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史课件复习必看.ppt
53页一、医理• 1.四大经典:内容与成就四大经典:内容与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素问》·《灵枢《灵枢》》《黄帝八十一难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12.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刘完素——火热论火热论(张元素(张元素——脏腑辨证论,归经)脏腑辨证论,归经)张从正张从正——攻邪论攻邪论李杲李杲——脾胃论脾胃论朱震亨朱震亨——相火论相火论(王好古(王好古——阴证论)阴证论)• 23.《黄帝内经》整理注释《黄帝内经》整理注释全元起全元起(齐、梁间齐、梁间):《素问训解》:《素问训解》——最早注释内经素问最早注释内经素问杨上善杨上善(隋唐隋唐):《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太素》——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王冰王冰(唐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马莳马莳(明明):《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最早全注本最早全注本, 现存《灵枢》最早的全注本现存《灵枢》最早的全注本吴崑吴崑(明明):《素问吴注》《素问吴注》张志聪张志聪(清清):《素问集注》《灵枢集注》《素问集注》《灵枢集注》张琦张琦(清清):《素问释义》《素问释义》张介宾张介宾:《类经》《类经》——现在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最完整者现在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最完整者李中梓李中梓:《内经知要》《内经知要》汪昂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31.王叔和(晋):编整《伤寒论》,流传后世王叔和(晋):编整《伤寒论》,流传后世孙思邈(唐):整理研究孙思邈(唐):整理研究——开创开创“以方类证以方类证”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 《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成无己(宋):《注解伤寒论》成无己(宋):《注解伤寒论》——“以经解经以经解经”,, 开后世开后世“方论方论”之先河之先河朱肱(宋):《伤寒类证活人书》朱肱(宋):《伤寒类证活人书》庞安时(宋):补方剂百余首庞安时(宋):补方剂百余首二、《伤寒论》研究:42.方有执(明):《伤寒论条辨》方有执(明):《伤寒论条辨》喻昌(明末清初)《尚论篇》喻昌(明末清初)《尚论篇》——“三纲鼎立三纲鼎立”说说柯琴(清):《伤寒来苏集》柯琴(清):《伤寒来苏集》5三、方剂学:内容与成就1.①①《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伤寒论》397条,载方条,载方113首,首,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6卷卷25篇载方篇载方262首,首, 两者实际收方两者实际收方269首,使用药物达首,使用药物达241种。
种②②《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283个方剂个方剂62.①①《肘后救卒方》《肘后救卒方》——晋代晋代·葛洪葛洪 最早描述天花病、沙虱病最早描述天花病、沙虱病②②《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唐唐·孙思邈两书医方孙思邈两书医方6500余首余首73.宋元:宋元:《太平圣惠方》:王怀隐等,载方《太平圣惠方》:王怀隐等,载方16834首首《圣济总录》:录医方近《圣济总录》:录医方近2万首万首《和剂局方》(收方《和剂局方》(收方297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收方(收方788首)首)——世界最早的国家局方之一世界最早的国家局方之一《普济本事方》:许叔微,载方《普济本事方》:许叔微,载方300余首余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言,载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言,载方1500余首余首《济生方》严用和,载方《济生方》严用和,载方400首首《苏沈良方》:沈括《苏沈良方》:沈括《鸡峰普济方》张锐《鸡峰普济方》张锐《旅舍备要方》董汲《旅舍备要方》董汲84.