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金融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实务ppt课件.ppt
54页財務金融公司信用風險管理實務 蔡志鴻總經理2010年05月12日 2 中租迪和簡介I 成立時間 1977年10月業務內容 租賃 分期 應收帳款受讓財務資料 2009 12 31 資本額 約80億淨值 約121億稅後淨利 約12 5億員工人數 699人 2010 02 28 3 服務據點 國外 FOC 2007 7月上市 美國 1983成立 泰國 2005 8 25上市 越南 2007 1 9開幕 中國 上海 寧波 蘇州 天津 北京 青島 深圳 廈門 重慶 中國首家外資獨資租賃公司台灣 中租迪和簡介II 4 租賃分期契約金額 2009 租賃概況 5 個人簡歷 6 AsymmetricInformationRothchaild Stiglitz 1976 PoolingEquilibrium不存在SeparateEquilibrium可能存在如果低風險的人比例高到某一程度marketfailure 車輛批核流程圖 8 大綱 壹 傳統信用風險工具 貳 常見信用風險模型 陸 經驗交流與問題討論 參 信用風險模型的選擇與應用 肆 內部評等法及模型範例 伍 信用風險管理 9 風險胃納度 Riskappetite風險胃納度對銀行放款而言 為 正 客戶信用正常 無違約 銀行賺取利息 為 負 客戶違約 銀行損失本金 通常利潤隱含風險 客戶違約時 損失本金大於所賺利息很多 故銀行必須審慎評估客戶之違約機率 及客戶違約損失時 銀行對EL UL LiquidityRisk CorrelationRisk的承受能力 10 風險管理 RiskManagement 瞭解 辨識 衡量及控制風險的過程 永遠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 11 大綱 壹 傳統信用風險工具 貳 常見信用風險模型 參 信用風險模型的選擇與應用 肆 內部評等法及模型範例 伍 信用風險管理 陸 經驗交流與問題討論 12 壹 傳統信用風險工具 一 專家系統 ExpertSystem 二 信用評等系統 CreditRatingSystem 信用評分系統 CreditScoringSystem 三 數量分析法 13 一 專家系統ExpertSystem 定義 授信的決策是由授信專家依據據個人主觀的判斷 調整幾項關鍵因素的權重 例如授信5C 5P 5C 品德 character 能力 capacity 資本 Capital 條件 condition 擔保品 collateral 5P 貸款人或企業之狀況 People 資金用途 Purpose 還款來源 Payment 債權確保 Protection 借款戶展望 Perspective 主要問題 影響因素的一致性 不同債務人所選擇的影響因素是否一致 或因人而異 各項因素的權重該如何決定 缺點 過於主觀 成本高 決定於人力素質 14 二 信用評等系統 信用評分系統CreditRating CreditScoringSystem 1 信用評等 將貸款投資組合分成幾個等級 各等級代表風險程度之高低 找出信用風險分析意義最大的若干風險因子 分別對這些因子進行綜合分析 最後給予一個較全面的信用等級 例如Moody s S P 2 信用評分各個風險因子給予不同的分數 依據最後信用總分 給予不同信用額度 例如 FairIsaac 信用卡 房貸 消費貸款 15 信用評分模型 量化建立解釋違約風險的重要因素 衡量這些因素之相對價值及重要性 增加定價違約風險的能力 更能夠篩選掉不好的貸款申請人 較能計算出為未來預期貸款損失所必須提列之準備金額度 摘錄 Saunders Cornett FinancialInstitutionsManagement McGraw Hill 16 三 數量分析法 目前所通用之多變量數量方法 共計五大研究方法 區別分析 Discriminatanalysis 線性機率模型 即迴歸分析 