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情境式默写训练.doc
5页12345678 -必修一情境式(理解式)默写试题/+一、《沁园春•长沙》 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是:2.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 3.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是: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 5.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6.引起诗人对往夕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7.蔑视权贵的句子是:8.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10.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是: 11.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12.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13.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14.以设问结尾,巧妙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并巧妙回答“谁主沉浮” 的句子是:15.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沁园春长沙》 中,词人巧妙地借用“ , ”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二、《雨巷》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是:3.在“我”长久的期待中,她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是: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是:5. 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是:6.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的神态的诗句是:7.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8.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这样的姑娘:三、《再别康桥》1.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两句是:2.《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3.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 , ”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4.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 “ ,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5.实写康河美的诗句是:6.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的诗句是:7.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是:8.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9.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的诗句是:10.作者轻轻离开,和康桥依依作别的诗句是:11.诗人挥手作别,悄然离开,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只想留下深情的眷恋的诗句是:四、《荆轲刺秦王》1.写送别荆轲的人及其衣着(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句子是:2.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精神(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句子是:3.表现同仇敌忾画面的句子是:4.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5.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6.荆轲和而歌时宾客的表现有:① ② 五、《记念刘和珍君》1.对“真的猛士”的评论的句子是:2.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3.作者对“沉默”预言(选择复句)的句子是:4.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 它警示人们:必修一情境式(理解式)默写试题与答案一、《沁园春•长沙》 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3.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引起诗人对往夕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蔑视权贵的句子是:粪土当年万户侯8.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0.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2.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3.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4.以设问结尾,巧妙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并巧妙回答“谁主沉浮” 的句子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5.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沁园春长沙》 中, 词人巧妙地借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
二、《雨巷》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是: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3.在“我”长久的期待中,她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是: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是: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的神态的诗句是: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7.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8.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这样的姑娘: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三、《再别康桥》1.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2.《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3.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4.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5.实写康河美的诗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6.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的诗句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7.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是: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8.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9.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的诗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10.作者轻轻离开,和康桥依依作别的诗句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1.诗人挥手作别,悄然离开,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只想留下深情的眷恋的诗句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四、《荆轲刺秦王》1.写送别荆轲的人及其衣着(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句子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精神(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表现同仇敌忾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4.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5.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6.荆轲和而歌时宾客的表现有:①士皆垂泪涕泣②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五、《记念刘和珍君》1.对“真的猛士”的评论的句子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2.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3.作者对“沉默”预言(选择复句)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 它警示人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