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用试验动物介绍.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17873937
  • 上传时间:2023-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6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小鼠近交系BALB/c来源:1913年,贝格(Bagg)从美国商人欧希尔(Ohio)处购得的白化小鼠原种,以群内方法繁殖麦克•多威 尔(MacDowell)在1923年开始作近交系培育,至1932年达26代,命名为BALB/c品系安德尔文特(An dervont)等人使BALB/c广为传播和应用1985年我国从美国NIH引进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为 BALB/c 第 180 代毛色:白化主要特性:①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但用乳腺肿瘤病毒诱发时发病率高;卵巢、肾上腺和肺的肿瘤 在该小鼠有一定的发生率②易患慢性肺炎③对放射线甚为敏感④与其他近交系相比,肝、脾与体重 的比值较大20月龄的雄鼠脾脏有淀粉样变⑤有自发高血压症,老年鼠心脏有病变,雌雄鼠均有动脉硬 化⑥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对利什曼原虫属、立克次氏体和百日咳组织胺 易感因子敏感主要用途: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研究,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C57BL来源:1921年立特(Little)用艾比•拉特洛坡(Abby Lathrop)的小鼠株,雌鼠57号与雄鼠52号交配而 得C57BL1937年从C57BL分离出C57BL/6和C57BL/10两个亚系。

      1985年从Olac引到中国医学科学 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毛色:黑色主要特性:①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化学物质难以诱发乳腺和卵巢肿瘤②12%有眼睛缺损;雌仔 鼠16.8%,雄仔鼠3%为小眼或无眼用可的松可诱发腭裂,其发生率达20%③对放射物质耐受力中等; 补体活性高;较易诱发免疫耐受性④对结核杆菌敏感对鼠痘病毒有一定抵抗力⑤干扰素产量较高⑥ 嗜酒精性高,肾上腺素类脂质浓度低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⑦常被认作"标准"的近交系,为许 多突变基因提供遗传背景主要用途:是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品系C3H/He来源:1920年,斯特朗(Strong)用贝格(Bagg)白化雌鼠与乳腺肿瘤高发株DBA雄鼠杂交,再经近交 培育而获得C3H/He于1985年从Olac引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毛色:野鼠色主要特性:①乳腺癌发病率高,6〜10月龄雌鼠乳腺癌自然发生率达85%-100%,乳腺癌通过乳汁 而不是胎盘途径传播14月龄雌鼠肝癌发生率为85%;②补体活性高,干扰素产量低③仔鼠下痢症感染 率高④对狂犬病毒敏感对炭疽杆菌有抵抗力⑤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高雄鼠对氨气、氯仿、松节 油等甚为敏感,死亡率高。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肿瘤学、生理学、核医学和免疫学的研究DBA来源:1909年由立特(Little)在毛色分离实验中建立,为最古老的近交系小鼠1929-1930年,在亚 系间进行杂交,建立了两个亚系;DBA/1和DBA/2,目前常用的是DBA/2DBA/1于1977年从Lac引进 到我国,DBA/2/Ola于1985年从Olac引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DBA/2N在1986年由NIH 引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毛色:淡棕色DBA/I主要特性:①抗DBA/2所生长的瘤株②P1534瘤株的生长率为50%③雌鼠乳腺癌的发生 率,一年龄以上繁殖鼠为75%④对结核菌敏感;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抗性较强⑤老龄雌鼠部份有钙质 沉着⑥对疟原虫感染有抵抗力DBA/2主要特性:①对大部分DBA/1的瘤株有抗性,但黑色素瘤S-91在两系小鼠中均能生长②雌雄鼠 均会自发产生淋巴瘤③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繁殖鼠(经产母鼠)为66%,处女鼠为3%④白血病的发生 率,DBA/2/OIa雌鼠为34%,雄鼠为18%;而DBA/2N雌鼠为6%,雄鼠为8%⑤DBA/2N的肝癌发生率 与饲料有关⑥听源性癫痫发作,36日龄小鼠为10O%,55日龄后为5%。

      ⑦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有抗 力,对疟原虫感染有一定的抗性⑧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⑨雄鼠接触氯仿和乙二醇的氧化物,以 及维生素K缺乏时,死亡率高主要用途:DBA/2常用于肿瘤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的研究A系来源:1921年美国斯特朗(Strong)将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白化小鼠与贝格(Bagg)白化小鼠杂交而 来1973、1977年分别从日本和美国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毛色:白化主要特性:①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繁殖鼠为30%,处女鼠低于5%②6月龄雌鼠44%有红斑狼 疮(LE)细胞③未足月幼鼠进行胸腺切除术后,84%出现矮小综合症④与妊娠有关的齿槽结节性增生发 生率高⑤可的松易诱发唇裂和腭裂初生仔鼠发生率为7.6%⑥对麻疹病毒高度敏感主要用途:一般用作肿瘤学、免疫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品系之一AKR来源:1928-1936年间,佛司(Furth)用A系杂交培育出高发白血病株小鼠尔后,在洛克非勒(Roc kfeller)研究所作随机繁殖若干代后,由路迪斯(RHoades)作近交繁殖至9代再经林科(LYnch)繁殖至21 代,命名为AKRO 1988年从Jax实验室引进我国。

