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业生产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docx
4页鞋业生产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摘 要】通过对福建省晋江制鞋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 了解鞋业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识别制鞋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并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健康检查结果, 针对危害情况,从工程防护、 个人防护、管理防护三方面提出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通用的控制措施,实 施监控;分析其危害程度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关键词】鞋业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受职业 卫生评价机构委托,对福建晋江鞋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进行了调查、 评价和分析重点提出鞋业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应的控制措施1. 鞋业主要的原材料橡胶、PU、EVA、MD、TPR、牛巴、超细纤维、天然皮、网布、胶水等 辅助材料:织带、鞋带、鞋扣、包装纸、包装箱2. 鞋业生产主要工艺流程其主要包含裁断、针车、成型等这 3 个工序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主要有:粉尘(毛皮粉尘)、化学毒物(苯、二甲苯、丁酮丙酮、正己烷、 环己烷、环己酮、乙酸乙酯、苯乙烯及二异氰酸甲苯酯、 CO、 CO2 等)、噪声和 相关物理因素。
4.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4.1 防尘措施主要是增加通风、除尘系统(设备),劳动者要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建 立通风除尘系统,其中对产尘量大的生产没备,采用单机独立除尘装置来强化除 尘;加强管理,建立除尘设备维护使用制度,推广综合防尘措施除尘工作可取 得了一定的效果,粉尘浓度下降其他说明:①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人工直接操作 或革新工艺,及时检修设备,尽量减少粉尘飞扬②批皮、打磨机、抛光机等 产生粉尘的设备应每班清扫,事故性粉尘散落应及时清理,减少二次扬尘必要 的情况下设置喷水雾设施③染尘的工作场所设密闭防尘的工人值班室每班打 扫卫生,保持值班室干净整洁④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粉尘个人防护用品(防尘 帽、防尘口罩等)并确保工人正确佩戴特别要重视打磨工、抛光工的个人防护, 防尘口罩滤膜必须定期更换⑤人力行政部门应做好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 每年一次进行健康体检4.2 防毒措施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丁酮丙酮、正己烷、环 己烷、环己酮、乙酸乙酯、苯乙烯及二异氰酸甲苯酯等,采用的采用的防护措施 (设备)主要有: 通风净化系统、无毒水基胶粘剂代替制鞋的有苯溶剂,可消 除或减少制鞋行业的苯中毒。
抽分排毒装置作业者需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防 毒呼吸器,独立操作工作室,配以良好的排风罩然而,根本控制措施是替代或 排除有毒或高毒物料改革工艺,与减压操作与排毒措施相结合,消除或减轻有毒 物质的危害对职工进行防毒宣传教育,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 明 完善防护设施和防护设备,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或减少制鞋行业有毒物质对 员工的影响其他说明:防毒物措施①领导首先要提高劳动保护意识,认识生产与劳动安 全卫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自觉贯彻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 则,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建立健全有关防毒管理制度②应成立应急救援组 织机构,制定毒物如丙酮、丁酮等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具体的处 置措施,完善应急救援设备的配置,并对救援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定期组织人员 进行应急救援演练③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岗位如刷胶工、调胶工、擦胶工等,在 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④完善防护设施和安装防护设备,保证工 人正确并坚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⑤针对接触苯、二甲苯的岗位,因该毒物对人 体健康危害大,工厂管理必须在作业防护措施上落实到位,如作业区域采用吸气 罩,员工佩戴防毒面具/手套等。
4.3 噪声防护措施采用的防护措施(设备)为采取隔声、减振技术措施,劳动者佩戴防噪耳塞, 根本控制措施为超标岗位进一步采取减振、消声、吸声、隔声等工程技术措施, 降低噪声强度,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和监督,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有效的 个人防用品,做好个人卫生的防护工作其他说明:①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或实际接触噪声 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 (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 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 (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l15dB (A),②裁 断工、划线工和打磨工等工作地点生产性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而采用现代工 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可采用防噪耳塞、耳罩等有效个人防护 用品③其它非噪声作业场所如行政区和生活区应尽量远离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 间4.4 其他物理因素其他物理因素的控制措施加强照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对损坏灯具及时更 换,保证所有照明设备均能正常使用特别要加强封闭式工作场所的防暑、降温 和保暖隔凉工作,安装防暑降温、保暖隔凉等空气调节设备,并能正常使用,使 其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保证工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企业应在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按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 示标识》的要求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5. 职业卫生管理与监督5.1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 健康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特定健康问题及时做出处理:早期发现特定健康损害, 避免出现严重危害后果;发现并处理患职业禁忌证的敏感人群5.2 个体防护作为辅助手段,个人防护用品可以阻断或减少有害因素进入人体,须为从事 热熔港宝、刷胶、喷漆、打磨、抛光等作业的工作人员配备符合《劳动防护用品 选用规则》(GB11651)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 要求的口罩、耳塞、护发帽、防护服、手套以及防毒面具,并督促其正确佩戴使 用防护用品应符合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和GB/T18664《呼吸 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的要求特种防护用品应具有生产许可证标识 “QS”、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标识“LA”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应 根据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的浓度来选择6.结论鞋业生产在福建晋江有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关心劳动 作业者的职业卫生健康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
职业病防治工作除了用人 单位的支持和重视外,政府与主管部门也更应该关心劳动者在以人为本的时代, 劳动力资源保持健康的状态是永葆社会和谐和发展的源动力完善职业卫生管理 体系,结合各企业生产实际,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定职业病防 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制度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相关制度,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规 范管理 [科]【参考文献】[1]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S)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8.[2]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2O1O.[3]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4] 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⑸张东普.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危害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