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论文写作第二讲引言与文献综述.ppt
53页引言与文献综述的写法引言与文献综述的写法School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ecture 2n 引言又叫前言、绪论、引子、绪言等n 引言是文章的开场白,其作用是向读者揭示文章的主题、目的和总纲,便于读者了解本文所论述课题的来龙去脉,以及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5、、 引言(前言)引言(前言) 良好的引言应包括:•一般說明--給讀者初步概念 (研究背景)•問題所在--幫助讀者了解研究的目的 (可省略)•論文的目的–把要解決的問題或要證實的假設明確指出,使讀者了解為何寫此論文或做此研究•引言中需引用和該研究有关之重要文献,使得者可以自行参阅((1)) 引言包括的引言包括的内容内容u常见的引言包括以下内容:: ① 提出课题的现实情况和背景;提出课题的现实情况和背景; ② 说明课题的性质、范畴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说明课题的性质、范畴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的目的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目的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③ 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 ④ 达到研究目的的研究方法和实(试)验设备;达到研究目的的研究方法和实(试)验设备; ⑤ 研究工作的新发现。
研究工作的新发现 u一篇科技论文的引言中,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结果是应该包括的 ①①开门见山,不落俗套开门见山,不落俗套 引言写作中常见的毛病有:u 铺垫太远,绕了一个大圈子才进入主题;u 过于俗套诸如:一些客套话,不必要u“众所周知”、“大家知道”——不符合科技论文的严肃性u“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应有起码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不能出差错,否则不应投稿u“可供……参考”——水平高低、好坏,是否需要参考,不必说,读者自作评价2)引言的写作要求)引言的写作要求 ②言简义明,条理清晰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述清楚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述清楚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及研究的成果科技论文引言的字数一般在及研究的成果科技论文引言的字数一般在300字字以内;以内; ③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不要使用不要使用“国内少见国内少见”、、“首次提出首次提出”、、“首次首次发现发现”等等 ((3)引言的写作)引言的写作 n 理论性论文与技术研究性论文引言的写作内容、方法基本是相同的,一般按研究对象的背景、研究一般按研究对象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样引出的目的、意义这样引出问题问题,简要交待研究的途径,简要交待研究的途径((方法方法)和结果作为结尾)和结果作为结尾。
n 实验和试验性论文,一般以实(试)验的目的作为引言的开始,扼要交待实(试)验的环境条件、主要方法及结果,也可以只写实(试)验的环境条件、主要方法及结果,也可以只写实(试)验的目的 n引言一般包括以下几项: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存在问题;2)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的重要性和理由;3)研究范围研究范围: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或取得成果的适用范围;4)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采用的实验方法或实验路径;5)取得成果的意义取得成果的意义:研究价值评述引言的写作•引言,英文为Introduction•中文为前言与绪论,兩者并不尽相同–前言常使用於期刊論文的撰寫,有簡短介紹整篇文章的意思–緒論則廣泛用於包括論文在內的書籍寫作上,有綜合說明整本書籍內容的意味 前言写作架构图 相關背景現象描述問題說明作法、方向绪论写作架构图 •研研究範圍研究動機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架構研究动机架构图 研究動機架構1.