明明·吴昆《医方考》吴昆《医方考》——实现了方书从以病证为核心实现了方书从以病证为核心 向以方论为核心的转化向以方论为核心的转化清清·罗美《古今名医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清清·汪昂《医方集解》汪昂《医方集解》——中医方剂学专著中医方剂学专著 定型规范的重要著作定型规范的重要著作9 四、脉学:内容与成就四、脉学:内容与成就 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40多种脉象多种脉象《难经》《难经》——脉理:脉理:“独取寸口独取寸口”《脉经》《脉经》——晋代晋代·王叔和:奠定了我国脉学的发展基础王叔和:奠定了我国脉学的发展基础 ((24种脉象)、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种脉象)、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诀》《脉诀》——六朝高阳生,六朝高阳生,24种脉象种脉象102.《崔氏脉诀》南宋《崔氏脉诀》南宋·崔嘉彦崔嘉彦《察病指南》南宋《察病指南》南宋·施发施发——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著、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著、 人体脉搏的跳动绘图人体脉搏的跳动绘图《诊家枢要》元《诊家枢要》元·滑寿滑寿《敖氏伤寒金镜录》《敖氏伤寒金镜录》——我国现存第一部我国现存第一部 图文并茂的验舌专书图文并茂的验舌专书《幼幼新书》刘昉《幼幼新书》刘昉——虎口三关指纹检查法虎口三关指纹检查法11五、药物学:内容与成就五、药物学:内容与成就1.①①《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载药载药365种,种, 药物按性能功效分上、中、下三品药物按性能功效分上、中、下三品②②《诗经》《诗经》③③《山海经》《山海经》122.《本草经集注》:陶宏景(晋),(载药《本草经集注》:陶宏景(晋),(载药730种)种)《新修本草》:载药《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唐)种(唐)——最早的国家药典最早的国家药典《千金翼方》:收药《千金翼方》:收药853种(唐)种(唐)《本草拾遗》:陈藏品(晋唐)《本草拾遗》:陈藏品(晋唐)《海药本草》:李珣(五代)《海药本草》:李珣(五代)《雷公炮炙论》:雷敩(南宋)《雷公炮炙论》:雷敩(南宋)——我国现存第一部我国现存第一部 炮制学专著炮制学专著133.《开宝本草》(李昉,校勘),《开宝本草》(李昉,校勘), 载药物载药物983种,种, 新增新增139种种《本草图经》(苏颂,整理),《本草图经》(苏颂,整理), 载药载药780种,种,635种药名下绘图种药名下绘图933幅,幅, 增民间草药增民间草药103种种《证类本草》(唐慎微,撰)载药《证类本草》(唐慎微,撰)载药1558种种《本草衍义》(寇宗奭)《本草衍义》(寇宗奭)——药物鉴别药物鉴别《珍珠囊》张元素《珍珠囊》张元素——药理研究:归经药理研究:归经《饮膳正要》(元《饮膳正要》(元·忽思慧)忽思慧)——食疗食疗144.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新增种,新增374种种清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正品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正品716种,种, 附品附品205种种清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载植物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载植物1714种种明明·《白猿经》《白猿经》——乌头碱乌头碱明明·朱橚《救荒本草》可食用植物朱橚《救荒本草》可食用植物414种种明明·兰茂《滇南本草》兰茂《滇南本草》明明·缪希雍《炮炙大法》:载药缪希雍《炮炙大法》:载药439种种 《神农本草经疏》:载药《神农本草经疏》:载药490种,种, 著名的著名的“论治吐血三要论治吐血三要”15六、临床各科六、临床各科(一)内科:内容与成就(一)内科:内容与成就1.①①《肘后方》《肘后方》②②《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③③《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④④《外台秘要》《外台秘要》脚气病脚气病—— 孙思邈《千金翼方》:谷白皮煮汤入粥预防孙思邈《千金翼方》:谷白皮煮汤入粥预防 陈藏器陈藏器——久食精白米的原因久食精白米的原因疠人坊疠人坊——对麻风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对麻风病人实行隔离治疗162.