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矫正演讲稿.docx
29页社区矫正演讲稿社区矫正演讲稿篇一:社区矫正工作演讲稿用心帮矫,真心感动------“重树人生,再造自我”主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叫章进,是弋矶山司法所一名普通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已有 2 年多的时间,下面我就工作中的亲身经历来谈谈我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见解和想法,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情境一青少年情景二妇女情境三老年人刚才的三个场景,我想在座的每位工作人都不会陌生,这些都是我每天工作中都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社区矫正工作是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在我国,主要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一张笑脸、一张纸,一把椅子,一杯茶这是我从事的工作的一个缩影,我面对的一些特殊人群,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但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社区矫正是体现我国刑法温柔的一面,让犯人在社会上服刑本身就是人性化做法,是我国刑法的一大进步。
矫正对象也是人,只不过是触犯了刑法的人,他们更需要关心,需要尊重关心和尊重只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改造矫正对象王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执行因为本人自主创业,从事消防设备的安装,在接受社区矫正后,心里负担很重,害怕以为此事而影响到工程和公司的声誉针对这一情况,在工作,我主动与他谈心,知道他是因为义气用事,才造成今天这样一个结局,并主动开到他,让他放心,社区矫正工作是完全保密的,不会因为此事,而对本人的事业造成影响,同时还经常推荐他一些励志和经营类的书籍,打消他的一切顾虑,让他能安心接受改造,同时也能为自己事业更好的服务对于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来说,一个“零”字,是对我们工作成绩的最好诠释正是这一个“零”字,却倾注了我们更多的情感与时间,耐心倾听,细心询问,用心帮矫,真心感动则更好的说明了我们的工作目标为更好的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各位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社区矫正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镜湖区司法行政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演讲完了,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篇二:社区矫正演讲稿社区矫正演讲之--重树人生,再造自我目录一.活动的目的. 2二.分享的内容. 21.社区矫正是什么? 22.为什么要进行社区矫正? 2 ① 因为违反了刑事法律(即犯罪) ,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 2常见的犯罪行为及案例 2② 社区矫正最终目的 . 43.作为矫正服刑人员,我们该怎么办? 4① 怀感恩心,做好自己 . 4② 珍惜改造机会,用心构筑未来 . 5三.结束语. 5一.活动的目的 此次活动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通过共同学习,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使自己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二是预防再犯罪,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二.分享的内容1.社区矫正是什么?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之下,矫正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我们顺利回归社会的一种活动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在社区中对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2.为什么要进行社区矫正?①因为违反了刑事法律(即构成了犯罪) ,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我们来看一下一些常见的犯罪行为及案例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夺罪可转化为抢劫罪 案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女性甲走在回家的路上,乙趁其不备迅速从后面夺过甲的手提包,之后看见包里没钱,又拿出刀威胁甲交出钱财最后拿到 6000 元钱后逃走评价:本案就是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因此定罪量刑时应以客观恶性较大的抢劫罪处置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注意区别两者案例:XX 年 8 月的一天,被告人甲伙同乙,丙,丁三人,对王某谎称其在工程承包中得罪了宋某,宋某要找人对其报复,并称对方需要 8000 元钱,他们可以出面“摆平”此事王某在感到害怕的情况下,将 8000 元钱交给甲,甲等四人将钱瓜分 评价:统观甲某及其同伙的行为,都是以骗作为前提,作为主要手段,贯穿全部行为,因此应当以诈骗罪论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案例:许霆案视频 XX 年 4 月 21 日晚 10 时,广州一个叫许霆的来到某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 1000 元以后,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账户只扣了 1 元钱,于是他前后进行了 171 次取款,一共取走万元,然后逃走评价:一审,许霆被广州中院因盗窃金融机构数额巨大被判处无期徒刑XX 年案件发回广州中院重审,因其犯罪恶性不是太大,改判 5 年有期徒刑②社区矫正最终目的最终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增强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例如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可以了解诉讼时效民事官司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
打个比方,有人欠你的钱,如果在两年内你都不向他要钱,或者不向法院起诉,那么他就可以不还钱给你了,你向法院起诉也没用 )也使大家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3.作为矫正服刑人员,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也是我最想和大家交流的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两句话:①怀感恩心,做好自己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但是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失足未必千古恨,回头才会春满园” 大家曾经都犯过错,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创伤甚至心理障碍但是,社会各界和亲人们并没有嫌弃什么,对大家的未来仍然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迷途知返同时,我们司法行政部门也怀有开放心态包容大家,不歧视不另眼看待,对大家的未来仍然充满关怀、关爱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些关心我们的人怀感恩之心,好好的完善自己:首先是要正确认识自己,摆正位置,切切实实告别昨天,认认真真把握今天,堂堂正正看好明天还可以通过公益劳动改造自己,脱胎换骨,用汗水来洗涤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应当把社区矫正当做每个学期一样,努力学文化、学法律、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悉心改造知廉耻,励志修身成新人) ②珍惜改造机会,用心构造未来我们应当把过去作为新的起点和加油站,在改造的道路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将自己的言行纳入法纪轨道,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改造目标,把握正确的改造方向。
