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吊监测方案设计实用标准版1.doc
9页word目 录1、工程概况…………………………………………………………………………12、监测目的………………………………………………………………………23、监测项目……………………………………………………………………24、方案编制依据……………………………………………………………………35、监测布点………………………………………………………………………36、监测方法与观测精度……………………………………………………………37、监测频度……………………………………………………………………68、监控报警…………………………………………………………………………69、数据记录、处理与监测成果……………………………………………………6 / 塔吊根底沉降、位移、垂直度监测方案1、工程概述工程名称新建松江区某某街道国际生态商务区11号地块商办用房项目工程地址某某市松江区某某街道广富林路北侧、茸兴路东侧、郭家娄街南侧、茸凯路西侧开、竣工时间2017年7月1日~2019年5月10日建设单位某某高佳房地产开发设计单位某某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监理单位某某同建工程建设监理咨询 施工单位某某省艾邦建设工程建筑面积123531.45㎡建筑造价60831.9014〔万元〕结构类型剪力墙或框架结构根底类型桩+筏板或承台根底基坑开挖深度本工程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根底安全等级二级。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吴淞高程〕5.000m本工程各单体结构形式采用桩+承台梁,车库结构形式采用桩筏,地基根底设计等级二级,桩基设计等级甲级本工程塔吊碰撞共有5个单体工程,详见下表:楼号层 数建筑物最大高度〔m〕3#楼19F、-2F4#楼27F、-2F5#楼21F、-2F6#楼11F、-2F塔吊选型3#QTZ7020预埋式臂长45m负责3#、4#楼4#主体时:QTZ7020预埋式臂长40m根底是:QTZ7020预埋式 臂长50m负责4#楼5#主体时:QTZ7020预埋式臂长50m根底是:QTZ80预埋式 臂长57m5#楼6#主体时:ZJ550预埋式臂长50m根底是:QTZ80预埋式 臂长57m负责6#楼2、监测目的1〕为塔吊根底周围环境进展与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2〕验证塔吊根底结构设计,与时反应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3〕将监测结果反应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3、监测项目1〕塔吊水平沉降和垂直、位移监测;2〕对施工场地内塔吊进展巡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塔吊根底边有无塌陷、裂缝与滑移②开挖后暴露的格构柱进展横梁加固。
③塔吊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④塔吊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⑤塔吊基坑周边地表有无裂缝出现4、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X》〔GB50007-2002〕;2〕《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2-200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4〕《建筑变形测量规X》〔JGJ 8-2007〕;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X》〔DBJ14-024-2004〕;6〕塔吊设计施工图7〕塔吊使用说明书5、测点布置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X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塔吊沉降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2〕观测点:基坑塔吊的水平沉降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塔吊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深,观测周期较长,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时间为每周上报两次,水平沉降观测点同时作为垂直唯一的观测点观测点采用塔吊塔身边设置垂直观测点在保存办公室的两角设置水平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16、监测方法与观测精度 1〕监测方法与精度要求:①初始值:塔吊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
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根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项目的初始值②塔吊垂直位移与沉降观测: 观测仪器采用苏一光DSZ2水准仪+FS1测微器与铟瓦水准标尺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展观测,其精度指标为: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 ≤±0.5mm; 附合闭合差 ≤±mm( n为测站点)③塔吊水平位移:采用拓扑康GTS-332N全站仪建立垂直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垂直值来确定水平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1.0mm④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位观测井用水位计观测水位计标尺最小读数不大于10mm2〕观测要求:同一项目每次观测时,宜符合如下要求:①采用一样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③固定观测人员插图一 塔吊垂直度观测示意图插图二 塔吊沉降观测示意图2) 悬空根底塔吊位移监测用全站仪在悬空塔吊根底承台上〔桩上部位置〕布置四个定位点,作为位移观测点插图三 塔吊位移观测示意图7、监测频度1〕塔吊水平沉降监测:基坑开挖前3步深度在5m以内,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5m以下与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10d观测一次。
2〕塔吊垂直位移与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3〕当出现如下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与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①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②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③基坑与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④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⑤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8、监控报警基坑与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本塔吊水平沉降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2mm/d周围建筑物报警值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本工程塔吊,倾斜报警值设为2/1000,倾斜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5mm/d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报警:9、数据记录、处理与监测成果1〕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得转抄。
2〕观测结果超过限差时,应进展重测3〕对各周期的观测数据与时处理,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展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4〕对变形的分析应将变形大小和变形速率结合起来,考察其开展的趋势,并做出预报5〕提交当日报表与监测报告报表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标题应标明监测内容、测试日期与时间、报告编号等测试数据和成果应提供测点编号、初始值、本次测试值、较上次测试的增量值、变化速率等对监测值的开展与变化情况进展分析和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与时通报现场经理、施工人员,提请有关部门关注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工程概况;②监测项目;③各测点布置图;④采用仪器和监测方法;⑤监测数据处理方法;⑥监测期间的工况;⑦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与开展变化情况评述;⑧监测结果与评价新建松江区某某街道国际生态商务区11号地块商办用房项目塔吊基础监测方案某某省艾邦建设工程2017年7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