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
21页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上开展了“蛋白与核酸共起源及密码子起源的分子进化研究”和“空间用固液复合润滑材料的设计、界面作用机理及舱外验证”等科学试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聚合物B. 在超声波、紫外线和放射线作用下,蛋白质易发生变性C. 液体润滑剂中,矿物油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液态烃和酯类D. 常用的润滑剂有聚四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苯乙烯等,这三者均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 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B. 溴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C. 用双线桥法表示Fe(OH)2转化为Fe(OH)3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D. 基态Cn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K+、NO3-、Br- B. NH4+、Cu2+、OH-、SO42-C. K+、H+、HCO3-、Cl- D. Fe3+、Na+、SO42-、SCN-4.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错误的是( )A. 将饱和氟化铵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玻璃瓶中B. 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KMnO4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C. 固体溶解操作中,为加快溶解速率可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垫陶土网加热D. 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便丢弃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引发红色喷泉 B. 证明水的组成C. 制备Fe(OH)2 D. 收集氢气6.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C2H5NH3NO3的熔点低于NH4NO3C2H5NH3NO3中引入的乙基改变了晶体的类型B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在水面形成单分子膜,破坏了水分子间的氢键CCO2中C=O的键能比HCHO中C=O的键能大CO2中有两组3中心4电子π键,电子云分布更均匀,分子较为稳定,能量较低D石墨能导电未杂化的p轨道重叠使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内运动A. A B. B C. C D. D7.X、Y、Z、M、W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仅Y、Z、M同周期,基态Y原子各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W位于第四周期,基态W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的能层均填满电子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某配离子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Y
CrⅡ代表+2价铬离子A. 路径1和路径2都产生了游离基B. 总反应不是理想的绿色化学反应C. 上述循环过程中,铜、铬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D. 上述循环过程中,HCl是中间产物12.粉末X可能由Al2(SO4)3、Ca(HCO3)2、KI、Ba(NO3)2、K2SO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分别取少量X,加入足量下列试剂,实验记录如表:实验加入试剂现象①蒸馏水无明显现象②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棕黄色且产生气泡根据实验现象,可知X( )A. 一定含Na2SO3 B. 一定不含Ca(HCO3)2C. 一定含KI和Ba(NO3)2 D. 可能含Al2(SO4)3和Ca(HCO3)213.已知反应CH4(g)+CO2(g)⇌2CO(g)+2H2(g)ΔH>0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0.1molCH4和nmolCO2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γ[γ=n(CH4)n(CO2)]以及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任意温度下可自发进行B. 平衡常数:K(C)>K(A)C. 当v正(CH4)=2v逆(CO)时,反应达到平衡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可使A点移向B点14.常温下,向10mL0.1mol⋅L-1HA酸溶液中滴加pH=13的NaOH溶液,溶液的酸度(AG)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G=lgc(H+)c(OH-)若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升高温度,0.1mol⋅L-1NaOH溶液的酸度将减小B. 水的电离程度:ac(A-)>c(H+)>c(HA)>c(OH-)D. 常温下,Ka(HA)≈1.0×10-5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5.蓝矾常用于制备波尔多液、游泳池消毒剂等以赤铜矿石(主要成分为Cu2O含少量Fe2O3、Al2O3、SiO2)为原料制备蓝矾的流程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的pH如表氢氧化物Al(OH)3Cu(OH)2Fe(OH)2Fe(OH)3开始沉淀的pH3.75.46.31.5完全沉淀的pH4.76.78.33.2(1)“酸浸”工序中不能用盐酸替代硫酸,其原因是若使用盐酸,则在“氧化、调 pH=a”工序时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A,写出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氧化、调pH=a”工序中,需调节a的范围为______;“滤渣 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3)用EDTA-2Na(Na2H2Y标准溶液测定蓝矾样品的纯度,将样品溶于蒸馏水,逐滴加入EDTA-2Na标准溶液,三次平行实验均发现样品纯度大于100%(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滴定反应:Cu2++H2Y2-=CuY2-+2H+)(4)以“滤渣1”为原料制备Cu2(OH)2CO3的部分流程如图2所示补充下列流程中反应物的主要成分或操作步骤①______,②______5)取25.0gCuSO4⋅5H2O进行加热,其热失重曲线如图3260∘C时,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6.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杀菌能力持久,毒性较小,是一种适用范围广、高效的杀菌剂二氯异氰尿酸钠在20∘C以上易溶于水,其溶液在温度较高时不稳定一种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有(CNO)3H3的吡啶溶液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2)实验需要cmol⋅L-1NaOH标准溶液该溶液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所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3)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4)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向A中滴加足量的浓盐酸,关闭K2,制备NaClO步骤三:氧化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
制备NaClO溶液结束后,滴入尿氰酸[(CNO)3H3]的吡啶溶液,制备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l2,反应结束后打开K1,通一段时间的N2步骤四:取装置D中溶液,冰水浴冷却、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产品反应结束后打开K1,通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______5)二氯异氰尿酸钠优质品的要求是有效氯含量大于60%通过下列实验检测二氯异氰尿酸钠产品是否达到优质品标准实验步骤:准确称取1.1200g样品溶于适量的稀硫酸中(二氯异氰尿酸钠在酸中可将氯元素全部转化为HClO),用容量瓶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恰好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已知:a.I2+2S2O32-=S4O62-+2I-;b.该样品的有效氯含量=测定中转化为HClO氯元素质量×2样品的质量×100%①滴定过程中,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②产品中的有效氯含量约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下列操作可能使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标号)。
A.滴定前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后尖嘴有气泡C.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外还悬着一滴液体D.锥形瓶盛放待测液前未干燥E.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17.含碳化合物的反应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1)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某些共价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共价键H-CH-HC-OO-HC=O键能/kJ⋅mol-1413436351463803则HCOOH(g)⇌CO2(g)+H2(g)ΔH=______kJ⋅mol-12)在T∘C时,向不同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各加入1molHCOOH(g),发生反应HCOOH(g)⇌CO2(g)+H2(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甲酸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1,图中h点时反应达到平衡①m点时HCOOH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②m、p两点,甲酸的浓度:m ______(填“>”“<”或“=”)p③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含“V1”“V2”或“V3”的表达式表示)④V1:V2=______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
①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中的CO32-移向电极______(填“A”或“B”)②写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______③若负极消耗了3.36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的气体,则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18.H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一种合成H的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名称是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