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束线的电聚焦与磁聚焦.docx
5页实验3—12电子束线的电聚焦与磁聚焦【实验目的】1. 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聚焦的规律2. 了解电子束线管的结构和原理3. 掌握测量电子荷质比的一种方法实验仪器】EBe 1型电子束实验仪,直流稳 压电源实验原理】1. 电聚焦原理从示波管阴极发射的电子在第 一阳极A]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先会聚 于控制栅孔附近一点(图3-12-1 中0点),往后,电子束又散射开来 为了在示波管荧光屏上得到一个又亮 又小的光点,必须把散射开来的电子 束会聚起来,与光学透镜对光束的聚 焦作用相似,由第一阳极A]和第二阳 极A2组成电聚焦系统A「A2是两个 相邻的同轴圆筒,在气、A2上分别加 上不同的电压*、v2,当*>箕2时, 在A「A2之间形成一非均匀电场,电 场分布情况如图3-12-2所示,电场 对Z轴是对称分布的电子束中某个散离轴线的电子 沿轨迹S进入聚焦电场,图3-12-3 画出了这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在电场的前半区,这个电子受到 与电力线相切方向的作用力FF可 分解为垂直指向轴线的分力Fr与平 行于轴线的分力FZF,的作用使电子 向轴线靠拢,FZ的作用使电子沿Z轴 得到加速度电子到达电场后半区时, 受到的作用力F可分解为相应的F r和FZ两个分量。
F z分力仍使电子沿Z轴方向加速,而F;分力却使电子离开轴线但因为 在整个电场区域里电子都受到同方向的沿Z轴的作用力(FZ和F'Z),由于在后半区的轴向 速度比在前半区的大得多因此,在后半区电子受F;的作用时间短得多这样,电子在前 半区受到的拉向轴线的作用大于在后半区受到离开轴线的作用,因此总效果是使电子向轴线 靠拢,最后会聚到轴上某一点调节阳极A]和A2的电压可以改变电极间的电场分布,使电 子束的会聚点正好与荧光屏重合,这样就实现了电聚焦2. 磁聚焦原理将示波管的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水平,垂直偏转板全连在一起,相对于阴极板 加一电压匕,这样电子一进入A1后,就在零电场中作匀速运动,这时来自交叉点(图3- 12-1中0点)的发散的电子束将不再会聚,而在荧光屏上形成一个面积很大的光斑下面 介绍用磁聚焦的方法使电子束聚焦的原理图 3-12-4在示波管外套一载流长螺线管,在Z轴方向即产生一均匀磁场B,电子离开电子束交叉 点进入第一阳极A]后,即在一均匀磁场B (电场为零)中运动,如图3-11-4所示v可 分解为平行B的分量v〃和垂直于B的分量七,磁场对v〃分量没有作用力,v〃分量使电子沿 B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匕分量受洛仑兹力的作用,使电子绕B轴作匀速圆周运动。
因此, 电子的合成运动轨道是螺旋线(见图3-11-4),螺旋线的半径为eB(3-12-1)式中m是电子的质量,e是电子的电荷量电子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3-12-2)eB从(3—12 — 2)式看出,T与上无关,即在同一磁场下,不同速度的电子绕圆一周所需的时 间是相等的,只不过速度大的电子绕的圆周大,速度小的电子绕的圆周小而已螺旋线的螺距为h=Tv〃 =eB 〃(3-11-3)在示波管中,由电子束交叉点射入均匀磁场中的一束电子流中,各电子与Z轴的夹角 e是不同的,但是夹角贝0v〃= v cos 0 ~ v v 1 — v cos 0 « v0由于上不同,在磁场的作用下,各电子将沿不同半径的螺旋线前进见(3-12-1)式), 但由于各电子的v〃分量近似相等,其大小由阳极所加的电压匕决定,因为2m °〃2=吧 即 v〃= 2e*所以各螺旋线的螺距是相等的(见(3-12-3)式)这样,由同一点0出发的各电子沿不 同半径的螺旋线,经过同一距离h后,又重新会聚在轴线上的一点,如图3-12-5所示 调节磁场B的大小,使l/h=n’为一整数(1是示波管中电子束交叉点到荧光屏的距离), 会聚点就正好与荧光屏重合,这就是磁聚焦。
