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货准则》PPT课件.ppt
50页存货准则存货准则制定背景制定背景n n1994年7月4日,财政部以(94)财会字第32号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征求意见稿)n n2001年11月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1]57号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2002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n n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以财会[2006]3号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n n 于2007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n n 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一、存货的确认(一)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二)存货的内容:(二)存货的内容:n n1、原材料n n2、在产品n n3、半成品n n4、产成品或商品n n5、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n n(三)确认条件: 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取得存货的计量二、取得存货的计量 n n(一)、外购存货的成本n n1、买价n n2、相关税费n n3、其他可归属费用n n注意:1、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注意:注意: 2、对于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等,除合理的损耗应作为存货的“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计入采购成本外,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应从供应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物资短缺或其他赔款,冲减物资的采购成本; n n(2)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不得增加物资的采购成本,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例题例题】】乙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 =6000+350+130=6480(元) 实际入库数量=200×(1-10%) =180(公斤) 乙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公斤)。
(二)、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二)、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n n1、直接材料n n2、直接人工n n3、制造费用(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1、按相关准则处理(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2、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n n3、盘盈存货的成本n n按照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 4、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存货初始计量应注意的问题n n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计入存货的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n n2、仓储费用(存货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直接列入当期损益(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n n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发生时列入当期损益三、发出存货的计价三、发出存货的计价(一)、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 4、个别计价法 n n(二)、已售存货成本的结转n n(三)、周转材料的成本结转n n 1、一次转销法n n 2、五五摊销法(08讲解取消)P22n n 3、分次摊销法 n注意:建造承包商的周转材料还可以采用分次摊销法四、期末存货的计量四、期末存货的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一)、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一)、存货的可变现净值n n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可变现净值的特征:可变现净值的特征:n n1、确定前提是企业在日常活动,即企业在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n n2、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n n3、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构成不同 (1)直接用于出售 (2)需要经过加工(二)、(二)、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1)确凿的证据;(协议价或市场价) (2)持有存货的目的;(加工还是出售)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三)、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的具(三)、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的具体应用体应用n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例题例题n n2007年9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8年1月20日,甲公司应按照每台31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产品10台。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280万,数量10台,单位成本为28万/台2007年12月31日市场售价为30万/台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和销售费用n n2、如果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多于销售合同定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售价作为计算基础 n n3、如果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少于销售合同定购数量,实际持有与该销售合同相关的存货应以销售合同所规定的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n n4、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不包括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价格)作为计算基础n n5、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通常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费用和相关税金【例题】2004年,东方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丙产品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丙产品的外购D材料全部出售,2004年12月31日其成本为200万元,数量为10吨据市场调查,D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万元/吨,同时销售10吨D材料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1万元。
2004年12月31日D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是多少?账面价值是多少? 2004年12月31日 D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10×10-1 =99(万元) 成本为20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99万元n6、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制半成品,n 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n n(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其中,“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中的成本是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例】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5000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14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B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确定2007年12月31日A材料的价值 n n2007年12月31日,虽然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但是由于用其生产的产成品——B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即用该原材料生产的最终产品此时并没有发生价值减损。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A材料即使其账面价值(成本)已高于市场价格,也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仍应按其原账面价值(成本)15000元列示在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n(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n n【例】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C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0000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550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C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用C材料生产的D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1500000元下降为1350000元,但其生产成本仍为1400000元,将C材料加工成D型机器尚需投入800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0000元确定2007年12月31日C材料的价值 n n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D 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D=D型机器估计售价型机器估计售价——估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计销售费用及税金 =1350000—50000=1300000=1350000—50000=1300000(元)(元) 第二步,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第二步,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D 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13000001300000元小于其成本元小于其成本14000001400000元,即元,即C C材料价格的下降和材料价格的下降和D D型机器销售型机器销售价格的下降表明价格的下降表明D 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因此,本,因此,C C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n n第三步,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其第三步,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其期末价值期末价值 C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可变现净值=D=D型机器的估计售价型机器的估计售价——将将C C材料加工成材料加工成D D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费用及税金 =1350000—800000—50000=500000=1350000—800000—50000=500000(元)(元) C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0000500000元小于其成本元小于其成本600000600000元,因此,元,因此,C C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净值500000500000元,即元,即C C材料应按材料应按500000500000元列示在元列示在20072007年年1212月月3131日资产负债表日的存货项目之中。
日资产负债表日的存货项目之中n n【例题】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多少万元?产成品的成本=100+95 =195(万元), 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20×10-20×1=180(万元) 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20×10-95-20×1=85(万元), 成本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85万元 (四)、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四)、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n n1计提n n(1)、按照单项计提n n(2)、按照类别计提n n(3)、按总体计提(不允许使用)n n2、转回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n n(六)、存货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五、新旧比较五、新旧比较(一)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由于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存货由于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存货的流转,修改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的流转,修改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取消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了后进先出法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协调,我国此次修订的存货准则也取消了协调,我国此次修订的存货准则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二)某些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二)某些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 原原《《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借款费用》》规定,规定,只有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但只有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但考虑到有些企业的存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考虑到有些企业的存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因此,对此类存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因此,对此类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也可以资本化如造货发生的借款费用也可以资本化如造船企业的船舶)船企业的船舶)(三)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也应记入成(三)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也应记入成本。
本具体核算的变化具体核算的变化n n1、委托代销商品(限于收取手续费方式)n n2、将“物资采购”变为“材料采购”n n3、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率n n4、取消了“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n n5、设置“周转材料”科目六、新旧衔接六、新旧衔接n n基本原则:不进行追溯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