環境、背景說明2.現象說明3.問題產生的陳述4.研究方向、方法與目的說明5.研究範圍與限制起承轉合亦可在研究目的之前研究动机结构与涵盖內容表 研究动机写作注意细节 •內容與主題相關,用詞用字簡捷並包括結構中應有的部份,一般以不超過1-2頁為宜。
•不作名詞解釋或說明,更詳細之說明應置於文獻探討中•儘量少用「」、?、()等符號•善用起、承、轉及合之寫作技巧•研究動機要與研究主題有關,避免漫無目的之陳述文献探讨-具体用途•欲研究或解決的問題已有他人研究並發表•別人已嘗試過你欲解決的問題,但遭到不能克服的困難•他人已完成你所欲做的研究,但他所用的方法和原理與你正在擬訂者稍異•他人已解決或研究過你想做的一部分研究•與同類的其他論文比較,顯示原創性• 文献探讨-目的•收集与研究相关的資料,依研究需要進行減量或整理,並提出必要的說明•利用現有研究,說明研究進行方向•說明現有資料與現有研究相關性或可以應用的地方•檢討現有研究的連貫性•說明以往研究不足之處,以彰顯本身論文的必要性文献评论原則•重點選擇而非全面探討原則–相關性:部分相關、高度相關–時間序列:早期研究、目前研究–性質區分:應用相關、理論相關•文獻評論與研究問題間的密切關係易犯错误•避免流於陳述以往研究,缺乏檢討與評論的功能•大量引述或套用他人研究話語,缺乏研究與自身論文相關性的驗證,失去彰顯彌補現有研究缺失的研究貢獻價值•引述的文獻與研究無關,甚至有矛盾關係的資料文献选择参考原則 •文章的代表性•文章的相關性•文章的時效性文献评论要点•將與研究相關的資料或資訊整理,作問題分析。
•整理相關結果,以精简写作方式描述共通性與差異性,並說明已經獲得解決與尚有缺失的部份•整理並澄清相關文獻的正反爭論整理尚待解決且與研究相關的議題•說明研究問題的解決之道文献评估之四大項目•文章陳述的概念•研究理論架构规划与研究假設•研究程序与研究設計•研究結果与建議文献整理重点基础•文獻的時效性•文獻的性質•文獻收集的周延性•文獻的評論性•文獻的連結性•文獻整理的創見性文献的呈現•以文字呈現•以表格呈現•以列點方式呈現 文献的引注功能•提供文獻資料來源出处,显示研究治學認真負責的精神•多方引述相關文獻或參考資料,显示研究必要性与价值性•藉由文獻資料驗證,显示獨立研究發展能力•利用文獻論證比較,发揮研究廣度、深度與貢獻的效果文献引注方式•名称方式•编号方式名称年份与编号方式的比较名名稱稱方方式式優 點優 點缺 點缺 點1.讀者可以立即瞭解文獻引用的名稱與年份,省掉查閱的困擾2.當內容或引註文獻有增減時,沒有順序改變,重新編號的問題3.讀者可藉由年份瞭解與研究相關文獻的變化情形1.引註數量過多,影響文章閱讀性2.多人或多篇註釋難免使文章複雜化降低或分散閱讀注意力,不便於一般閱讀者。
3.加註程序較為不便編編號號方方式式1.加註容易2.文章版面不受引註影響3.可以重複使用,書寫容易1.讀者不易瞭解文獻引用的名稱與年份,增加查閱的困擾2.內容或引註文獻有增減時,順序會隨之改變,產生重新編號的問題3.讀者不易瞭解與研究相關文獻的變化情形名称年份引注方式优点 例:幼兒精細動作係指手眼協調、手指手腕、手肌力量等應用技能與操作能力的小肌肉控制及協調能力(王淑清,1981;王佩玲,1987)精細動作的順利發展,則有賴於透過多樣化練習機會,促使神經系統获得回饋而形成流暢通道,達到幼兒能夠靈巧掌握複雜細微動作的目標(黃榮真,1988;Campbell, 1999)名称年份引注方式缺点例:針對降低兒童發展障礙問題,不僅許多研究已經注意到,早期發現早期處理具有效益高且花費少的優點(胡崇元,1986;林惠芳,1987;周文麗等,1989;Young,1996),政府機構近年來更以醫療復健、幼教、特教及社會福利等為重點,陸續成立各種類型早期療育發展中心(焦興如, 1985, 萬育維等, 1986, 邱怡玟等, 1987),提供發展遲緩或高危險群的學前幼兒協助,以增進其身心健全發展(王國羽, 1985)。