宋太局宋太局——“风科风科”::“真风真风”(外风)和(外风)和 “类风类风”(内风)(内风)张锐张锐——《鸡峰普济方》《鸡峰普济方》——水肿病水肿病李杲李杲——《脾胃论》《脾胃论》173.《内科摘要》薛已: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内科摘要》薛已: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景岳全书》张介宾《景岳全书》张介宾——创左归丸、右归丸创左归丸、右归丸《医宗必读》李中梓《医宗必读》李中梓《医贯》赵献可《医贯》赵献可《医学正传》虞抟《医学正传》虞抟《明医杂著》王伦《明医杂著》王伦《证治准绳》王肯堂《证治准绳》王肯堂《寿世保元》龚廷贤《寿世保元》龚廷贤《症因脉治》秦昌遇《症因脉治》秦昌遇《慎柔五书》胡慎柔《慎柔五书》胡慎柔《理虚元鉴》汪绮石《理虚元鉴》汪绮石18(二)外科:内容与成就(二)外科:内容与成就1.①① 华佗华佗——外科鼻祖外科鼻祖②②《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鬼遗方》——最早的外科专书最早的外科专书③③《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肠吻合术、血管结扎术、肠吻合术、血管结扎术、 创伤异物清创创伤异物清创④④《千金要方》《千金要方》——葱管导尿法、骑竹马灸法葱管导尿法、骑竹马灸法⑤⑤ 唐唐·太医署太医署——设置设置“疮肿疮肿”专业,培养外科医生专业,培养外科医生192. 陈自明陈自明——《外科精要》:标立外、伤科分立《外科精要》:标立外、伤科分立《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最早记载最早记载“内消内消” 与与“托里托里”的治法的治法《圣济总录》《圣济总录》《卫济宝书》《卫济宝书》——最早记载了最早记载了“癌癌”字字《仁斋直指方论》《仁斋直指方论》——杨土瀛杨土瀛《集验背疽方》《集验背疽方》《外科精义》《外科精义》——齐德之齐德之203.①①陈实功陈实功《《外科正宗外科正宗》》——最早提到最早提到“奶癣奶癣”病名、病名、②② 最早对颈部恶性肿瘤的最早对颈部恶性肿瘤的③③ 详细记载详细记载②② 王维德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证治全生集》》——阳和汤阳和汤③③高秉钧高秉钧《《疡科心得集疡科心得集》》④④《《疡医证治准绳疡医证治准绳》》——气管吻合术、耳廓外伤整形术气管吻合术、耳廓外伤整形术⑤⑤《《外科大成外科大成》》祁坤:溃脓肿祁坤:溃脓肿——棉纸粘蘸玄球膏度之棉纸粘蘸玄球膏度之⑥⑥《《外科启玄外科启玄》》申斗垣:羊须疔申斗垣:羊须疔⑦⑦《《解围元薮解围元薮》》沈之问沈之问——最早的麻风病专书最早的麻风病专书⑧⑧《《霉疮秘录霉疮秘录》》陈司成陈司成——梅毒病专书梅毒病专书 丹砂、雄黄丹砂、雄黄——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世界医学史上最早 应用砷剂治疗梅毒的记载。
应用砷剂治疗梅毒的记载21(三)伤科:内容与成就三)伤科:内容与成就1.①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唐):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我国现存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②②《肘后救卒方》《抱朴子》《肘后救卒方》《抱朴子》 最早论述开放性创口感染最早论述开放性创口感染——毒气说毒气说③③《千金要方》:首次记载大麻根的正骨止痛方法《千金要方》:首次记载大麻根的正骨止痛方法222.《永类钤方》(宋)李仲南《永类钤方》(宋)李仲南——四夹板固定四夹板固定 我国伤科我国伤科 竹箍箍住法竹箍箍住法 文献最早文献最早 记载记载 缝合针缝合针——曲针曲针 丝线、桑白皮线丝线、桑白皮线《世医得效方》(宋)危亦林:麻醉法《世医得效方》(宋)危亦林:麻醉法——止痛药止痛药 悬吊复位法悬吊复位法---颈椎脱位颈椎脱位233.薛已《正体类要》薛已《正体类要》胡廷光《伤科汇纂》胡廷光《伤科汇纂》24(四)妇产科:内容与成就(四)妇产科:内容与成就1.《胎产书》:我国现存最早的胎产书《胎产书》:我国现存最早的胎产书《脉经》:妇女月经生理《脉经》:妇女月经生理《诸病源候论》:人工流产手术《诸病源候论》:人工流产手术《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 北齐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法徐之才:逐月养胎法 王焘《外台秘要》王焘《外台秘要》 昝殷《经效产宝》:我国现存较早的妇产科专书昝殷《经效产宝》:我国现存较早的妇产科专书252.