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29页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欧大陆的文明之路这条道路在空间上的地理坐标是复杂的,可以是陆地、海洋,也可以是大漠、草原;也可以是同一个大陆的东亚、南亚、中亚或西亚,或是具体的国家从时间上看,在张骞开通西域这一标志性的节点之前,丝绸之路上的欧亚文明交汇已然存在,而且这种不同种族、地域之间的文明对话,历经数千年延续至今而奔流不息丝绸之路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拥有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层面发挥着主导、引领的作用它可体现为举足轻重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如汉朝开通西域与对匈奴的战争、大唐对突厥的战争,也可以视为早期“全球化”的经贸之路,丝绸把中国农民的桑蚕养殖、丝绸生产与中亚、西亚商人的物流运输等以市场的形式链接起来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如佛教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并完成了异域宗教思想的首次中国化,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体系乐制是中国古代国家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唐初朝廷明确把燕乐与汉民族的传统雅乐一并纳入宫廷音乐,朝野莫不风靡。
这种多样性、包容性的国家文化政策的实施,把中华文明推向了新的境界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国文化地理空间不停滞的运动和延展如果把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作为一座分水岭,之前是中国本土文明的内在碰撞与交融,华夏与夷狄戎蛮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了民族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融合之后,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化进程由于外来新的文化元素的加入而变得更加活跃和精彩丝绸之路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葡萄、石榴、核桃进入了中原腹地的村镇农田;那些与周秦迥异的西域汗血宝马不仅出现在军阵,也出现在汉画像砖作品中,装点了汉代人的精神世界丝绸之路为中华文明的内生式增长带来了强力推动,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从战乱不已的南北朝,到统一和平的隋唐,中国各文化空间板块产生了波澜壮阔的新变化新气象;同时,丝绸之路也把开放包容、维新求变的中华文明融入到世界文明体系的形成发展进程中研究丝绸之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历史轨迹,对于实施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重要参照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大背景下推出的新的国家战略是政治、经济、文化、地缘等因素相互交织的协作发展,也是国内相关联地区优化经济文化发展空间的重大机遇研究新丝绸之路的规划及实施,要注重经济带和文化带的复合、协同、一体化发展,注重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更加开放和多样化发展,注重更好地统筹国内不同区域的改革创新实现共赢发展。
这既是历史丝绸之路的重要经验,也应是新丝绸之路建设的现实选择摘编自朱文谦《丝绸之路文明的历史思考》)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丝绸之路,虽然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人们都难以弄清它在地理上的具体坐标B. 中华文明的运动形态之所以由静止变为运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丝绸之路文化的大力推动C. 丝绸之路上的各民族、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从未断绝,丝绸之路是沟通不同文明的重要钮带D. 丝绸之路的深刻内涵不仅表现在它是全球化的经贸之路,更在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意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从丝绸之路的概念入手,然后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况展开了介绍B. 第二段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论述了丝绸之路文明对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所具有的多层面的价值和意义C.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比较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的深刻影响D. 文章论述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后,落脚于对新丝绸之路的思考,使论题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正是有了丝绸之路文化通道,中华文明和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才因外来元素加入而变得更丰富精彩。
B. 现阶段实施“一带一路”构想符合历史和国情,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C. 汉唐时期的开放、包容的国家文化政策,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汉代佛教、唐代燕乐的兴盛就是例证D. 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华文明的运动形态由本土文明的内在碰撞交融转化为本土文明与外来元素的交流、融合参考答案:1. C 2. B 3. B【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A项,“但直到今天人们都难以弄清它在地理上具体的坐标”错误的,不是难以弄清,而是地理坐标是复杂的;B项,丝绸之路开辟之前,中华文明就有内在的碰撞和交融,这也是一种运动形态,因此不能说中华文明的运动形态,由静止变为运动;D项,“它是全球化的经贸之路,更在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意义”错误,原文第二段中说“它可以体现为举足轻重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它也可以视为早期全球化的经贸之路”,可见丝绸之路文明内涵中的经济、政治两个方面的意义属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
另外原文说的是“早期?全球化'的经贸之路”,而国家安全战略意义有具体朝代限定,而非普遍性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B项,“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论述了丝绸之路文明对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所具有的多层面的价值和意义”错误,此段主要论述了丝绸之路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层面的主导和引领3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A项,“正是有……才”错误,外来文化输人不仅丝绸之路一条通道;C项,“汉唐时期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错误,文章只提到唐代实施多样性、包容性的文化政策并未提及汉代,汉代佛教只是传入并中国化,并没有兴盛;D项,“转为本土文明和外来元素的交流融合”错误,原文“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化进程变得更加活跃和精彩”,是指丝绸之路开辟后,本土文明的内在碰撞和交融的同时,还与外来元素的交流、融合,而非“转为本土文明和外来元素的交流融合”。
故选B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江 南 雨 巷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
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二项是( )( )(4分)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
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17.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18.文中第③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 文,“莫名”实际上已“有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8分)19.第⑤段中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与戴望舒诗歌《雨巷》中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同的作用5分)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