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推理题目设计新颖,对渗透原理进行深入细致考查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解题思路由渗透作用原理知道,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取决于物质分子的大小,现象是半透膜两侧液面有无高度差从题设知应加入蔗糖酶使蔗糖水解成单糖(为排除蔗糖酶的影响, a、b 两管中应加入等量的蔗糖酶) ,单糖能否通过半透膜可由 a、b 两管液面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斐林试剂可检测蔗糖分子是否水解,并进一步检验单糖分子是否通过了半透膜答案(1)向 a、b 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 两管内液面的变化吸取 a、b 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 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 (6065)水浴加热,观察 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如果 a、b 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 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 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 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 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教学对策综合型的实验试题素材往往源自对教材实验的整合与改进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能应用已学知识解决、探索生成的关联问题,或设计新的方案并进行推理评价因此,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已做过实验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有紧密联系的复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对反应原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能编写贴近教材,以真实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习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选材源自于课标内容的多维组合,重视问题解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例 3(20XX年第 11 题)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命题特点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特点和种群的数量变化是高中生物两大重点实验本题以酵母菌培养为基础,代谢为线索,CO2的产量变化为问题呈现虽然只是一道选择题,但考查涉及的实验知识、课标内容覆盖面广包括:酵母培养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不同条件下代谢产生CO2量的变化需要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虑如果进一步扩展为非选择题呈现,就能更好地表现学生的实验水平,解决实验问题能力的高低等学科素养解题思路识图、读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根据图及实验说明可知,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相等,但甲为无氧条件下培养、乙为有氧条件下培养;因此开始时甲的产气速率应低于乙。
同时,在培养初期,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迅速,所以产气速率也加快;而有氧条件下培养的乙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明显高于无氧条件下甲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所以CO2的增加量是乙远高于甲答案C 教学对策本题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广,但都源于教材,符合课程标准考查的情境却是陌生的,读图理解答题的要求较高,是实验基础综合、方案分析、数据处理的综合考查,这些能力往往是考生所久缺这类试题的解题能力不是高考前短时突击所能解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典型实验进行综合,让学生尝试、探究、收集信息并分析总之,在生物高考中,实验试题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高中教学、高考复习中应充分重视近年来高考试题选材、考查范围、考查方式并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有效改进实验学习和实验复习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