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doc
14页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真题一、选择题1. 博物馆参观展览是学习历史的方式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参观下列哪一展览( ) A. 瓷器 清淡含蓄 故宫博物馆汝窑瓷器展B. 壁画 交流互鉴 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丝路艺术展C. 鼎 鼎盛千秋 上海博物馆铜器特展D. 陶 远古回声 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鼎是这一时期中国文明的重要代表,C项正确;A项体现了宋代手工业高度发达,B项体现出西汉丝绸之路开通后的文明交流,D项体现出新石器时代原始手工业的发展程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 颜渊曾说,学了满身本领,但是如果违背了道德,宁肯藏而不用这体现了( )A. 尊崇自然 B. 仁德为先 C. 学以致用 D. 以法治国【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颜渊曾说,学了满身本领,但是如果违背了道德,宁肯藏而不用可知,颜渊认为道德比知识更重要,即仁德为先,B项正确;尊崇自然是道家思想,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学以致用”的说法与题干“但是如果违背了道德,宁肯藏而不用”不符,排除C项;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故选B项3. “短短15年的秦朝,把全国的人力财力,榨取尽了,无数血汗生命,造成许多事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灭六国 B. 焚诗书 C. 行郡县 D. 筑长城【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短短15年的秦朝,把全国的人力财力,榨取尽了,无数血汗生命,造成许多事功所学可知,秦始皇修筑长城增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每年服役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项正确;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建立秦朝,定都咸阳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秦朝为加强思想控制,焚诗书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施行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 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A. 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C. 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 D. 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可知,题干说明南北朝时,北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传入南方,民族之间相互交融,D项正确;“北人大量迁往南方”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与“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不符,排除C项。
故选D项5. 唐朝政府中,中央和地方都有外国人担任各类官职据统计,总数不下3000人,有一些还身居高位这说明唐朝( )A. 开放包容 B. 经济繁荣 C. 文化昌盛 D. 政治腐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中央和地方都有外国人担任各类官职”可知,外国人担任各类官职,这体现出唐朝的高度自信和高度开放,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不能体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排除BC二项;材料体现的政治清明,排除D项故选A项6. 了解宋代政治,下列哪一史料最合适( )A. 《梦溪笔谈》 B. 《宋史·职官志》C. 《清明上河图》 D. 《马可·波罗行纪》【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史•职官志》是研究宋代职官制度的案头必备参考书,B项正确;《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科学著作,排除A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商贸往来,排除C项;《马可•波罗行纪》描述元朝大都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7. 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降一级此措施体现了( )A. 追求法律平等 B. 加强思想禁锢C. 维护官员利益 D. 强化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详解】从“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
《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可知,朱元璋在明朝的刑法之外,又制定了《大诰》,且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D项正确;从题干所给材料中,并无法体现出明朝追求法律平等、维护官员利益,排除AC项;明朝加强对人们思想禁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八股取士,《大诰》具有法律性质,与加强思想禁锢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故选D项8. 1691年,康熙帝把蒙古的所有王公、新疆的部分王公和西藏的喇嘛请到多伦诺尔兵营,在这里阅兵和会盟之后,清廷把漠北地区纳入直接管辖凭借着喀尔喀部落在北部边疆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这次会盟( )A. 加强了东南海防 B. 促进了中外联系C. 巩固了清朝疆域 D. 激化了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691年康熙帝通过阅兵和会盟,清廷把漠北地区纳入直接管辖,属于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C项正确;漠北地区不属于东南地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帝时清朝与蒙古族之间的民族交往,不属于对外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没有提及激化了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9. 有学者认为,1840年之后,西学输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比较慢,对士大夫的影响长时间只停留在表面,尤其是和日本相对比。
下面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过程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据题干“1840年之后,西学输入中国”“对士大夫的影响长时间只停留在表面”可知,洋务运动能体现题干这一观点,A项正确;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排除B项;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要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排除B项故选A项10. 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受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A 时人崇洋媚外 B. 地区发展有差异C. 不记得了 D. 科学思想的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近代教育和近代传媒的发展,民主共和等科学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保守落后思想受到冲击,材料就体现了这一点,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思想进步,不是时人崇洋媚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同一个地方,不能体现地区发展有差异,也不是不记得了,排除BC二项。
故选D项11.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机关报《红色中华》上开辟“红板”专栏,表彰革命精神模范1933.1-1934.9“红板”专栏表彰概说序号标题模范类型和表彰对象1紧急战争动员中的“红板名单”节省经济模范、劳动模范;个人2节省运动的中央无线电队节省经济模范;集体3帮助战费被服厂工人同志捐出工资节省经济模范;集体和个人4大家起来革命竞赛帮助战争节省经济模范;集体……上表说明( )A. 体现共产党注重价值引领 B. 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范围C. 表达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D. 有利于赢得北伐战争的最终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33.1-1934.9‘红板’专栏表彰概说”中的“紧急战争动员”中的标题“节省运动的中央无线电队”“帮助战费、被服厂工人同志捐出工资”“大家起来革命竞赛、帮助战争”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板”专栏表彰的革命精神模范说明共产党注重价值引领,主要是号召人民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A项正确;根据“紧急战争动员”“帮助战费”“帮助战争”可知,“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范围”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中央无线电队”“被服厂工人同志”“大家”“集体、个人”不符,排除C项;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1928年,与题干“1933.1—1934.9”不符,排除D项。
故选A项12. 1937.7-1938.10,我国有108所高校其中有91所被轰炸,教师和学生减员20%,财产损失3360多万元,更有一些损失无法估算这说明( )A 晚清教育发展艰难 B. 北洋政府统治黑暗C. 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 侵华日军残暴的本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侵华战争的开始,1937.7—1938.10是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是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扩大阶段,题干描述的无法估算的损失说明了侵华日军残暴的本质,D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侵华日军残暴,未涉及教育发展,排除A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1912年—192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 彭德怀在挺进大别山时说:“我们吸引的敌人越多,其他战区的兄弟部队和包围圈就更加顺利这体现了( )A. 振奋抗日信心 B. 消灭国军主力C. 牵制敌军部队 D. 进攻长江以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我们吸引的敌人越多,其他战区的兄弟部队和包围圈就更加顺利。
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据“我们吸引的敌人越多,其他战区的兄弟部队和包围圈就更加顺利可知,这体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牵制了敌军部队,C项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振奋抗日信心”无关,排除A项;消灭国军主力是通过三大战役,这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进攻长江以南与挺进大别山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建立了工业基础,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材料意在说明(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一五计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建立了工业基础,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工业化,C项正确;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抗美援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5. 如图反映的是1984年山东胶县某乡妇女正在围观上海发廊的画报据统计,此前几年,该乡进入发廊烫发的女性不过3人,但仅1984年一年,就有万人烫发。
这体现了( ) A.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B. 人们个性解放的要求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D. 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