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2单元第3节《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导学案设计.doc
5页导学案设计课题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钝角、锐角、直角、平角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和学习的1.重视几何直观手段的运用在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直观的撕拼、折拼以及课件的演示,结合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些几何直观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转化了问题的难度2.重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能在实践中感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量角器 直尺 三角板学具准备:量角器 三角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常识导入3分钟)1.介绍帕斯卡:早在300多年前有一个科学家,他在12岁时验证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他就是法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2.导入新课——三角形内角和1.倾听教师的介绍,了解帕斯卡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二、合作交流,探究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
18分钟)(一)量算法1.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1)出示一副三角板,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2)引导学生算一算,它们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2.研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1)猜一猜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①引导学生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把结果填入小组活动记录表中3)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二)撕拼法1.组织学生用撕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内角和2.从拼合中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3.课件演示,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三)折拼法1.引导学生结合撕拼法尝试折拼法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3.课件演示折拼法一)1.(1)指出每个三角板中各角的度数①90°;60°;30°②90°;45°;45°2)独立算出每个三角板的内角和3)得出结论:这两个三角板的内角和都是180°2.(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猜测:一种是内角和可能是180°,另一种是内角和一定是180°2)小组合作进行探究,量一量,填一填,算一算三角形种类每个内角的度数三个内角的和锐角三角形80°60°40°180°钝角三角形110°25°45°180°等腰三角形70°55°55°180°等边三角形60°60°60°180°(3)观察,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1.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小组内拼合明确:在拼合过程中要注意:顶点重合,三个角拼合2.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3.观看课件演示,明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它的内角和是180°三)1.动手折一折、拼一拼2.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观察,再次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3.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后面画“”1)90°;50°;40° )(2)100°;50°;50° )(3)70°;70°;70° )(4)80°;70°;30° )4.有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20°,它可能是什么三角形?5.计算出每个三角形中∠1的度数1)∠2=58° ∠3=48°(2)∠2=∠3=70°(3)∠1=∠2=∠3三、巩固练习16分钟)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把两个小三角形合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A.90° B.180° C.360°2.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则第三个角( )。
A.也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C.一定是钝角 D.无法确定小组合作,选一选,明确问题答案1.明确: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2.通过讨论,明确:任何一个三角形中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所以三种三角形皆有可能6.∠2=30°,不计算,你知道下图中∠1的度数吗?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板书设计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