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doc
10页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叠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沟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达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措施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达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鉴别局部小范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畴内,则鉴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也许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也许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畴 (1)拟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畴 (2)拟定最大也许值和最小也许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性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达缓坡,密集的地方表达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达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达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达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减少,表达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达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达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达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达为山沟,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达为山沟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达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拟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沟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并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2、拟定公路、铁路线路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
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3、农业区位选择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5、水系的水文特性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沟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性: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1、下列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 )2.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 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C. m、n为空中索道 D.a地也许形成瀑布3.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9题。
7.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体是(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8.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到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9.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性判断,最不合适的地点是( )A.W B.X C.Y D.Z读国内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0~11题10.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重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周边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以便 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11.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 B.b C.c D.d8m下图中甲是国内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毕14--15题14、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拟定15、有关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对的的是( ) ①E岸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 A.10米 B.40米 C.80米 D.110米21.本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也许来自下列哪一种地区(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31~32题3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3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欣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3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为( ) A.40米 B.60米 C.0米 D.80米47、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也许为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48、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读图,完毕1~3题:1.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也许为(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3.下述土地运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 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 丙坡种植果树C C. 乙坡植树种草 D. 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1-3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对的论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8~9题 1.下列描述也许与实地状况相符的是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C. ③地分布有茶园 D. ④地是欣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2.该地考察线路的高差也许是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毕10-11题 10.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北,再向东北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也许是( ) A150米 B199米 C278米 D400米 11.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毕12.—14题 12.接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论述对的的是(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乡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14.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也许为( ) A368米 B488米 C678米 D708米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去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状况。 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毕15.16题 15.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16.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自7月开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远的洪涝灾害,多种全球出名IT公司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厂家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限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价格上涨完毕17.18题17.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因素有2001000国界线水域河流500等高线10°20°100°105°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长年多雨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③ B.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