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四-对比阅读考点通讲(教师版).docx
22页专题14 文言文阅读四:比较阅读复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特点和考点;2.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复习策略和解题方法基础存盘一、要点概览二、知识归纳所谓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和形式有一定联系的两则或几则文言材料放到一起,让考生分析比较,求同存异,深入理解材料的内涵和本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近年来在很多考区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这种题型,它已成为中考文言文的主要考查形式题目除涉及断句、实虚词,句子翻译理解外,还注重考查学生对选文思想内容、写作手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异同的理解、鉴赏、评价和探究等能力,体现了向外拓展、异同辨析、启发思维的特点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试题具有如下特点:1.就命题材料而言所选材料可以是文章的片段,也可以是完整的文章;可以是课内篇目,也可以是课外内容;可以是两则材料,也可以三个甚至更多材料的组合可以是课内文章的比较,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的比较,也可以是课外内容的比较;可以是同一作者不同文章的比较,可以是不同作者相似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题材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还可以是作家作品和作家事迹的比较总之,选材内容丰富多彩,组合形式灵活多样2.就题型设置而言题型趋于多样,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述兼顾,越来越注重主观表述题,综合性要求增强,鼓励创新的开放性试题不断涌现。
3. 就评价标准而言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兼顾,要求学生能联系实际适当分析;感受理解与语言表达兼顾,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表达能力;统一性与差异性兼顾,尊重差异性,提倡多样化,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索、创造性思考知识点一:异中求同类异中求同是常见的比较题,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一般选择差异较大但本质上又有一定联系的材料,要求考生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探究、发现并概括材料的共性例1. 阅读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 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伏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务:一心,一定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答案】(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 )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知识点二:同中求异类同中求异也是比较阅读中常见的类型,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一般选取内容相似的材料,要求考生从表面的相同或相近中发现不同点,从思想感情、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意图等方面概括出材料的不同之处例2. 阅读两段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予观夫巴陵胜状……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答案】(1)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中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2)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知识点三:互为印证类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推理能力一般选取内容上可以相互解读、互为印证的材料,要求考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探究其中的内在联系,找出对应或相通之处例3.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答案】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知识点四:同中求全类这类试题往往提供一组同类型人物或事件的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比较,归纳概括,对此类人物或事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完整的看法。
这类试题考查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试题只提供同类人物的两个不同片段或同类型事件的不同侧面,考生通过阅读,必须进行思维整合,以便对材料中的人物或事件形成整体认识,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完备的结论例4.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选自《出师表》)【乙】先主病笃,召亮,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蜀志》)结合两篇选文,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答案】①知恩图报:为报答先帝之恩,贡献了自己的一生;②尽职尽责:接受遗命后,夙夜忧叹,鞠躬尽瘁;③深谋远虑:出师北伐前把朝廷内外大事交代的非常清楚知识点五:归纳概括类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常常选择一组同类材料,提供同类人物的相关事迹或同类事件的不同侧面,要求考生从规定的角度进行分析、整合、提炼,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完整概括的认识例5.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
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二)十年春……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魏王在“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时任用田文为相,请结合选文中鲁庄公的言行,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答案】取信于民,善于用人知识点六:启示感悟类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所选材料或同或异,往往要求考生从思想内容的角度谈感受、体会、启示、看法、建议,在比较中寻求对今天的学习和生活的借鉴意义,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例6.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节选)【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小儿不畏虎》【注】①浣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答案】提示:人生有时会面对大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
知识点七:诗文对照类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比较新颖且有创意的题型试题将古典诗词和文言文放在一起进行考查,在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又考查了考生诗词鉴赏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例7.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选文一】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选文二】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政治情怀在两篇诗文中均有所体现,请分别写出能具体体现民本思想的句子,再列举一个“为生民立命”的当代人物并说明理由答案】句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人物;袁隆平,他深沉地爱着中国这块土地、爱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他心忧天下、情系苍生,可谓中华之脊梁知识点八:综合类以上分类为了分析的方便,已经作了筛选,实际考查时常常是以综合形式出现,即从词义、体裁、人物、主旨、感情、手法、句式、修辞、语言、作用、评价等方面全面检测。
而且,这种综合几个方面来比较的形式越来越普遍例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愚公移山》)【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⑤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⑥,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戏谑③旬朔:十天一月④惩艾:惩戒⑤聪明:听力和视力⑥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2)勾连旧知,找出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面山而居 而常废于善忘B.然负此自放 至于负者歌于途C.。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