文献引注原則•一般原則•中文引注方式与問題•英文引注方式与問題•中英文引注方式与問題一般原則•引注作者本身論著,仍以第三者立場處理,而不應有我、個人、本人或敝人(2002)的說法•任何人名的引註,無論熟識或權威人士,均不可加上稱呼、職位、學位或職稱•多篇文獻同時引註時,以同一括弧加註處理•文獻引註要隨文章寫作需要,建立一致性,避免出現任意跳躍的情形文章写作引注基本原則•文章內文的引註例: (王文章,1989)、(王文章和林大法,1989)、 (王文章等,1989) •說法引註情況 例: 王文章(1989)、林中庸和李成嘉(1990); 王文章(1989)及林中庸和李成嘉(1990) 中文引注方式与问题•中文引註除英數字及括弧規定不明確外,一律使用全形•多篇論文同時引註,若未規定,可以使用「;」或「、」例:(王文章,1990;林大法,1991)或 (王文章,1990、林大法,1991) •人名引註原則例: (1)單一作者情況:王文章(1991) (2)兩個作者情況:王文章和林大法(1991) (3)三個以上作者情況:王文章等(1991) 英文引注方式与问题(1/2)•引註原則–一位作者時:Wang (1995)、(Wang 1995)–兩位作者時: Wang and Lin (1995)、(Wang and Lin 1995)–多位作者時:Wang et al. (1995)、 (Wang et al. 1995)–同時引註多篇作者文章時:(Wang 1997; Lin 2001)–若一篇文章引用同一作者同一年份多篇不同文章時:Wang (1997a)、Wang(1997b)、(Wang 1997a; Wang 1997b)•標點符號的使用–英文字體應使用半形,而非全形:(Aaker 1996; Brown and Dacin 1997)–中文論文字體應使用全形,而非半形:陳振燧和洪順慶(1998)–英文分號或逗號的半形標點符號需緊貼前一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數字,後面並有一個空格(Quickel 1995; Roth 1995; Schmitt and Pan 1994)–不可使用&符號代替and:Keller and Aaker (1995)而非Keller & Aaker (1995)–數字使用半形:(1988)–英文無頓點符號:(Quickel 1995; Roth 1995; Schmitt and Pan 1994)英文引注方式与问题(2/2)符号一致性原則–內文一致性•資料來源引註•內容引註–引註一致性例:(Forte et al. 1995;Sarkar 1996;林大法 1996;Mok and Chung 1996)說明:文章引註有中英文交互使用時,分隔性標點符號均使用全形。
–用語一致性全形全形全形全形全形资料来源引注–中文格式中文格式 例:(王,1985;Wang, 1990;Cheng, 1993) 說明:在中文格式寫作下,引用英文作著時,作者與年代之 符號應使用半形,其餘則全部使用全形–英文格式英文格式例:(Forte et al. 1995; Sarkar 1996; Mok and Chung 1996)說明:所有內文標點符號均使用英文格式,就是全部使用半形半形半形全形半形半形半形半形内容内容引注(1/2)•同一資料內容的引註無規定,目前普遍用法是,「et al.」可不改變,「and」則可以不變或改變成「和」 例:從供電立場思考供電可靠度設計工程與成本效益分析問題Cartwright 和和 Coxon [18]、Castelli [19]、Cushing et al. [22]以及Chan和和 Carey [20]均有過探討,Key [32]則以診斷立場對電力品質相關問題 加以分析 (註:此處「和」會較「與」、「及」為佳)内容内容引注(2/2)•同時引註多個作者內容時,以「、」為分隔標點符號 例:其它相關性的研究尚包括Philip [44]、、Powell [45]、、Sanghvi [47, 48, 49]、、Skof [55]、、Wacker et al. [63]以及以及Wacker和Billinton [61]等。
說明:「以及」「以及」出現即宣告是最後一個 (註:英文無「、」註:英文無「、」)用语一致性•例:Electricity quality is initially divided into load curtailment, interruption frequency and interruption duration,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cost components and defined as damage functions.•例:許多學者如Leberling[2]、、Leberling[1]、Hannan[8]及及Sakawa[18]陸續提出考量不同決策環境之模糊多目標決策模式 說明:方法與內文一致性同•稱呼一致性 連接兩個最後一個文献引注的呈現方式 •依照文獻時間序列方式引註•依研究方法分類方式引註•依作者數區分為個別性與綜合性引註文辞表达方式說明起承转合写作技巧例:Bellman and Zadeh[3]首先於1970年提出模糊環境下(目標函數與限制條件式具模糊性質)之模糊決策概念,以及最適模糊決策分析程序;Zimmermann[21]随后於1976年將模糊集理論導入傳統LP問題,並與Bellman and Zadeh所提模糊決策與線性隸屬函數結合,发展出模糊線性規劃(fuzzy linear programming, FLP)模式,創造出一個學術思考方向。
