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doc
3页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 责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责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问题的精神,当前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政治观念缺失,贯彻落实扶贫政策不到位少数基层干部落实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雁过拔毛” ,让国家扶贫政策打折扣如个别基层干部在发放扶贫款物时,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少发、不发、虚报冒领、巧立明目等方式侵占或挪用扶贫款物甚至个别干部与个别群众互相勾结,伪造贫困身份,以此骗取国家扶贫款物,等等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往往是基层干部利用的职务和工作上的方便以及身份上的影响,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只有当事人才感受到这种腐败行为的存在,短时间内难以暴露而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二是法纪观念淡薄,在推进扶贫工作中乱作为一些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视国家法律于不顾,在推进扶贫工作中乱作为,顶风违纪违法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如国安瑶族乡淡木村党支部副书记潘 连利用职务之便,为于 2011 年 10 月已故的淡木村新木六屯村民 办理继续享受农村低保金,造成已故的 的家属继续享受低保金 54 个月共计 4812 元的乱作为问题。
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有的是基层干部对政策理解不透彻而乱作为,有的是明知故犯,搞有组织、有计划的“攻守同盟” ,为了共同的利益,形成事实上的腐败共同体,集体对抗党纪国法,因而查处起来往往牵涉面广,难度比较大三是组织纪律涣散,在推进扶贫工作中不愿为一些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帮扶责任人往往以本单位工作繁重为理由,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甚至无故脱岗,长期不入户,不直接面对贫困户,不与贫困户一起坐硬板凳,对贫困户家庭情况不了解不熟悉,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不到位,能推就推,面对督查组的检查,一问三不知,等等这样的行为虽小,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干部纪律涣散,对群众服务观念淡薄,对扶贫工作不愿为,对扶贫工作不上心的问题四是大局意识淡薄,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与民争利少数基层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淡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按规定办事,面对巨大的扶贫款物,产生不平衡心理,采取隐瞒、套取、转移等各种手段想方设法据为己有,与贫困户争抢国家扶贫资金和物资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损伤了党和群众的鱼水深情,损毁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