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定量认识化学变化ppt课件.ppt
25页质量守恒定律,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沪科版),,,质量守恒定律,◎,,◎,◎,◎,,,,学法指导,教学程序,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课题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的内容质量守恒定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 到“量”的过渡 ,也为之后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本课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它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和技能: 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②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等,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的建立 难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法 讨论法 归纳推理………,◎,…,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三、学习方法,1)实验探究法 2)多种感官协同法 ……,◎,,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一、教具学具准备,,(1)实验用品准备: 药品:铁钉、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钙、盐酸、镁带 仪器用品:蜡烛、气球、托盘天平、锥形瓶、烧杯、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镊子、火柴、玻璃管、干燥管、橡皮塞、干燥未烧的蜂窝煤和烧过的蜂窝煤等 (2)媒体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相应影音资料,◎,,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二、教学流程,◎,,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演示:点燃蜡烛 思考:1)蜡烛的燃烧是什么变化? 2)蜡烛燃烧后与燃烧前相比是怎样呢? 3)是不是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物质的 质量都变轻了呢?,◎,,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二)复习提问,(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发生改变没有?,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三)大胆推理、建立假设,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四)制定方案,验证假设,制定方案的共识: (1)要用实验事实验证推测; (2)需要称量,要用天平; (3)要多选几种现象不同的化学反应作为实例,验证规律的普通性◎,,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四)制定方案,验证假说,分组实验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2、铁和硫酸铜反应 …… 引导表述我们的研究成果◎,,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五)演示实验,发现矛盾,1、碳酸钙和稀盐酸 2、镁带的燃烧,◎,,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六)分析原因,改进演示实验,再次论证,(1)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没有被称量 (2)镁带在空气中的燃烧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而之前它没被称量小结:改进方向——避免有物质没被称量 改进办法——密闭,隔绝物质交换,◎,,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七)达成共识,运用研究成果,◎,,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八)听故事,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投影出故事内容和二位科学家进行实验的照片 【提问】 (1)从中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2)波义耳为何没有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教学过程 (九)小结知识,进行训练,(1)小结本节课知识 (2)进行课堂练习,布置课外作业,◎,,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教学过程设计的初衷,没有改革和创新,就没有真正的进步。
此次一改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的办法,积极挖掘身边的教学素材这样就能更好的找到教师自己的兴奋点,激发自身激情,从而感染学生,轻松愉快的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自身驾驭教材的能力!,◎,,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其他设计,◎,,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二、教学时间分配,◎,其他设计,情景引入……………………2 复习推理……………………5 设计实验论证………………15 发现矛盾分析演示论证……10 知识运用…………………… 6 小结………………………… 1 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 6 共计45分钟,◎,,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三、课堂练习设计,◎,其他设计,1).电解水时生成2克H2和16克O2,则有多少克水参加了反应 2)、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⑤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2)某反应为2X+3O22CO2+4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X的化学式是( ) A、H2 B、CH4 C、CH4O D、 4、课后练习 1)a g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b g,则产生氧气 的质量为 ( ) A、大于(a-b)g B、等于(a-b)g C、小于(a-b)g D、不大于(a-b)g 2).20世纪80年代,王洪成宣称实现了“水变油”,成本低廉,有媒体称此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使水变油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
从化学的角度,你认为水能变成汽油吗?(汽油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