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充电电池知识讲座2.ppt
41页电池基础知识介绍第一部分电化学基础知识电化学名词 1n 电化学 → 研究电现象与化学现象之间内 在联系的学科n 电化学系统 → 电极+电解质n 电极学 → 电极的平衡性质和通电后的极 化性质,即电极和电解质界面 上的电化学行为 n 电解质学 → 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离子的 传输性质、参与反应离子的 平衡性质 n 化学电源n 金属防腐蚀:大部分金属腐蚀是电化学腐蚀n 机械工业:电镀、电抛光、电泳涂漆 n 环境保护:电渗析除去氰、铬离子等污染物 n 电解、电冶炼工业 n 生命科学:如肌肉运动、神经的信息传递都涉及到电化学机理 电化学应用电化学历史n 电化学的起源 → 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缩的 “动物电 ”现象n 化学电源雏形 → 1799年伏打在伽伐尼工作的基础上发明了用不同的金属片夹湿纸组成的 “电堆 ”n 电化学定量基础 → 1834年法拉第电解定律n 引入热力学 → 19世纪下半叶,亥姆霍兹和吉布斯赋于电池的 “电动势 ”热力学含义n 能斯 特 公式 → 1889年能斯 特 用热力学导出了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n 1791年意大利的伽伐尼发现以金属片接触青蛙腿部肌肉时,有收缩的现象发生。
电化学起源+伏打电池n 上述现象 1799年被意大利的伏打捕捉到并加以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即原电池 法拉第定律n 在电极上起反应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电动势-化学能 原电池原理n 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n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n 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n 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n 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电流与离子的流向n 当电池中有电流通过时,电解质中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n 阴离子总是移向阳极n 阳离子总是移向阴极n 整个电流在溶液中的传导是由阴、阳离子的移动共同承担的 第二部分电池的基本知识电池分类依据n 电解质种类n 电池所用正负极材料n 工作特性和储存方式电解质种类n 碱性电池 → 电解质以 KOH溶液為主,如碱性 锌锰电池(俗称碱锰电池或碱性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等n 酸性电池 → 电解质 以硫酸水溶液为主,如铅酸电池n 中性電池 → 电解质为盐溶液,如锌锰电池和海水电池n 有机电解质电池 → 电解质为有机溶液, 如锂电池、锂离子电池 电池所用正负极材料n 锌系列电池 → 锌锰电池和锌银电池等n 镍系列電池 → 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等n 铅系列電池 → 铅酸电池等n 锂系列電池 → 锂离子电池和锂锰电池等n 二氧化锰系列電池 → 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n 空气(氧气)系列電池 → 锌空气电池 工作特性和储存方式n 一次电池 → 又称原电池, 即不能再次充电的电池,如锌锰电池和锂电池等n 二次电池 → 又称蓄电池 ,即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n 燃料電池 → 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活性材料连续不断从外部加入的电池n 储备电池 → 电池储备时不直接接触电解质,直到电池使用时,才加入电解液,如镁氯化银(海水电池)。
四种主要的二次电池绿色环保电池n 锂离子电池n 镍氢电池n 无汞碱性锌锰电池n 燃料电池n 电化学贮能超级电容器n 太阳电池(光伏发电)n 技术参数 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 锂离子电池n 工作电压( V) 1.2 1.2 3.6n 重量比能量 (Wh/Kg) 50 65 105-140n 体积比能量 (Wh/l) 150 200 300镍镉、镍氢、锂离子电池性能对比 电池组成1)电极 (electrode): 电池的核心部分,由活性物质添加剂和导电骨架组成n 2)电解质( electrolyte): 主要组成之一,传递正、负极之间电荷n 3)隔膜 (separator): 正、负电极之间,避免正、负极活性物质直接接n 4)外壳( case)电池的性能1、电动势:两电极电势之差(平衡电极电法)2、内阻 : 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
3、电压 :n 开路电压:是指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无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n 工作电压:又称端电压,是指电池的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V = V开 — IRn 终点电压: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到不宜再继续放电的工作电压为终点电压 n4、容量、比容量n电池的容量: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与实际容量之分A 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设计与制造电池时规定或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最低限度的电量B 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容量常见单位有: mAh 、Ah(1Ah=1000mAh)n体积比容量、重量比容量:C重 = ( Ah/Kg)C体 = ( Ah/L)5、比能量: n比能量: 体积比能量: W体 = ( Wh/L)重量比能量: W重 = ( Wh/l)6、贮存性能和循环寿命:n贮存性能:(自放电)电池的贮存性能是衡量电池综合性能稳定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电池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后,允许电池的容量及内阻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电池自放电与活性物质本身、电极结构、制造工艺、电池工作条件等因素相关。
n 循环寿命:充、放电循环的数目第三部分锂离子电池基本知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及特性:充电时: Li+从正极逸出,嵌入负极放电时 Li+则从负极脱出,嵌入正极以 LiCoO2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反应式为: 锂离子二次电池反应的实质为一个 Li+浓差电池:充电时,Li+从正极化合物中脱出并嵌入负极晶格,正极处于贫锂态;放电时, Li+从负极脱出并插入正极,正极为富锂态为保持电荷的平衡,充、放电过程中应有相同数量的电子经外电路传递,与 Li+一起在正负极间迁移、使正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保持一定的电位工作电位与构成电极的插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Li+的浓度有关这种充、放电过程似一把摇椅,故锂离子二次电池又称摇椅电池( Rocking Chair Batteries,简称为 RCB)特点锂离子 二次 电池的一般特性:1、体积及质量的能量密度高;其能量密度大于300Wh/L, 比能量达 110~ 120Wh/kg, 分别是 Ni/Cd、 Ni/MeH电池的 2. 5和 1. 5倍2、寿命长3、单电池的输出电压高,为 4.2 V;3、 自放电率小,可实现快速充放电,也可做成大容量的电池组。
4、无记忆效应5、不含有毒物质等第五部分锂离子电池生产流程电池生产流程1、配料将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溶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的混合在一起,配制成溶浆料的过程2、拉浆通过设备将配置好的浆料均匀的粘附在集流体上的过程3、制片将拉浆制成的大片采用不同的设备制成满足工艺要求的卷绕的极片的过程 4、卷绕将极片、隔膜纸按照一定的层次,通过设备卷绕在一起并放入电池外壳内的过程5、焊接通过设备将电池的盖板和壳体焊接在一起的过程,6 、 注液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壳体的过程 7、化成电池制造后,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内部正负极活性物质激活,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贮存等综合性能的过程称为化成8、封口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注液孔密封起来的过程9、分容: 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因工艺原因使得电池的实际容量不可能完全一致,通过一定的充放电制度检测,并将电池按容量分容的过程称为分容主要性能参数 :1、 外观、尺寸2、容量3、内阻4、循环寿命电池充放电 (电压 )曲线 :电池充放电 (电流 )曲线 :容量曲线 内阻曲线电池充放电循环曲线 :锂离子电池块 :振动马达电芯PCB板PCB板Poiyswitch 电芯柔性PCB板胶壳锂离子电池块主要性能参数 :1、 外观、尺寸、2、容量(略小于电芯容量)3、内阻(电芯内阻 +温度保护器内阻 +MOS管内阻 +接线内阻)4、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块保护线路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