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3.4《病毒》教学设计.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wen****18
  • 文档编号:593797330
  • 上传时间:2024-10-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19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3.4《病毒》教学设计课题:《病毒》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人教版(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生活方式、繁殖过程)、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历程、病毒的大小和形态、病毒的结构组成、病毒的分类以及病毒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对病毒这一特殊的微生物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描述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说出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了解病毒的分类依据和常见类型列举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方面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病毒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资料分析和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尝试运用病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热情让学生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树立辩证看待事物的观点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三、设计理念1. 基于问题导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病毒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2. 注重直观教学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过程,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3. 强调实践与应用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的关系2. 教学难点理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却能进行生命活动分析病毒的繁殖过程及其与寄主细胞的关系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病毒的图片、视频、动画、相关案例资料等准备病毒模型(或自制简单的病毒结构模型教具)、显微镜(如有条件可准备电子显微镜图片)设计课堂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话题2.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内容,收集有关病毒的新闻报道或生活实例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热点话题引入教师展示当前一些与病毒相关的热点新闻标题或图片,如新冠病毒疫情、流感病毒爆发等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关于病毒的报道,你们对病毒有哪些了解?你们想知道病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学生分享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病毒的信息或生活实例,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倾听学生的分享,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并从中引出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病毒的形态、传播方式等,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设计意图:通过热点话题引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意识到病毒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分享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提供了机会二)病毒的发现1. 教材内容讲解教师讲述病毒的发现历程,介绍早期科学家对病毒的研究和认识过程重点讲解伊万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过程:他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感染了花叶病的烟草叶汁通过细菌过滤器后,仍然能够使健康的烟草患病这一现象表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比细菌更小的微生物,从而初步揭示了病毒的存在接着介绍后来科学家对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包括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对病毒观察和研究的推动作用等2. 师生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从病毒的发现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如观察、实验、推理等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科学研究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实验设计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如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对科学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设计意图:通过讲解病毒的发现史,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师生互动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使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启示三)病毒的形态和结构1. 形态观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病毒的电子显微镜图片,包括球状病毒(如流感病毒)、杆状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蝌蚪状病毒(如噬菌体)等引导学生观察病毒的形态特点,让学生描述不同形态病毒的外观特征同时,向学生介绍病毒形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形态与病毒的功能和宿主之间的关系2. 结构特点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病毒的结构展示病毒结构示意图,介绍病毒的基本结构组成,包括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DNA 或 RNA)讲解蛋白质外壳的功能(保护病毒内部核酸、参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识别和吸附等)和遗传物质的作用(储存病毒的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生命活动和繁殖)强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细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此。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将病毒的结构与细胞结构进行对比,组织学生讨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呢?”让学生思考病毒结构的特殊性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病毒的生命本质和独特性3. 模型制作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如彩色卡纸、塑料泡沫、铁丝等)制作病毒结构模型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病毒形态进行制作,并在模型上标注出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的位置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制作完成后,邀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病毒的结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形态观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病毒的多样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详细讲解病毒的结构,使学生理解病毒结构的组成和功能对比分析病毒与细胞结构,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病毒生命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型制作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空间思维能力四)病毒的生命活动1. 生活方式教材内容讲解教师讲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寄生解释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寄主细胞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活和繁殖举例说明病毒不能独立生活,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

      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例,详细讲解病毒寄生生活的具体过程和机制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将遗传物质注入细菌细胞内、利用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物质、组装新病毒以及释放子代病毒的全过程师生互动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画视频后,提出问题:“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病毒与寄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病毒的寄生生活方式和生命活动特点2. 繁殖方式教师讲解病毒的繁殖方式——自我复制结合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详细讲解病毒自我复制的步骤:首先,病毒的遗传物质利用寄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复制,合成新的遗传物质;然后,在遗传物质的指导下,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最后,新合成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新的病毒粒子,释放出来感染其他细胞强调病毒繁殖速度极快,在短时间内可以大量繁殖子代病毒知识拓展教师介绍病毒繁殖特点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和影响,如病毒在疫苗研发中的作用(利用病毒的自我复制特性制备减毒或灭活疫苗),以及病毒快速繁殖可能导致疾病传播迅速等方面的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病毒的特性为人类服务,同时又如何防范病毒的危害设计意图:通过教材讲解和动画演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病毒的寄生生活方式和繁殖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师生互动分析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将病毒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科学技术的关注五)病毒的分类1. 教材内容讲解教师根据病毒寄生的寄主类型不同,讲解病毒的分类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举例说明植物病毒对农作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动物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包括人类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和其他动物病毒,介绍动物病毒引起的疾病及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细菌病毒(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讲解噬菌体在细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细胞内)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不同类型病毒感染的案例资料,如禽流感病毒感染禽类、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等组织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判断病毒的类型,并讨论病毒感染对生物体和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病毒分类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讲解,让学生了解病毒分类的依据和常见类型,使学生对病毒的多样性有更系统的认识案例分析可以将抽象的分类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六)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 有害方面教师介绍病毒对人类的有害影响,主要包括引发疾病和造成经济损失两个方面引发疾病:列举多种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如感冒、流感、肝炎、艾滋病、新冠肺炎等,详细讲解这些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患者的症状和疾病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病毒的危害性造成经济损失:以农业为例,说明植物病毒对农作物的危害导致粮食减产,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在畜牧业中,动物病毒感染动物会影响肉类、奶类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会带来经济损失此外,病毒引发的疫情还会对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产生冲击,进一步加重经济负担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病毒感染?”引导学生从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环境卫生(如定期消毒、通风等)、增强免疫力(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等方面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份预防病毒感染的行动计划,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 有益方面教师讲解病毒对人类的有益作用,虽然病毒主要以其致病性被人们熟知,但它们在一些领域也具有积极的意义生物防治:介绍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的实例,如用昆虫病毒防治农业害虫一些昆虫病毒可以特异性地感染害虫,导致害虫死亡,而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相对安全,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讲解这种防治方法的原理和优势,让学生了解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基因工程:阐述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如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病毒具有能够感染宿主细胞并将自身遗传物质注入其中的特性,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对病毒进行改造,使其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实现基因的转移和表达举例说明基因工程中常用的病毒载体以及它们在生产药物、改良作物品种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让学生认识到病毒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价值疫苗研发:讲解疫苗的原理和作用,强调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疫苗是通过对病毒进行减毒或灭活处理后制成的,当人体接种疫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