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中“起底”一词考察.docx
2页新闻报道中“起底〞一词考察 新闻报道中“起底〞一词考察 最近几年,以“起底〞或“起底〞为标题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如?起底芮成钢:曾在书中调侃“搞关系必须的〞?、?明星真实人品大起底:大S很假很抠门 赵薇没心没肺?等,引人关注 “起底〞溯源 “起底〞最早源于香港警方等执法机构,意为调查疑犯的背景资料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起底〞被传统媒体广泛采用由于个人电脑及互联网并未普及,故“起底〞仅用于传统媒体自本世纪初期起,“起底〞盛行于香港以恶搞闻名的讨论区――高登讨论区,并扩散至其他讨论区等社交网站起初,“起底〞现象的出现,与“自贴〞、“自拍〞等网络分享盛行有关由于网络是匿名的,一些网民为了到达彰显个性或分享生活的目的,就在网站上发布自己的照片或视频,让其他网民评头论足,从而引起网民的关注 2006年4月27日,在香港一辆公共汽车上发生骂战的过程被乘客拍摄后上传到网络,引起大量网民的兴趣并对事件进行恶搞这个“巴士阿叔事件〞,是令“起底〞成为潮流的重要爆发点随后,一旦发生不平事件,或出现族群矛盾,就会有人煽动网民将之“起底〞,其中以男女之间及族群的矛盾最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开展,“起底〞常是人肉搜索的代名词 “起底〞的语汇学意义 语汇,又叫词汇,是词语的总汇,即语言符号的聚合体从语汇的来源看,词有文言词、方言词、缩略词、社区词、外来词等从“起底〞来源看,它应属社区词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中吸收了相当数量的社区词,用以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新事物、新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起底〞一词在国内网络媒体一经使用,便迅速走红,表现出了汉语词汇很强的生命力与时代色彩 “起〞,据?说文解字?,本义是立也从走,己声由躺而坐,由坐而立,人只有起来才能立体地看清他的真面目,因此,起,便喻有揭起、揭露之意底〞,据?说文解字?,本义是物体的最下部从广,氐声引申为“背景〞,如“底色〞、“底纹〞等起底〞,合起来就有揭起别人的背景材料以公之于众之意即使我们不知道“起底〞在社区词、方言词上的意义,单从字面望文生义,亦不难理解“揭老底〞之意,但是,它比“揭露〞、“揭底〞等词的内涵更丰厚、更生动、更通俗,也更容易被群众接受,这或许是“起底〞一词走红于新闻标题的一个原因吧 粤语中“起〞与“嘁〞、“切〞同音,是一种表示不屑的语气助词,传达一种极其不尊重人的语气。
从这个意义上说,“起底〞又属于方言词的一种 “起底〞报道的统计分析 截至2021年7月13日笔者撰稿时,有关“起底〞的报道,用百度搜索共有147篇,去掉重复的条目,约有120余篇报道的时间集中在2021年1月份之后,报道的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笔者从题材内容、报道的呈现方式两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1.题材内容 娱乐圈明星这类报道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所以数量最多,约占到70%主要是一些当红明星,这里面以女性为多,如?郭晶晶婆婆朱玲玲遭起底:50岁改嫁身家200亿富豪?等 落马贪官这类报道迎合了当下受众的期待,占到10%左右,几乎每一个贪官落马后,就会有这方面的“起底〞报道,而且报道的角度很立体如?起底令政策:推动百亿能源基金 煤炭商人指望其批文? 效劳业等行业这涉及国计民生,数量较多,约占到20%如?汽修业乱象大起底?等 富豪这里面既有针对企业董事长的,又有针对江湖骗子的,如?起底王林? 2.报道的呈现方式 “起底〞的呈现方式,既有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也有网络新兴媒体网络上的“起底〞报道绝大多数以文字与图片为主,加上评论互动,如2021年7月29日网易专题?起底王林?,综合运用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并有供网民评论互动的空间。
随着人们对网络娱乐性、趣味性要求的增加,以及对当今热门话题刨根问底的心理期待,各种“起底〞报道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异彩纷呈同时,对于“起底〞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严肃性、伦理性等要求也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①?起底王林?:网易, ://news.163/special/qidiwanglin/ ②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欧阳觉亚:?广州话俗语词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