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杨子建:《十产论》杨子建:《十产论》——转胎手法,转胎手法, 是医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是医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虞流:《备产济用方》虞流:《备产济用方》—— 全兔脑制成全兔脑制成“神效催生丹神效催生丹”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263.①①《妇科证治准绳》《妇科证治准绳》②②《傅青主妇科》《傅青主妇科》③③《达生篇》《达生篇》—— 临产时临产时“睡、忍痛、慢临盆睡、忍痛、慢临盆” 六字诀六字诀27(五)儿科:内容与成就五)儿科:内容与成就1.①①《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②②《千金要方》《千金要方》③③《颅囟经》:《颅囟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 最早提出小儿体质最早提出小儿体质——“纯阳纯阳”学说学说282. 钱乙:《小儿药证真诀》钱乙:《小儿药证真诀》—— 小儿生理、病理、治则小儿生理、病理、治则《小儿卫生总微证方》《小儿卫生总微证方》——烙脐饼子防脐风烙脐饼子防脐风《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董汲《小儿痘疹方论》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陈文中《幼幼新书》刘昉《幼幼新书》刘昉——虎口三关指纹检查法虎口三关指纹检查法《治幼心书》曾世荣《治幼心书》曾世荣293.《保婴撮要》薛铠《保婴撮要》薛铠《万密斋医书十种》万全《万密斋医书十种》万全 ——玉枢丹最早出于此玉枢丹最早出于此《幼科证治准绳》《幼科证治准绳》《幼幼集成》陈复正《幼幼集成》陈复正30(六)针灸:内容与成就(六)针灸:内容与成就1.①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灵枢》灵枢》②②《难经》《难经》312.①①《针灸甲乙经》:西晋《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皇甫谧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②②《千金方》《千金方》——①①“阿是穴阿是穴” ②②首创彩色经络穴位图首创彩色经络穴位图③③《肘后方》:葛洪《肘后方》:葛洪——最早记载隔物灸法最早记载隔物灸法 鲍菇鲍菇——中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中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323.宋元时期宋元时期王惟一:针灸铜人,厘定穴位王惟一:针灸铜人,厘定穴位王执中:《针灸资生经》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同身寸法同身寸法窦默:《标幽赋》窦默:《标幽赋》——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滑寿:《十四经发挥》滑寿:《十四经发挥》闻人耆年:《备急灸法》闻人耆年:《备急灸法》334.《针灸聚英》:高武针灸聚英》:高武《针灸大成》:杨继洲《针灸大成》:杨继洲34(七)按摩(推拿):内容与成就(七)按摩(推拿):内容与成就①①《唐六典》:按摩除《唐六典》:按摩除“八疾八疾”②②《小儿推拿治婴全书》:龚廷贤《小儿推拿治婴全书》:龚廷贤③③《小儿推拿秘诀》: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周于蕃④④《幼科百效全书》:龚居中《幼科百效全书》:龚居中 气功与养生《修龄要旨》:冷谦气功与养生《修龄要旨》:冷谦35(八)眼科:八)眼科:①①《原机启微》:倪维德《原机启微》:倪维德②②《审视瑶函》《审视瑶函》 (《眼科大全》):傅仁宗(《眼科大全》):傅仁宗③③《银海指南》:顾锡《银海指南》:顾锡④④《证治准绳》《证治准绳》—— 最早记载色盲最早记载色盲“视赤如白证视赤如白证”36(九)喉科学:九)喉科学:①①《口齿类要》:薛已《口齿类要》:薛已—— 现存早期的一部简明现存早期的一部简明 中医口齿科专书中医口齿科专书②②《喉科秘书》:尤乘《喉科秘书》:尤乘③③《重楼玉钥》:郑承纲《重楼玉钥》:郑承纲37(十)五官科:(十)五官科:①①《诸病源候论》:口齿疾患《诸病源候论》:口齿疾患36种种②②《新修本草》:银膏修牙《新修本草》:银膏修牙 眼科眼科——“义眼义眼”③③《外台秘要》:针拔内障术《外台秘要》:针拔内障术38(十一)解剖学:(十一)解剖学:《内经》《内经》汉代汉代·王莽王莽——尸体解剖尸体解剖宋宋·吴简《欧希范五脏图》吴简《欧希范五脏图》 