Chanas and Kamburowsi[5]則构建一個模糊計畫評核術(fuzzy PERT, FPERT)概念…說明:(1)以時間序列作系統性寫作,藉由文辭的轉變使文章更加順暢以時間序列作系統性寫作,藉由文辭的轉變使文章更加順暢 (2)利用「首先」、「利用「首先」、「随后随后」做為起承用詞」做為起承用詞 (3)利用「利用「发发展」、「展」、「构建构建」做為文辭表達方式」做為文辭表達方式引注完整结果說明•部份文獻+評論•全部文獻+評論•綜合評論所引註資料不足處•綜合評論整理成表格部份文献+评论 Mjelde[15]利用模糊數學發展一隸屬函數,以便將模糊 資源分配問題轉換成FLP模式Buckley[4]在其發展之 FPERT模式中,利用連續型及間斷型二種可能性分配之 模糊集表示作業時間Wang and Fu[20]則發展出一考 量較為週延與實務化的專案管理資源分配FLP模式,涵 蓋不確定資源需求、預算限制、運送及產能限制及作業 與維護、等待懲罰、負荷及不充分資源之懲罰等成本因 素。
就模糊決策環境而言就模糊決策環境而言,上述FLP模式雖然已經具有 模糊數及隸屬函數作為作業時間及相關決策參數的概 念,但仍有決策多模糊目標權衡取捨的實務應用缺失, 理論多於實際的情形部分文獻評 論全部文献+评论綜合评论所引注資料不足处綜合评论整理成表格決策模式隸屬函數型態組合目標運算子優缺點Zimmermann[28]線性函數小中取大計算容易,可以轉成LP模式求解,可得Pareto最佳解;缺點為線性隸屬函數無法充分代表一般決策者之行為Leberling[15]雙曲線函數小中取大計算容易,為Zimmermann模式之延伸,可得Pareto最佳解;缺點為須考量實際情況是否為雙曲線函數Hannan[12]區段線性函數小中取大最小離差值加權總合最小離差值優先順序總合採區段線性函數與實務情況較符,並可依據實際需要選擇三種運算子來組合各目標函數,顧及各目標之重要性及決策者對不同目標之偏好順序,可得Pareto最佳解Luhandjula[16]線性函數最小和界限可以轉成LP模式求解,計算容易,可得Pareto最佳解;線性隸屬函數無法充分代表一般決策者之行為。
Sakawa[22]線性函數指數函數雙曲線函數反雙曲線函數區段線性函數小中取大適用於五種不同型態之隸屬函數,並已發展出交談式電腦程式求解缺點為屬於非線性規劃模式,利用二分法求算逼近妥協解過程較為複雜HsuandTzeng[1]同Sakawa模式最小離差值加權總合結合Zimmermann、Hannan、Sakawa模式之優點,利用最小加權總合來結合目標函數,涵蓋五種不同隸屬函數型態;缺點為屬於非線性規劃模式,利用二分法求算逼近妥協解,過程較為複雜文献探讨-收集•圖書館•學術性网络及資料庫(例:碩博士論文摘要索引等)•國外著名學術性資料庫(例:ISI)文献探讨-评估(常規法)•先考慮其可靠性,在考慮其在論文寫作上的應用程度•書籍–作者-聲望–出版社-有名–發表或出版的時間-離現在越近,內容越新文献探讨-评估(常規法)•期刊–對象-越專門的刊物可靠性越大–編审委員會、出版社是否健全–作者的名望–退稿率–其他內容•网络上的資料–資訊的來源(官方或其相關機構公佈的資訊或來自著名的資料庫)文献探讨-评估(計量法)•80-20分配率-世上重要論文的80%發表於20%的期刊上•論文被引用的比率-大多數人發表論文並不是為了其他研究者的閱讀,而是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紀錄而已•科學引用文獻索引(SCI)的應用–引用次數(citation number):一篇論文發表後被引用在其他論文的次數–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兩篇以上的論文引用總次數,除以論文總篇數的平均值(用於多篇論文的比較)•期刊引用報告(JCR)注意事項•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和其學術上的地位相當•引用的次數和論文的品質不一定成正比•刊物出版量多通常表示閱讀的人也多•出版量和被引用量不一定成正比文献探讨注意要点•評述要以文章實際內容為基礎,避免主觀性或脱离事實的看法。
•評論要有科學化整理,避免無規則性的結論•評論方式要以系統化方式進行,避免將文獻探討变成重要的研究成果文献评论与研究问题间的密切关系•先有問題再收集文獻•先收集並閱讀文獻再產生主題•收集閱讀文獻與主題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