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角债”的博弈理论分析_1.docx

40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417387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34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三角债”的博弈理论分析编辑一引言“三角债”是人们对企业之间超过托收承付期或约定付款期应当付而未付的拖欠货款的俗称90年代初,它突然成为中国、俄罗斯、东欧诸国 经济 发展中的一个障碍在中国,“三角债”其实早在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形成,1985年中央政府开始抽紧银根后,企业账户上“应收而未收款”与“应付而未付款”的额度就大幅度上升到1991―1992年间,“三角债”的规模曾发展到占 银行 信贷总额三分之一的地步在俄罗斯,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企业之间的拖欠货款额在半年左右扩张了10倍之多据俄罗斯中央银行 统计 ,在1992年1月,企业拖欠额为480卢布,到1992年6月中旬,拖欠额则达到了近5000亿卢布从1990年到1992年,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同样受到了企业 债务 拖欠的困扰三角债”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由于拖欠,大多数的国营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都面临收不到毛收入的问题,致使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因缺乏资金而难以扩展生产;巨额的未清偿的债务拖款使企业或不能进一步向银行 申请 贷款,或难以申请到信贷;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陷入债务死扣之中,每一个企业既不愿意偿债,它的债权也无法得到清偿。

      此外,“三角债”还会造成经济信息的混乱:由于拖欠,流动资金更显不足,在短期信用拆借 市场 与 投资 市场上,资金价格则易受黑市操纵;由于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也面临被拖欠的问题,其利润也就难以实现结果,本来比较清晰的效益好的企业与效益差的企业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就整个经济而言,会反映成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政府通过注入资金而干预“三角债”,有时并不能使“三角债”缩小,而有时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迄今,国际 经济学 界关于“三角债”的理论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上:〈1〉什么是“三角债”形成的原因?〈2〉什么是“三角债”的最优解机制?就原因而言,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经济周期说”与“经济体制说”B.W.爱克斯与R.赖特曼是“经济周期”说的代表,他们把企业拖欠归因于中央银行信贷的周期性收缩与消费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持有“经济体制说”的学者较多,G.A.格柳莫,F.科里滋列,S.P.利特,A.贝纳特与S.施克特拉都正确地指出:利率过低以及经济交易过程中缺乏惩罚制度都会使商业交易中的净负债者有利可图,而使偿债缺乏应有的刺激机制爱克斯与赖特曼也持有“经济体制说”的观点但是,他们的观点还未能解释下述问题:第一,中央银行的紧缩是导致了企业债务额的上升,但企业借债行为本身不会周期性地迫使中央银行实行信用紧缩吗?第二,无法解释为什么另一些企业愿意把债权信用给别的企业,即愿意出借的现象。

      而实际上,如没有企业愿意在“三角债”已初具规模的条件下再出让商业信用或资金信用,则“三角债”是不会越滚越大的在设计关于“三角债”的最优解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已提出了三种解:成立一个“清债中心”;把债权转化为股权;改革资金市场,建立正常的惩罚制度以确保商业信用的发展这三个解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需进一步澄清的必要首先,经验事实表明:成立“清债中心”,并不必然会解决“三角债”,我们仍然应当弄清,在什么条件下,“清债中心”可以有效地解决“三角债”?其次,把债权转化为股权的建议,可以使部分债务锁链迅速消失,但如全 社会 都采取这种解法,则会产生两个问题:Ⅰ)对于净债权企业来说,其出借债务的决策并不等于 投资决策 ,如让债权转化为股权,会引起资源误置,因出借债决策与投资产权决策应遵循不同的规则与约束;Ⅱ)变债权为股权的方案并不能缓解流动资金被占用的问题,“三角债”中被拖欠的款项大量是商业信用,占用的主要是企业的流动资金,因此,一旦债权转化成了股权,净债权企业仍然没有得到其急需的流动资金用于正常生产,第三,改革资金市场与建立惩罚制度的解法有赖于企业制度的真正改革本文立足于“清债中心”这一解法来讨论“三角债”。

      这种讨论,不仅是由于“清债中心”能在现实上的可行,而且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使三角债问题会在整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一再重演我们的讨论的结果会阐明,“清债中心”解法的不彻底性,恰恰体现了最优化原则;如果中央政府的“清债中心”把企业拖欠额全部清除了,即彻底消除了“三角债”,则并不是一种最优的决策本文的动机是提出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来解释:企业的欠债规模本身如何导致中央银行周期性的紧缩银根的政策的?即企业的借债行为本身如何成为“三角债”的原因的?为什么净债权企业在面临被拖欠的危险时仍愿意出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清债中心”这种解法是可行的?在什么样的限度内这种解法是有效的?根据上述动机,本文的安排如下:在第二节,我们给出一个经过修正的富顿伯格与铁罗理论模型,用来阐述国有制企业的借债行为与中央银行系统的信贷行为的相互作用足以产生债务拖欠问题,因此,“三角债”的真正源头,不是私人企业,不是集体的乡镇企业,而是国有企业,而且主要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基建投资中的借债行为在第三节,在贝叶斯博奕均衡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将讨论为什么净债权企业在面临被拖欠的条件下仍会出借?在第四节,在南希博奕均衡的框架中,我们将讨论,为什么企业会持有“欠债有理、欠债有利”的态度?为什么会在实际经济中确实出现“欠债出效益”的怪现象?并将讨论,在什么条件下,“清债中心”的干预是不起作用的?在第五节,我们会给出关于中央政府“清债中心”的“贝叶斯动力―和谐机制,并讨论该机制的经济政策含义。