Regression Probit模型 Logit模型 類神經網路模型 NeuralNetwork 17 大綱 壹 傳統信用風險工具 貳 常見信用風險模型 陸 經驗交流與問題討論 參 信用風險模型的選擇與應用 肆 內部評等法及模型範例 伍 信用風險管理 18 貳 常見信用風險模型 一 Z Score二 KMV法 CreditMonitorModel 三 信用計量模型 CreditMetrics 四 信用投資組合觀法 CredeitPortfolioView 五 信用風險加成法 CreditRisk 19 紐約大學教授EdwardAltman 1968 提出模型定義 藉由企業主要財務指標的分析與模擬 預測企業破產的可能性 從而預測企業的信用風險 模型方法 透過區別分析 LinearDiscriminateAnalysis 的建構將樣本予以區隔成兩群體 正常 違約 使不同類別間的變異數最大 而同類內的變異數最小模型分類 Z1 適用上市公司Z2 適用非上市公司Z3 適用非製造業 一 Z Score模型 20 Z1 1 2X1 1 4X2 3 3X3 0 6X4 0 999X5Z2 0 717X1 0 847X2 3 107X3 0 42X4 0 998X5X1 營運資金 公司資產X2 保留盈餘 總資產X3 稅前息前淨利 總資產X4 權益市值 負債帳面價值X5 營業額 總資產 當Z1值 1 8 臨介值 時 可能發生違約當Z2值 1 23 臨介值 時 可能發生違約 一 Z Score模型 21 一 Zeta模型 EdwardAltman於1977提出 為判別財務危機的新模型 模型變數 稅前息前收益 總資產盈餘成長率利息保障倍數保留盈餘 總資產流動比率股本市價 淨值總資產 取自然對數 Zeta模型區別正確率比ZScore模型來得高 22 KMV是以其三位創辦者 Kealhofer McQuown及Vasicek 名字開頭字母所命名之公司 於2002年受到Moody s購併 改稱為Moody sKMV公司 KMV所提出的模型是以BlackandScholes 1973 所提出選擇權評價理論 應用Merton 1974 提出公司債違約機率的概念 發展出預測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機率 二 KMV背景與應用 23 根據選擇權定價模型 公司舉債經營時 對於股東而言 如同向公司的債權人買進 買權 買權之標的物價格相當於公司資產價值 履約價格為公司負債 若 註 股東有償還負債的權利 但非義務公司資產市值 負債價值 履行買權 償還負債公司資產市值 負債價值 無力償還負債 公司違約 破產 二 KMV模型 概念 24 一般假設 資產價值呈對數常態分配 二 資產分配及違約圖 25 規劃求解 違約距離 DD 預期違約機率 EDF 給定變數 聯立求解 變數定義 二 KMV流程 26 信用風險模型彙整表 27 大綱 壹 傳統信用風險工具 貳 常見信用風險模型 陸 經驗交流與問題討論 參 信用風險模型的選擇與應用 肆 內部評等法及模型範例 伍 信用風險管理 28 參 信用風險模型的選擇與應用 一 建構模型主要困難二 信用風險模型之限制三 評估適切 好 的模型定義四 模型風險管理 29 資料取得不易 資料庫建置困難 風險管理人才與經驗不足 開發自有模型負擔重 成本效益考量 內部資訊系統整合不易 一 建構模型主要困難 30 Z Score未考量非財務變數 僅使用五項財務變數建模 稍微薄弱 僅適用於線性資料模型 若非線性資料建模 預測效果不佳 信用計量模型 CreditMetrics 假設限制 所有在同一信用等級的企業 以平均具違約機率表達 台灣金融機構是否有足夠樣本 KMV模型 假設限制 資產報酬服從常態分配 未上市企業資產價值 違約點 DPT 衡量不易 信用風險加成法 CreditRisk 假設限制 違約次數服從Poisson分配 某一段時間 之違約機率假設 強度不明 投資組合觀法 CreditPortfolioView 台灣金融機構是否有足夠樣本 台灣企業信用評等受總體經濟影響程度 二 信用風險模型之限制 31 模型可呈現變數間因果關係 將各變數相關現象予以量化 