      毛色:白化主要特性:①为高发白血病株小鼠,雌雄鼠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率可达68%-90%②对Graff白血 病因子敏感③肾上腺类脂质(类固醇)浓度低④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用途:用于白血病等研究CBA来源:1920年,Strong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交配后,经近交培育而成分为CBA/J/Ola 和CBA/n等品系毛色:野鼠色主要特性:CBA/J/Olac雌鼠的乳腺肿瘤发生率为33%〜65%;雄鼠肝细胞肿瘤发生率为25%〜65% ②CBA/J/Ola对中等剂量放射线有抗性对麻疹病毒高度敏感③CBA/n携带性连锁隐性基因xid,该基 因使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并有缺陷,导致成熟B细胞 缺少,从而对某些B细胞抗原缺乏免 疫应答主要用途:乳腺肿瘤、B细胞免疫功能等研究TA1(津白1号)和TA2(津白2号)来源:1955年,天津医学院将市售杂种白化小鼠经近交培育而成TA11963年又将昆明种小鼠经 近交培育而成TA21985年被国际小鼠遗传命名委员会承认毛色:白化主要特性:TA1为自发低乳腺癌系,TA2为自发高乳腺癌系主要用途:乳腺肿瘤的研究615来源:196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用该所饲养的昆明种白化雌鼠与苏联引进的C5 7BL/血研雄鼠杂交,尔后又作近交培育20代以上而成615小鼠。

      1985年被国际小鼠遗传命名委员会承认毛色:深褐色主要特性:①8月龄后,开始出现衰老现象,表现为肥胖、增重,最大体重雄鼠为40克以上,雌鼠 可达38克以上,被毛蓬松、脱落②自发肿瘤发生率:低白血病、低乳腺癌、高肺腺癌③对津638白 血病病毒敏感主要用途:用作白血病等研究封闭群昆明小鼠(KM)来源:1926年美国洛克非勒(Rockefeller)研究所的克雷尔勒林可(ClaraLynch),从瑞士同事手中得到 2雄7雌白化小鼠,培育成功瑞士(Swiss)种小鼠1946年,我国从印度哈夫金(Haffkine)研究所将Swiss 小鼠引人云南昆明,1952年由昆明空运引人北京生物制品所,1954年推广到全国各地毛色:白色主要特性:①繁殖率和成活率高②抗病力和适应性很强③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为25%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病毒和细菌学的研究,以及生物制品、药品的检定NIH来源: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毛色:白色主要特性: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容易打伤致残主要用途:常用于药理毒理研究和生物制品的检定ICR(又称 swiss Hauschka)来源:为美国豪斯卡(Hauschka)研究所饲养的瑞士种小鼠。

      后由美国肿瘤研究协会分送各地,取名 为ICR1973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我国毛色:白色主要特性:繁殖力强主要用途:常用于药理毒理研究和生物制品的检定突变系裸小鼠(nude mice)来源:1962年英国格拉斯哥医院的克里斯特(Crist)在非近交系的小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无毛小鼠, 后来证实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并伴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称为裸小鼠(nude mice),用"nu"表示裸基 因符号1966年,爱丁堡动物研究所的沸拉那根(Flanagan)又证实了这种无毛小鼠是由于染色体上等位基 因(第十一对染色体上)突变引起的1968年佩蒂路易斯(Pantelouris)发现裸小鼠已失去正常胸腺,原胸腺残留结构中,部分上皮样细胞呈巢状排列而部分呈外分泌腺结构;淋巴结内胸腺依赖区的淋巴细胞消失,外 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目减少1969年丹麦的里加尔德(Rygaard)首次将人结肠癌移植到裸小鼠并获得成功, 为免疫缺陷动物的研究和应用开创了新局面主要特性:①无毛、裸体、无胸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逐渐变薄、头颈部皮肤出现皱折、生长发育迟缓② 由于无胸腺而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胸腺上皮(该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导致 缺乏成熟的T淋巴细胞, 因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但6〜8周龄裸小鼠的NK细胞活性高于一般小鼠③B淋巴细胞正常,但其免 疫功能欠佳表现在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以lgM为主,仅含少量的IgG④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毒性肝炎和肺炎因此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⑤为了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一般采用纯合型雄鼠与杂合 型雌鼠交配的繁殖方式,可以获得1/2纯合型仔鼠⑥常用裸小鼠品系:BALB心nu、MH-nu、NC-nu S wiss-nu、03H-nu,C57BL-nu 等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毒理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SCID小鼠来源: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ency,SCID)的英文意思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 小鼠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在1983年由美国的波斯玛M.J(BosmaM.J)首先 从CB-17近交系小鼠中 发现,是位于第16号的染色体,又称为scid的单个隐性基因发生突变所致,SCID小鼠是C・B-17/lcrJ的 同源近交系1988年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我国主要特性:①SCID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无异,体重发育正常唯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仅为正 常小鼠重量的I/3以下。

      ②胸腺、脾脏、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大大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 免疫功能缺陷;但巨噬细胞和NK细胞功能末受影响③骨髓结构正常,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 少④容易死于感染性疾病,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⑤两性均可生育,每胎产仔3~5只,寿命达1年以 上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研究,异种免疫功能重建,单克隆抗体制备,人类自 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研究,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等系统杂交动物国际上常用的系统杂交(F1代)小鼠大鼠近交系F344/N来源:192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科尔提斯(Curtis)培育,我国从美国MH引进毛色:白化主要特性:①寿命:10同龄时雄鼠体重达到190 — 280g,雌鼠达120〜190g平均寿命雄鼠为3I 个月,雌鼠为29个月②免疫学方面:原发性和继发性脾红细胞免疫反应性低,其NADPH-细胞色素C 还原酶的诱发力较SD大鼠为低③生理学方面:旋转运动性低;血清胰岛素含量低;肝结节状增生的发生率 为5%;雄鼠乙基吗啡和苯胺的肝代谢率高,可作苯酮尿症动物模型;对高血压蛋白质的产生有抵抗力;脑垂 体较大;乙烯雌酚吸收快且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