3. 电子荷质比-的测定m利用磁聚焦系统,调节磁场B,当螺旋线的螺距h正好等于示波管中电子束交叉点到荧 光屏之间的距离l时,在屏上将得到一个亮点(聚焦点)这时l h 2兀mv 2兀m \2eVeB eB \: m即得 e = 8^匕 (3-12-4)m 12 B 2式中l、B由每台实验仪器给出数据其中聚焦线圈中的平均磁场由公式1B = 2旦0nI(cosa - cos P) (3-12-5)求出式中的/为流过磁聚焦线圈的电流,n为单位长度螺线管圈数,B的单位为特斯拉 为了减小I的测量误差,可利用一次、二次、三次聚焦时对应的励磁电流求平均1,因为第一次聚焦时的电流为七,二次聚焦的电流为2I,,即磁场强一倍,相应电子在示波器内绕Z 轴转两圈同理,三次聚焦的电流I3应为3七…所以有1=匕 + 12 + 13 + … (3-12-6)1 + 2 + 3 + ...将I代入实验仪器给出的B计算式中,求出B再将V2、l、B值代入公式(3 — 12 — 4)中, 即可求出不同加速电压V2时的电子荷质比elm,与标准值相比较,即可求出相对误差对于EB -1型电子束实验仪,螺线管中心部分的磁场视为均匀的平均磁场,则有e4兀 NI x 10 -7 B = ~: h、D2 + L2(3—12—7)e D 2 + L2 V 2 m 2l 2 N 2 x 10-14 12式中D=0.094m为螺线管平均直径,L=0.4m为螺线管长度,N=1800匝为螺线管线圈匝数。
实验内容】1. 观察电聚焦现象由电聚焦的原理可知:当加速电极a2的电压V2与控制极电压Vm所产生的合成电场在阴 极表面河 时,阴极表面发射电子并得到加速在聚焦极A1电压V:的作用下,电子趋向电 子枪轴线而会聚一点,调节V1的大小,满足电子透镜的方程的电压【3 / V=K,为某一常数 时,会聚点正好落在荧光屏上,呈现为一个会聚的光点,反向聚焦时//v' = N,本实验仪器 的Ne0.4、Ke4.5用EB^ -1型电子束实验仪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如下:(1) 按图3-12-6插入导联线图 3—12—6(2) 接通电源开关,保持辉度适中(不可太亮,以免烧坏荧光屏),置匕旋钮于最大值, 调节*,使光点聚焦,读取匕及匕的数值,求出电压比匕/匕3) 保持V2、V1旋钮不变,调节“高压调节”旋钮,使V2、V1同时按比例变化,观察 光点不应散焦,并读取不同组合聚焦时的V2、V1数值,计算出相应的电压比K4) 按图3-12-6改"AM,A2V2”为“AV2, A2Vi”插入连接导线,重复方法(2)、 (3)可求出反压聚焦时的电压比N2. 观察磁聚焦现象(1)按图3-12-7插入导联线,并松开示波管尾部导轨两定位螺钉,将示波管往后拉 到定位板处,使示波管处于螺线管中间位置。
0YimC^A\*i 罕—A2X*XM3 口d!ve0 Q o o __可调直流电源O +(2) 接通“电源”,调节辉度,使荧光屏上出现稍暗的散焦光斑,调节x、y位移旋钮, 将光斑移到坐标中心,调节“高压调节”及“辅助聚焦”旋钮,使v2值最大3) 检查“励磁电流”旋钮,反时针复位到零,接通“励磁电源开”,顺时针调节“励 磁电流”,使荧光屏上光斑聚焦,并记下聚焦点位置反时针调节“励磁电流”降到零后, 重调x、y位移,使光斑中心落于聚焦点位置上4) 保持X、y位移不变,调节“励磁电流”使光斑进行第一次聚焦,并从mA—V表 及KV表读取I1值及V2值继续增加励磁电流使已聚焦的光点一散焦一聚焦一散焦一聚焦, 并读取相应聚焦时的电流I2、135) 调节“辅助聚焦V2”及“高压调节”旋钮,使V2为V231000伏的另一数值,重复 方法4,读取相应V2时的聚焦电流11、I2、I3求出电流的平均值I6) (选作)根据上表数据及仪器有参数,应用(3—12—7)式求出电子荷质比,与标 准值e/m0=1.759X 1011 (库仑/千克)比较,算出误差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注意不要使螺线管线圈长时间在大电流下工作,以免螺线管线圈过热。
2. 辉度调节电位器,阴极插孔VK及聚焦电压V1电位器,加速电压V2电位器,对地 均有负高压,实验时应注意避免人体触及上述带电部位和对地短路,以免触电及损坏仪器元 件参考数据表格】表一:电聚焦测试数据表:仪器编号:加速电压V21500140012001000800电压比平均值聚焦极电压V1_ £ KK = i=1电压比Z = KA= KiK K x 100%表二:磁聚焦数据测试表:参数:Q=0.0915 (m); l= (m);乙=0.4 (m); N= 匝加速电压V2(伏)磁聚焦时励磁电流(A)平均 电流 (A)电子荷质比e D 2 + L V 2— ,m 212 N 2 x 10-14 120误差e e —. m m A — 0 x 100%em 0【1【2【3150013001000【思考题与习题】1. 磁聚焦和电聚焦有什么区别?2. 对聚焦的磁场和电场各有什么要求?3. 当螺线管电流I逐渐增加,电子束线从一次聚焦到二次、三次聚焦,荧光屏上的亮 斑怎样运动?并解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