進而利用數學或統計等科學技巧予以實證分析 確認關係 但歷史資料未必能全然預測未來 尤其當資料出現結構性變動或是波動過大時 都會影響模型適用性 三 評估適切 好 的模型定義 評斷財金模型貢獻之主要標準終究在於預測能力的表現 好模型是用來為現實現象提供好的解釋與瞭解 而不是追求更好的統計表現 模型參數值須可被觀察 模型參數值須易於測量 模型適用於各產品之應用 32 模型方法無好 壞之分 選擇模型以簡單 明瞭為宜 明白模型本身的目的 風險 以及限制 運用模型時需依其設立目的來運用 以免運用失當 定期檢視修正 以免模型過時 滋生風險 條件允許 盡量試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 再予以比較 挑選 四 模型風險管理 33 大綱 壹 信用風險模型的選擇與應用 貳 傳統信用風險工具 陸 經驗交流與問題討論 參 常見信用風險模型 肆 內部評等法及模型範例 伍 信用風險管理 34 一 CREDITEXCELLENCE 一 常態性的機制 標準化審查制度與流程 二 衡量風險暴露 建立內部評等制度 四 以人為主體 提昇人員素質 融入企業文化 三 完善資訊流程 建立KM平台 匯集部門資訊 35 常態性機制 36 標準化審查制度與流程 37 以人為主體 提昇人員素質 融入企業文化 風險管理人員培養 風險管理人員的獨立性與一致性將攸關模型準確度 內部證照考試 字資格認證考試 外部證照考試 金融研訓中心舉辦之證照考試或專業測試 企業風險文化養成 風險公開討論 制定各項風險政策 風險管理人員績效指標 少損率 行業別風險控管機制 信用評等資產組合 38 IRBUseTest 根據BaselII修正架構第444段已闡明 銀行必須使用蒐集而來的資料並據此估算測量的結果 假設未能將作業風險內部測量法套用在每日活動和主要業務而進行決策的話 該銀行將無法取得內部測量法之使用資格 也就是說 對於採用IRB法之銀行 其內部評等 違約與損失估計必須於授信准駁 風險管理 內部資本分配與公司治理之功能上扮演重要角色 俱IRB的銀行 其推估之PD EAD LGD 必須能夠指派到每一暴險資產中 一旦銀行選擇所發展評等程序之模型後 一般都會建置信用評分 信用評等制度 它是使用模型預測未來行為之一種信用風險評估工具 每一評定分數 等級代表客戶或申請人之有用資訊所量化的統計意義 亦即分數 等級會反應出對客戶或產品的風險水準 然而信用風險模型也並非全能 若能再搭配線上審案專家做一綜合性判斷 將此決策過程 書面化 這樣才有思考的軌跡以及後續修正的方向 也才符合IRBUseTest精神 39 二 A公司信用評等評分架構 定義 藉由量化及質化因子之分析 評估並預測客戶違約風險的系統化方法 屬於複合式之內部評等系統 40 三 A公司評分內容與方法 41 信用評分轉換為信用評等信用評等 分為八等 R1 R8 核准案件通常落於R1 R6 R7 R8多須提供擔保品 需考量擔保成數及流動性 三 A公司評分內容與方法 42 四 模型建構 根據中小企業客戶 SME 實際樣本建構而成 適合SME風險評估 分為製造業 服務業 微型企業模型建構 利用多種統計方法建構 使模型更臻完善 迴歸分析 一般迴歸分析法 羅吉斯迴歸分析 LogisticRegression 分類迴歸樹 CART 多變量判別分析 DiscriminantAnalysis AHP分析因素分析 FactorAnalysis 類神經網路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 BPN 自組性演算法 GMDH 同時納入財務及非財務因子 註 轉換為質化及量化因子 43 金融機構針對中小企業放款 1 Loanofficer將財務比率 Hardinformation 轉換成Score 2 Softinformation 員工忠誠度 同業及客戶評價 可以當為預測客戶違約與否的因子 44 利用客戶之信用評分資料預測客戶發生違約之風險程度 違約時點及違約機率 五 模型內容 45 六 範例 中小企業案例上市櫃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