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极地地区试题精选(含解析)五四制鲁教版中考地理教材梳理世界中考地理.docx
12页教材梳理 世界地理第十章 极地地区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大概念素养目标对应新课标内容搜集资料,简要说明极地科考的重要意义通过实例,感受科学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P14】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独特的自然环境 白令海峡位于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东邻美国的阿拉斯加读白令海峡及其周边区域图,完成1—4题1.(2022江西中考)白令海峡以北的水域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2022江西中考)阿拉斯加位于(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北半球 D.东半球3.(2022江西中考)图示大陆北部沿海一带生活着( )A.袋鼠 B.北极熊 C.企鹅 D.长颈鹿4.(2022江西中考)北极圈以北区域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A.四季如春 B.四季分明C.寒冷 D.湿热知识点2 科学考察的宝地 【新特色·常考地图】人类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越来越频繁下图示意北极地区据此完成5—6题5.(2022山东日照中考)图中甲地( )A.位于北太平洋西部 B.位于西半球C.经纬度是(0°,30°W) D.存在极昼、极夜现象6.(2022山东日照中考)我国黄河站考察队员( )A.要面临“风库”的凶险B.要忍受“冰雪高原”的极寒C.可以和企鹅家族合影留念D.致力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新独家原创】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考察队将在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沿线进行冰雪环境监测、天文观测跟随的两名气象工作者将开展为期一年的气象观测和大气成分观测据此读图完成7—9题7.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设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该站位于泰山站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8.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大仓库”里装有( )①丰富的矿产资源②储量可观的森林资源③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④无数的海洋生物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科学研究,不属于此次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 )A.开发资源 B.冰川考察C.气象观测 D.天文观测知识点3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2021年11月,“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征,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于2022年4月返沪读图,完成10—11题雪龙”号科考船航线10.(2022山东威海中考)关于此次南极科学考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上海到中山站大致沿东南方向航行B.南极地区处于暖季C.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D.成群的企鹅、北极熊形成南极独特的风景11.(2022山东威海中考)科考队员发现“有的地方以前厚厚的雪墙如今几乎没有雪了”。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B.极地动物失去家园,甚至灭绝C.极地淡水资源增多D.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能力提升全练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图为1979—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1979—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12.(2022山东济宁鱼台期中,19,★☆☆)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光照强C.陆地广,风力大 D.海域小,降水足13.(2022山东济宁鱼台期中,20,★☆☆)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A.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B.改变极地生态环境C.大量捕捞海洋生物 D.开采极地矿产资源14.(2022山东东营中考,15,★☆☆)关于极地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寒带地区B.至今无常住人口C.北极地区风力更大D.南极地区气温最低 【新考向·时事热点】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于2021年11月5日出发,2022年4月26日返回上海基地码头下图为2022年5月30日我国南极科考站实时气温监测数据,据此完成15—16题。
15.(2022山东临沂中考,14,★★☆)每年1月至2月是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段,原因是( )A.气候寒冷,冰层厚 B.处于暖季,白昼长C.气候寒冷,降水少 D.处于暖季,炎热干燥16.(2022山东临沂中考,15,★★☆)图示科考站实时气温监测数据说明南极地区( )A.酷寒 B.干燥 C.降雪多 D.烈风17.【新考向·开放性试题】(2022山东青岛中考,31,★★☆)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4月30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某地理小组成员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完成该学习过程项目一 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5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北极的黄河站小组成员绘制两极地区示意图,认识并标注了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1)我国已建立的5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 、 项目二 南极洲和北冰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小组成员搜集了极地科考的部分课题并对课题内容进行分类2)请将下列研究课题内容的序号填入表1对应的空格内。
表1科考领域课题内容太阳活动⑤生物活动A 地质演化B 环境问题C 气候变化D 冰川资源E ①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②通过提取冰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③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过程④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⑤通过极光现象,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⑥通过极地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项目三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除了寻求新能源以外,还将目光放到更远的极地地区小组成员就“是否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能源”展开辩论正方: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因此应该开发反方:开发极地能源势必会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因此不应该开发3)对于以上辩题,你支持哪方观点?简要阐述理由 素养探究全练18.【区域认知】(2022山东济南中考)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分析地理位置是认识世界、欣赏世界的钥匙下图为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请将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其所在区域名称和位置特点对号入座①中东 A十字路口②澳大利亚 B三洲五海之地③东南亚 C独占一个大陆填数码 填字母( )——甲——( )( )——乙——( )( )——丙——( )(2)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关系图① ,② ,③ ,④ (3)1914年,巴拿马运河竣工通航,成为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被誉为“世界桥梁”说出“世界桥梁”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D 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分界线,北连北冰洋,南接太平洋2.C 据图可知,阿拉斯加位于美国和加拿大所在的北美洲;从南北半球看,阿拉斯加被北极圈穿过,属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西经140°到180°经线之间,属于西半球3.B 图示大陆北部沿海一带被北极圈穿过,包括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北部,属于北极地区,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4.C 北极圈以北区域属于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甚至有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气候终年寒冷5.B 读图可知,甲地经纬度为(30°N,65°W),因此可判定甲地位于大西洋、西半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6.D “风库”“冰雪高原”描述的是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7.C 结合经线和纬线所指示的方向可知,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8.C 南极地区无森林资源9.A 由材料可知,本次科考主要进行冰雪环境监测、天文观测、气象观测。
10.B 读图可知,从上海到中山站大致先沿西南方向,再转向东南航行;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便于科学考察;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特有动物11.C 极地地区淡水资源是以冰川固态形式储存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会造成极地淡水资源减少能力提升全练12.A 极地地区纬度高,酷寒,故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13.A 极地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放大器”的作用,极地冰雪沉积,冰盖深厚,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高分辨率、高保真记录载体,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14.D 南极地区有南温带范围,极地地区主要位于寒带地区;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南极地区风力更大;南极地区气温最低15.B 每年1月至2月是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段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该时间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且白昼时间长,便于考察16.A 结合图示中测到的气温,说明南极地区气候酷寒17.(1)黄河站 昆仑站 (2)①③⑥②④(3)支持反方,理由是:虽然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开发极地能源势必会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目前南极地区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冰川融化现象,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害着整个人类的生存。
所以不应开发极地能源解析 (1)读图可知,5个科考站中位于最北的是北极的黄河站,南极纬度最高的是昆仑站2)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3)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看,不应开发极地能源素养探究全练18.(1)② C ③ A ① B (2)南极圈(或66.5°S) 寒冷 少 大 (3)连接(或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缩短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程,方便了南、北美洲东岸和太平洋沿岸的贸易往来解析 (1)读图可知,甲国独占一块大陆,结合轮廓分析,甲是澳大利亚;乙地区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为东南亚,位于亚洲、大洋洲与太平洋、印度洋之间,被称为“十字路口”;丙位于亚洲西南部,为中东地区,紧邻欧、非两洲陆地,同时又被边缘海或湖泊所环绕,主要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故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2)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或66.5°S)以南,纬度高加之地势高,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冰雪覆盖,且主要地形为高原,故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该地干燥,降水稀少,主要被白色冰雪覆盖,故其被称为“白色荒漠”;风速大,被称为“风库”3)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缩短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程,方便了南、北美洲东岸和太平洋沿岸的贸易往来,是重要的航运要道,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