      最后,在第六节,给出全部讨论的结论,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二国营企业在基建投资中的借债行为与银行信贷的周期性紧缩我们首先研究 社会主义 经济在转向市场的过程中的企业借债行为与银行信贷行为设一家国营企业,它要决定是否为一项基建项目进行投资该投资项目需要资金总额为K,设企业自有资金为e,则企业就需向银行贷款D=K-e如果企业投资该项目后没有遇上破产,企业在日后就会向银行偿还D?的资金社会主义经济迄今的一个特点是,如果该企业的投资项目日后不能支付D?的金额,即投资项目如中途下马,或投产后收益差不能还本付息,企业是可以不向银行偿还一分钱的因此,破产实质上是不会出现的假定因此企业基建投资的净利润P是:企业基建投资项目预期的净利润W便是:数,e是企业使用自有资金e进行投资的机会 成本 该企业在W≥0的情形下会决定项目上马对式进行适当化简后,W可以写成 积分布函数另一方面,让我们看一下国有银行系统的收益V:社会主义国家银行系统的零利润条件便是: 式中,ro是银行资金在均衡条件下的机会成本把式代入式,经过适当化简,便有: 在富顿伯格―铁罗的原模型中,西方企业的 预期 投资 回收净值为: 式里,B是投资破产的 成本 。

      显然,比较式与式,我们可以看出,W≥W′,即 社会 主义 现行 经济 中的企业进行基建投资的预期收益净值高于西方 市场 经济中企业基建投资的预期收益值因此,引理1:与西方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相比较,现行社会主义企业更愿意上投资项目,更愿意向 银行 借贷请注意W只依赖于K而K的结构与W无关而在西方市场经济中,W′是与D有关的,D如太大,W′会下降的仔细分析式,我们会发现,只要W≥0,即使国有企业没有什么自有资金,它仍会通过向银行借贷而上基建投资项目相反,比较一下式,我们有也会上升,一个没有资金的企业会使其投资风险增大,使投资项目丧失其吸引力,从而使投资项目下马因此,引理2:在投资项目的资金总额已定为K的条件下,现有的社会主义企业会比西方经济中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借贷倾向,即尽可能降低e在K中的比重,提高D在K中的比重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银行系统是中央政府的代表,它不仅应该代表全社会全体劳动者的利益考虑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实际上承担着全部国有企业投资破产的风险因此,银行信贷的预期收益应该与资金的机会成本D相等,于是,V=D[1-F)]=?D 对于既定的D,假定客观上存在着一个银行利率r来满足表达的均衡条件。

      但是,透过式,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对于国家银行系统而言,对企业贷款收取的利率也并不是越高越有利,因为 银行对企业的信贷利率上升,贷出去的款项就越有收不回来的可能,V的值由于企业赖债概率的上升而趋于下跌假定国家银行系统也是利润极大化的行业,那么,其利润的预期值Ф是Ф=V-D +r)Df)]= 即对一个给定的经济 环境 而言,客观上存在着一个贷款最佳总额度D*引理3:当企业基建投资向银行告贷的 债务 规模上升时,企业无法偿还本利的累积分布函数F〔D〕也上升了,当D≥D*时,有再考察一下公式,显然地,引理4:如果整个社会出现投资过热,则资金的机会成本r会上 总结 一下公式与公式,我们不难想见,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在投资项目时的自有资金不足,并不完全是国家向企业拿得太多,企业留得太少的结果,从企业的 投资决策 行为式里,可以看出投资时不投入或少投入自有资金正是企业自身利益所决定的典型行为正是这种行为引发了诸如“钓鱼工程”、“工程预算留有缺口”之类的投资现象其实,这些现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那个尽可能降低e在K中的比重的魂在作怪但是,不投入或少投入自有资金,就使全社会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更依赖于银行信贷,这种债务规模一旦越过一定界限,中央银行不能再进一步提高利率,为了维持资金的社会使用成本,为了减少国家银行所承受的债权收不回来的破产风险,作为中央政府的职能机构的国有银行系统只有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有企业的债务规模的自身累积是中央银行信贷收缩的真正原因一旦银行停止或减少向国有企业基建项目的贷款,国有企业就只能处于基建中止或缓建状态,就只能转向企业间横向 融资 这一渠道,企业间的拖欠也由此大幅度上升,“三角债”由此而形成 三贝叶斯博奕均衡与“三角债”的扩张“三角债”为什么会迅速扩张?这不应仅仅指责净债务企业的赖账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拖欠,我们还应研究净债权的企业是怎样愿意把债借出去的?而且,我们确实可以发现大量这样的企业,即使面临“三角债”,企业仍然愿意别的企业将产品先赊购走,而让毛收入欠着结果,企业拖欠面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的产生,基本上是一个信息―动力的复合结构问题债权企业在作借出决策时的信息不完全,再加上债权企业的自身利益驱动,会引起债权企业即使在社会上已存在相互拖欠的现象时仍出借债权给别的企业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完全性使我们很自然要用贝叶斯博奕来构造企业之间的行为关系设在我们的经济中有企业a∈A=所有企业可分为两类:{G,B}G类企业是好的企业,B类企业是差的企业对于G类企业来说,由于其效益好而有能力还债,而且如果它赖债,则由此造成的信誉损失是很大的,因此,它很可能选择还债的对策。

      对于B类企业来说,由于效益差,它很可能选择不还债的对策我们假定,每个企业只是自己知道自己属于好企业还是差企业,即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属于私人信息,而不是 公共 知识现在,将企业再分作两类:i表示借出户企业,j表示借入户企业一个净债权的企业面临出借不出借商业信贷的决策时,它的对策选择集Di=,这里L表示出借,NL表示不出借;与这个净债权企业相对应的净借入户企业的对策选择集Dj=,这里,H表示它愿意还,NH表示它不愿意还净债权户企业在遇到另一家企业向其告贷或赊购产品时,对于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