杨介《存真图》杨介《存真图》清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王清任《医林改错》①①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②②活血化瘀活血化瘀39(十二)法医学:(十二)法医学:五代五代·和凝与和山蒙《凝狱集》:和凝与和山蒙《凝狱集》: 我国现在最早的法医著作我国现在最早的法医著作宋宋·宋慈《洗冤集录》宋慈《洗冤集录》40七、(一)综合性专著:七、(一)综合性专著:《外台秘要》:唐《外台秘要》:唐·王焘王焘 消渴消渴——小便至甜小便至甜 最早记载最早记载 治疗白内障治疗白内障——金针拔障术金针拔障术 黄疸黄疸——察小便颜色察小便颜色41(二)温病:(二)温病:首见于《素问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六元正纪大论》中“民疠温病民疠温病”《难经》:《难经》:“伤寒有五,伤寒有五,…温病。
温病明末明末·吴有性《瘟疫论》吴有性《瘟疫论》——温病病因温病病因“戾气学说戾气学说” 从口鼻侵犯人体从口鼻侵犯人体 使用物质性的药物可治愈使用物质性的药物可治愈清清·叶天士《温热论》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清清·薛雪《温热条辨》薛雪《温热条辨》清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三焦辨证清清·王孟英《霍乱证》、《温热经纬》王孟英《霍乱证》、《温热经纬》—— 温热病分新感和伏邪两大类温热病分新感和伏邪两大类人痘接种法人痘接种法——明:明:“种苗种苗”、、“熟苗熟苗”42八、名词解释八、名词解释1.①①砭石、卜辞(甲骨文)、育疾、带下医、巫术、砭石、卜辞(甲骨文)、育疾、带下医、巫术、 贞疾舌(甲骨文贞疾舌(甲骨文·舌诊)舌诊)②②疾首、疾耳、疾目、疾自(鼻)疾首、疾耳、疾目、疾自(鼻)③③疟、疥、蛊、龋疟、疥、蛊、龋④④病旋(眩晕)病旋(眩晕)⑤⑤疾年、雨疾、降疾、疾疫疾年、雨疾、降疾、疾疫⑥⑥疾医(内科医生)、百工、医师(《周礼》)疾医(内科医生)、百工、医师(《周礼》)⑦⑦五味(醯、酒、饴、姜、盐)五味(醯、酒、饴、姜、盐) 五谷(麻、黍、稷、麦、豆)五谷(麻、黍、稷、麦、豆) 五药(草、木、虫、石、谷)五药(草、木、虫、石、谷)---最早的药物分类方法最早的药物分类方法⑧⑧藏冰、变火藏冰、变火⑨⑨汤液、醪醴、酒剂、膏盲汤液、醪醴、酒剂、膏盲⑩⑩食医、疡医食医、疡医432.①①麻沸散、五禽戏、诊籍、简帛医书、麻沸散、五禽戏、诊籍、简帛医书、 导引、按跷、灸法、针法导引、按跷、灸法、针法②②癃(淋证)癃(淋证)③③引聋、引腗(脾)痛、五运六气引聋、引腗(脾)痛、五运六气④④方技、本草待诏方技、本草待诏⑤⑤戾气(温病病因:乖戾之气)、鼠疫戾气(温病病因:乖戾之气)、鼠疫⑥⑥漆疮漆疮⑦⑦明堂图明堂图443.①①安济坊、保寿粹和馆、养济院、福田院、安济坊、保寿粹和馆、养济院、福田院、 慈幼局、漏泽园、病囚院慈幼局、漏泽园、病囚院②②卖药所、熟药所、修合药所、合剂局、太平惠民局卖药所、熟药所、修合药所、合剂局、太平惠民局③③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升舍、轮值制度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升舍、轮值制度④④翰林医馆院、广惠司、校正医书局、大医署翰林医馆院、广惠司、校正医书局、大医署⑤⑤伊尹(厨师伊尹(厨师——创制汤剂)、涪翁、扁鹊、仓公淳创制汤剂)、涪翁、扁鹊、仓公淳于意、郭玉、华佗、三三医书、服石、寸口脉法于意、郭玉、华佗、三三医书、服石、寸口脉法⑥⑥种苗、熟苗、痘浆法、水苗法、痘疹法、旱苗法种苗、熟苗、痘浆法、水苗法、痘疹法、旱苗法⑦⑦温病、瘟疫、大方脉、小方脉温病、瘟疫、大方脉、小方脉⑧⑧沙虱沙虱⑨⑨中医学中医学“学术范式学术范式” 、治未病、治未病45九、医学之最九、医学之最①①砭石砭石——最古老的医疗工具(针灸)最古老的医疗工具(针灸)②②现存最早的古代文献甲骨文卜辞现存最早的古代文献甲骨文卜辞——对疾病认识最早记载对疾病认识最早记载③③《周礼《周礼·天官》天官》“五毒五毒”——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 目前所知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
