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22页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液体,统称为体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共同构成体液B. 细胞内液、血液、淋巴液、组织液、消化液都是内环境C. 所有生物的细胞都生活在细胞外液中D. 细胞外液的含量少于细胞内液的含量【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前者表示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后者表示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详解】A、依题意,体液是指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A错误;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而细胞内液、血液及消化液都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细胞都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如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胞内寄生的细胞生物就生活在细胞内液中等,C错误;D、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占1/3,细胞外液含量少于细胞内液含量,D正确。
故选D2. 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aB. 与d相比,a、b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C. 营养不良会导致a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从而引起组织水肿D.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图中的d【答案】C【解析】【分析】1、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2、据图可知,d是淋巴液,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详解】A、据图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人体内绝大多数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b组织液,A错误;B、据图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d是淋巴液与a血浆相比,b组织液、d淋巴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B错误;C、营养不良会导致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高,水流向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D、毛细淋巴管壁细胞两侧的液体分别是淋巴液和组织液,因此,其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图中的d淋巴液和b组织液,D错误3. 下列物质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有( )①血红蛋白②通道蛋白③葡萄糖④尿素⑤RNA聚合酶⑥甘油三酯⑦碳酸氢盐⑧纤维素⑨抗体A. ①②⑤⑧ B. ②⑤⑥⑧ C. ①③⑥⑦ D. ④⑤⑦⑨【答案】A【解析】【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血浆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详解】①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的成分,①符合题意;②通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即不属于血浆中的成分,②符合题意;③葡萄糖属于血浆成分,③不符合题意;④尿素属于代谢废物,需要靠血浆运输,属于血浆中得成分,④不符合题意;⑤RNA聚合酶属于胞内酶,催化细胞的转录过程,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即不属于血浆中的成分,⑤符合题意;⑥甘油三酯就是脂肪,属于血浆成分,⑥不符合题意;⑦碳酸氢盐可以作为缓冲物质,调节pH值,属于血浆成分,⑦不符合题意;⑧纤维素属于植物所特有的糖类,不属于血浆成分,⑧符合题意;⑨抗体属于血浆成分,⑨不符合题意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正常人血浆pH能维持在7.35~7.45,起主要作用的是/D. 酶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与内环境中温度能维持在37℃左右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A正确;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B正确;C、正常人血浆pH能维持在7.35~7.45,起主要作用的是HCO3-/H2CO3缓冲对,而不是HPO42-/H2PO4-,C错误;D、酶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与内环境中温度能维持在37℃左右有关,因为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D正确5. 为探究肝匀浆是否能维持pH稳定,某同学选择清水、磷酸盐缓冲液和肝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照组是清水组,实验组是肝匀浆组和缓冲液组B. 实验开始时无须对清水、缓冲液、肝匀浆的pH进行检测C. 清水组数据不合理,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降低D. 肝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说明肝匀浆中含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磷酸盐缓冲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A、本实验探究的是肝匀浆是否能维持pH稳定,所以肝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其中清水组属于空白对照,缓冲液组属于标准对照,A错误;B、实验开始时需要对初始pH进行检测,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从而判断其pH的变化情况,B错误;C、清水组数据不合理,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降低,因为清水不具有缓冲作用,C正确;D、肝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但肝匀浆中维持pH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磷酸盐缓冲物质,也有可能是碳酸盐缓冲物质,D错误6. 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是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B. 脊神经为支配内脏器官传出神经C. 学习活动可促进脑中神经元的产生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详解】A、脑干是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A错误;B、脑神经、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B错误;C、学习和记忆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累积经验的过程,长时记忆的形成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据此可推测,丰富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体验可以促进脑中神经元的产生,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为传出神经,D错误。
故选C7. 某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上的①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B. ②末端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 神经元上的④轴突很长,有利于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详解】A、神经元上的①树突很多,短而粗,能够接受信息并传给胞体,A正确;B、②末端膨大成杯状或球状,与下一个神经元形成突触结构,才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C、④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轴突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细胞,如下一个神经元、肌肉或腺体,C正确;D、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D正确8. 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动物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生物都可以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B. 铃声出现,狗分泌唾液,铃声非条件刺激C.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退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 某人听到“酸梅”后会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有些生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具备反射,比如单细胞生物,A错误;B、铃声出现,狗分泌唾液,这属于条件反射,铃声为条件刺激,B错误;C、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而条件反射的消退也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也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错误;D、某人听到“酸梅”后会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有关,D正确9. 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为同一结构B. 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均由2个神经元构成C. 控制屈肌收缩的神经元c为交感神经D. 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传入神经,b是神经中枢,c是传出神经详解】A、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的结构不完全相同,A错误;B、膝跳反射由2个神经元构成,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构成,B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控制屈肌收缩的神经元c为传出神经,C错误;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为脊髓(属于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D正确。
故选D10. 兴奋在神经纤维及神经元间的部分传导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1中,b点膜外Na+浓度小于膜内B. 图1中,兴奋传递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 图2中,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为由左向右【答案】A【解析】【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