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新人教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14894575
  • 上传时间:2019-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了解明朝北京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2)比较唐都长安和明朝北京城的布局,体会建筑中体现出的皇权至上的思想;分析明朝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的思想核心,体会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素质,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明朝时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时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教学重点】 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明长城和北京的建筑来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设置情境,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于相关内容进行图表法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故宫的图片,感受故宫的雄伟壮丽教师设问:刚才看到的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除故宫外,明朝还有哪些文化成就呢?二、新课学习(一)科技名著教师引导:明朝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100年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高峰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涌现出了一批科学巨人,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1、《本草纲目》展示《本草纲目》和其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以下问题:(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著作?(2)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这部著作具有什么样的历史价值?是如何向外传播的?学生回答:作者李时珍,这是一部医学巨著,全书190万余字,收入药物1800余种,记载药方11000多个,绘制1100多幅药物插图全书对所载药物重新分类,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总结了前人经验对内: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使我国药物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外: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出示李时珍图片,结合课本“相关史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李时珍为什么能编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样的精神?师生归纳: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自品尝药物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2、《天工开物》教师提问:《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类型的著作?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该书的地位与价值?(出示《天工开物》图片)学生回答:作者宋应星,这是一部科学巨著,全书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着重叙述了丝织、造纸、烧瓷、采矿、冶炼等手工业生产的过程和技艺对内: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外: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展示宋应星图片展示材料: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践金玉之义思考:他在书中把谷物放在前面,而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师生归纳:宋应星认为粮食作物栽培、谷物加工等生产技术,比黄金珠玉重要,体现了以农业为主的思想。

      3、《农政全书》教师提问:《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类型的著作?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该书的地位与价值?学生回答:作者徐光启,这是一部农学巨著,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的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出示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图片)引导学生总结明朝的科技成就,列表归纳:朝代作者著作类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出示《秦长城示意图》和《明长城示意图》, 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明长城修筑的相关情况学生观察后回答:①秦、明两朝长城地理位置不同②明长城更长一些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2、展示长城和《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使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并讨论:①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巍峨起伏、绵延万里的长城,同学们看后有何感想?(雄伟壮观)②明朝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所以,长城被称作建筑史上的奇迹有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 3、出示北京城平面图和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北京城的气势磅礴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北京城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明成祖)(2)它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①造型雄伟②布局严整③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出示紫禁城平面图和相关图片,教师明确故宫(又叫紫禁城)是北京城最中间的一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并让学生说说结合图片或亲身游览故宫的感受三、明朝小说组织学生阅读课本,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明朝小说成就书名作者成书时间主要内容价值《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叙述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游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描写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是元末明初又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明代中期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通过了解三大名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并明确这三部小说的共同特点。

      出示三部小说的图片)四、戏剧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你知道明朝最负盛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反映了哪些内容?教师点拨: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出示汤显祖和《牡丹亭》图片3、 课堂总结领域时间人物主要成就科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筑明朝长城 北京城 紫禁城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明代中期吴承恩《西游记》戏剧明朝汤显祖《牡丹亭》四、课堂练习1、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是( B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明神宗时 D.明英宗时2、被誉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是( D )A.长城 B.赵州桥 C.卢沟桥 D.故宫3、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A. 《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 《农政全书》4、中医是中国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 D )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写成《千金方》 D.写成《本草纲目》5、“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了榜,以后他决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医学中他一面行医,一面研读大量古代医学书籍,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决心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为此,他走出家门,虚心求教有时,他为了采到一种药材,经常爬到陡峭的崖壁上,并亲口品尝,以试药效经过27个春秋的研究,终于完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这部书有一百九十多万字,收入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1)“他”是谁?李时珍2)“他”完成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本草纲目》3)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自品尝药物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小说《牡丹亭》戏剧科技巨著建筑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北京紫禁城明万里长城【教学反思】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自学、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避免了以前老师讲学生听的死板气氛,学生实际收获也增多了,同时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升了教学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提高,达到课堂民主化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11.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1周周末作业(周测).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课时练习.docx 1-5单元重难点练习卷(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2025-2026学年【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2)【含答案】.doc 百分数易错题(试题)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6周周末作业.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5.分数除法的计算【含答案】.docx 2.1正数与负数练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解题能力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分数除法及比(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应用题专题训练二【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图形周长、面积计算题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5道).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入学测试卷(试题).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