目前所知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 阴阳的记载阴阳的记载——始于《周易》始于《周易》④④ 伯阳公伯阳公——最早使用阴阳解释自然界现象的人最早使用阴阳解释自然界现象的人 五行的记载五行的记载——始于《尚书始于《尚书·洪范》洪范》⑤⑤蛊蛊——腹中寄生虫,最早将虫与人体相联系的记载腹中寄生虫,最早将虫与人体相联系的记载⑥⑥著名的著名的“六气六气” 致病说:致病说:——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 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⑦⑦《周礼《周礼·天官》:五药天官》:五药——目前所知对药物进行的最早分类目前所知对药物进行的最早分类⑧⑧《山海经》《山海经》——最早记载药物功用的书籍最早记载药物功用的书籍 46474849•△△最早的医学分科:《周礼最早的医学分科:《周礼·天官》:天官》:• 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最早的药物麻醉记载:《列子最早的药物麻醉记载:《列子·汤问》:汤问》:• 扁鹊扁鹊——“毒酒毒酒” “麻醉药麻醉药”•△△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秦简中记载:疠迁所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秦简中记载:疠迁所•△△最早的法医检验鉴定书格式和样本:最早的法医检验鉴定书格式和样本:• 秦简中记载:封诊式秦简中记载:封诊式•△△最早的外伤创口消毒药物:最早的外伤创口消毒药物:• 《五十二病方》:药物、酒剂《五十二病方》:药物、酒剂50•△△最早的汞剂治疗癣疥记载:《五十二病方》最早的汞剂治疗癣疥记载:《五十二病方》•△△最早的手术治疗痔瘘病记载:《五十二病方》最早的手术治疗痔瘘病记载:《五十二病方》•△△最早的三联律脉记载:马王堆《胎产书》最早的三联律脉记载:马王堆《胎产书》•△△最早的医疗体操图:马王堆帛画引导图最早的医疗体操图:马王堆帛画引导图•△△最早的腹腔穿刺放腹水疗法:《黄帝内经最早的腹腔穿刺放腹水疗法:《黄帝内经·灵枢灵枢·四时气》四时气》• (大针与筒针放腹水大针与筒针放腹水)•△△最早的化学制药:《治百病方》丹药最早的化学制药:《治百病方》丹药——五毒之药五毒之药•△△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华佗:麻沸散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华佗:麻沸散•△△最早的人工呼吸法最早的人工呼吸法——“救自缢人救自缢人”•△△最早的胆道蛔虫症治疗最早的胆道蛔虫症治疗 汉汉·张仲景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最早的便秘疗法:密煎导法最早的便秘疗法:密煎导法51•△△最早的器械加药物灌肠疗法:土瓜根捣汁灌肠治大便不通最早的器械加药物灌肠疗法:土瓜根捣汁灌肠治大便不通•△△最早的符合现代腹腔要求的放腹水穿刺法最早的符合现代腹腔要求的放腹水穿刺法 晋代晋代·葛洪葛洪• 《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最早的免疫疗法:利用狂犬脑浆敷贴创口防治狂犬病最早的免疫疗法:利用狂犬脑浆敷贴创口防治狂犬病•△△最早的有效脏器疗法:南北朝《僧深集方》:五瘿丸:鹿的甲状腺最早的有效脏器疗法:南北朝《僧深集方》:五瘿丸:鹿的甲状腺•△△最早的肠吻合手术、漆过敏症、天花和麻疹鉴别、结扎血管止血:最早的肠吻合手术、漆过敏症、天花和麻疹鉴别、结扎血管止血:•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52•△△最早的尿检验法:尿甜最早的尿检验法:尿甜————消渴病消渴病• 黄疸黄疸 唐代:《外台秘要》唐代:《外台秘要》• 最早的金针拔障:白内障最早的金针拔障:白内障•△△最早的国家药典:唐:《新修本草》最早的国家药典:唐:《新修本草》•△△最早的药事管理局最早的药事管理局• 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 宋代宋代• 最早的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最早的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 最早的脐风最早的脐风(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疗法:烧烙断脐和烙脐饼子贴敷疗法:烧烙断脐和烙脐饼子贴敷• 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宋慈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宋慈·宋代宋代•△△最早的悬吊复位法:脊椎骨折最早的悬吊复位法:脊椎骨折 元代元代• 最早的缝合曲针:外科缝合最早的缝合曲针:外科缝合•△△最早的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明代最早的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明代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