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案例设计.doc
3页《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案例设计襄阳市南漳县板桥镇竹坪中心小学:陶茂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57—58页内容教材简析本课教学是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减法计算问题,并且力图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应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相关知识,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索、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已知购物的钱数和付出的钱数,求剩下的钱数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教师制作课件,用于购物活动的商品(在商品上标注价格)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搜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互动流程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了解信息1、教师激情引入小象在大森林里开了一家超市,我们想去看看吗?2、观察汇报教师:超市里都有什么?生:超市里有……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师:谁来说一说它们的价钱1、学生认真观察超市2、说出超市里有些什么?价钱是多少?3、同桌交流4、全班汇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的画面,给学生增添浓厚兴趣二、在动画情境中探索新知1、情境1:帮晶晶买东西1)课件出示:动画人物晶晶说:爸爸给了我10元钱,让我买一个皮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还能剩几元钱呢?小朋友们帮我算一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2)课件出示:动画人物晶晶又说: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教师:该怎样列式呢?(依据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2、情境2:在具体情中提问与解答1)课件出示:各种商品及其标价,粘精灵聪聪说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指名学生提问1、活动学习1)思考,列式计算2)根据晶晶的问题思考,并列式解答3)思考问题,回答2、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在互动交流中思考并解答创设不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需要探究才能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不再面对现在的陈述性知识,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才能回答,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情感。
使学生知道如何有条理的选择信息培养问题意识和积极探索的习惯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在购物实践活动中应用新知1、教师:参观完了小象的商店后你们现在最想做什么?教师选择几个学生上台买东西,其余学生认真观察2、在购物过程中会出现找钱的情况,这时教师引导全班思考:刚才他拿出多少钱买东西?买什么?价格是多少?应该找回多少呢?你们是怎么想的?教师整理出算式并板书3、建立各小组商店,说明规则4、开展购物活动教师深入活动中,指导学生购物和出售,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5、汇报分为购物汇报和出售汇报教师仔细倾听,发现闪光点并及时作出评价6、师:这节课,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望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买一些东西1、学生上台示范购物过程2、思考并汇报自己的想法3、各小组完成商店分和组织工作、准备工作开展一个全班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立一个小商店,然后选出一个售货员负责记录(姓名、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其它组员当顾客,可以去各组售货员那里买一个自已喜欢的东西,并在本子上用一个算式记录自已的计算过程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4、学生开展购物活动如:我想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本书,共需25元钱,我给了30元,售货员找回了5元。
5、各小组汇报购物和出售情况6、课后实践为学生自主购物活动做好铺垫在购物过程中让学生各显所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购小件商品的问题让学生人人参与,在操作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体验相关的数学知识,既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又掌握了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提供在历中体验的机会四、教学效果测评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些同学做得又对又快1、课件出示玩具车18.50元、钢笔15.00元、练习本0.80元、书包17.00元1)买一个玩具车和一支钢笔一共要付多少钱?(2)买2个练习本一共要付多少钱?(3)玩具车比书包贵多少钱?2、让学生独立完成3、师生交流,教师小结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2、集体交流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此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