希望在座的各位要加倍珍惜改造机会,用心构造未来 (浪子回头金不换,守法创业是前途 )三.结束语人生短暂,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珍惜所以与我们结缘的亲人、篇三:社区矫正培训稿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培训讲稿第一部分 社区矫正工作者职责 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者依法、正确、规范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权,严格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努力为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方案》 、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如下职责: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以及矫正对象的具体实际,制订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二、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试行) 》的规定,接收矫正对象,办好有关衔接手续三、根据矫正对象实际,制订教育矫正方案四、对矫正对象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并对矫正对象的认罪、守法、劳动和学习等情况进行考核五、根据矫正对象的考核情况,依照规定提请对其进行行政奖惩和司法奖惩六、指导社会志愿者对矫正对象实施教育矫正活动, 适时开展“一帮一” 、 “一带一”等社会帮教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和亲情力量,提高矫正对象的教育质量七、对矫正对象实施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意识八、对矫正对象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其就业提供指导。
九、对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不断提高教育矫正的实效十、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悔罪改过意识十一、积极开展调研,收集和整理社区矫正个案十二、加强与社区公安民警、社会志愿者以及其他矫正力量的配合与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为矫正工作服务十三、接受上级机关以及地方检察部门的监督,维护矫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十四、完成上级社区矫正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布置的相关工作;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第二部分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几个问题的思考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帮助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主要适用于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保外就医、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5种罪犯其中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女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是重点对象目前,板桥街道社区矫正对象 25 人,今年六月份,我街道在全市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区司法局的正确指导下,按照社区矫正工作内容,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工作形势。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欲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就必须解决好四方面问题,否则将影响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推进和矫正工作效果一、注意解决认识和定位问题在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法律法规支撑和规范状况下,社区矫正是什么性质?工作应如何定位?工作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处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与体现矫正工作的人性化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认识问题一直在困扰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仅从分析社区矫正的概念入手可以看出,社区矫正首先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是与监狱监禁矫正相对的刑罚执行活动,是在非监禁状态下矫正犯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活动因此,社区矫正的性质是刑罚执行活动它与对刑满释放人员和违法青少年的安置帮教、人民调解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本质上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刑事执法活动中包含了对犯罪人的惩罚功能作为一项刑事执法活动,社区矫正是对特定罪犯的刑事执法活动,而且是在社区中实施的刑事执法活动针对如此性质,笔者认为,社区矫正的工作定位应该是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一个目标就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两个方面就是在非监禁状态下,一方面加强对犯罪人的教育和改造,矫正犯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另一方面加强对犯罪人的帮助和服务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对应这一工作定位,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应主要放在“矫正犯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避免其重新犯罪”上社区矫正虽然是行刑社会化和人性化的体现,但它毕竟包含了对犯罪人的惩罚功能虽然惩罚的严厉性远远低于死刑和监禁刑,但并不能就此否认它的惩罚功能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体现人性化,必须是根据犯罪人个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监督,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或承担必要经济责任,不能出现完全由着矫正对象的意愿行事或根本不考虑矫正对象实际的情况二、注意解决队伍和力量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而现在将这五种罪犯统一交给社区,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团体、组织及志愿者的协助下进行矫正由原先的“执行”改变为“矫正”显然“人性化”增强了,但是,这样做的法律依据仅仅是《通知》显然是欠缺的,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上加以明确和完善《通知》中规定了“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 显然, 《通知》规定了一个混合主体: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是组织协调,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