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欣***
  • 文档编号:202582124
  • 上传时间:2021-10-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本课选编了两首现代诗,它们均寄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刘大白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归巢 驮着 斜阳 头白 芦苇 妆成 一瞬 红颜 5.帮一帮:四人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6.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诗歌,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每一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节 2.教师示范,配图配乐朗诵 3.思考问题: (1)鸟儿要干什么?是怎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4.配图配乐齐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 2.学生说说这一小节描绘的画面上出现了什么景物? 3.学生自主学习,在书中画有关的景物,组内交流后汇报 4.思考问题: (1)“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2)“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6.指名诵读、赛读。

      四、整体感受诗歌内涵 1.从诗中描绘的景色中可以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无比欣悦) 2.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呢?(观察,感受,描绘,想象) 3.过渡: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充满诗意的心,一起感受秋天吧闭上眼睛,想象秋天,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五、激情朗诵,升华情感 全班展示朗读、赛读师生共同评价,评出“全班朗读奖” 六、自悟自得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学习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 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一致) 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篇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_80—_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_97—_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归巢(cho) 芦苇(wěi) 剪秋罗(lu) 眠(min) 霸(b)占(zhn)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出正确的节奏 提示:《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调皮、悠闲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倦鸟驮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诗歌的意蕴是丰富的,不能仅通过表面文字去理解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明确:傍晚时分,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飞鸟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

      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高中杜绝校园霸凌(欺凌)主题班会:不作揉纸团的人.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2课 生命的诞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2课 珍爱生命.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8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tx 多元性、歧视和骚扰集体谈判协议.docx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4课 适应学校新生活.pptx 在公司班子成员2025年度“一岗双责”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docx 天然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总.doc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 第11课 多彩的青春.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4课 青春期交往.pptx 建筑工程在建项目每周安全检查记录表.doc “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0课 走进青春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7课 提高学习效率的秘诀.pptx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设计评价标准.docx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提优卷100题【含答案】.docx 辽宁省2026年高职单招语文复习资料.doc 初中生物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