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水管道的布置解析.pps
40页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1. 1.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给水管道的布置 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 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 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 进行管道布置时,不但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 关系,还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管道尽可能与墙、梁、柱平行,呈直线走向,力求管路简 短,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但不能有碍于生活、工作和通 行;一般可设置在管井、吊顶内或墙角边干管应布置在用水 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既利于供水安全,又可 减少流程中不合理的转输流量,节省管材 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引入 ,引入管不少于2条若必须同侧引入时,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 得小于15m,并在两条引入管之间的室外给水管上装阀门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引入管;2——水表井;3——立管;4——室外给水管道 图1-18 引入管从建筑物不同侧引入 室内管道贯通状布置 建筑物 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
不允许间断供水 的建筑和设备,应采用环状管网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 设2条或2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将管道连成环状或贯通状双 向供水,如图1-18所示若条件不可能达到,可采取设贮水池(箱 )或增设第二水源等安全供水措施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软性接头法即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沉降缝、伸 缩缝隙两边的管道;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 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 效的保护措施同时也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 若需穿过,应采取保护措施,常用的措施有: 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2)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活动支架法,如图1-20 所示,在沉降缝两侧设立支 架,使管道只能垂直位移, 不能水平横向位移,以适应 沉降、伸缩之应力 丝扣弯头法,如图1-19所示,在建筑 沉降过程中,两边的沉降差由丝扣弯头的 旋转来补偿,适用于小管径的管道; 丝扣弯头法 活动支架法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丝扣弯头以及相关配件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橡胶软管金属波纹管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为防止管道腐蚀,管道不允许布置在烟道、风道、电梯井 和排水沟内,不允许穿大、小便槽,当立管位于大、小便槽端 部≤0.5m时,在大、小便槽端部应有建筑隔断措施。
为避免管道渗漏,造成配电间电气设备故障或短路,管 道不能从配电间通过,不得穿越变、配电间、电梯机房、通 讯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有屏蔽要求的 X光、CT室、档案室、书库、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 引发事故的房间; 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 (3)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一般不宜穿越卧室、书房及贮藏间也不能布置在妨碍生产 操作和交通运输处或遇水能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设备、 产品和原料上不宜穿过橱窗、壁柜、吊柜等设施和在机械 设备上方通过,以免影响各种设施的功能和设备的维修 布置管道时其周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满足安装、 维修的要求,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净距 见表1-5 便于安装维修 (4)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2. 2. 布置形式布置形式 给水管与其它管道和建筑结构之间的最小净距 表1-5 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环状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前者单向供水,供水安 全可靠性差, 但节省管材,造价低; 后者管道相互连通,双 向供水,安全可靠; 但管线长造价高。
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又可分为 : 上行下给、 下行上给、 中分式 一般建筑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干管埋地、设在底层或地下室中,由 下向上供水的为下行上给式,如图1-10 适用于利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的 工业与民用建筑; 动画演示 单击鼠标播放 • 上行下给 式 干管设在顶层天花板下、吊顶内或技 术夹层中,由上向下供水的为上行下给式 ,如图1-11(b)适用于设置高位水箱的 居住与公共建筑和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 房; 动画演示 单击鼠标播放 • 下行上给 式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水平干管设在中间技术层内或某层吊顶内,由中间向上、下2个 方向供水的为中分式,适用于屋顶用作露天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 技术层的高层建筑 同一幢建筑的给水管网也可同时兼有以上两种布置形式,如图 1-15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1. 1. 敷设形式敷设形式 给水管道的敷设有明装、暗装两种形式。
明装即管道外露,其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外 露的管道影响美观,表面易结露、积灰尘一般用于对卫生、 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暗装即管道隐蔽,如敷设在管道井、技术层、管沟、墙槽 或夹壁墙中,直接埋地或埋在楼板的垫层里;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管沟施工管槽管井施工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管道不影响室内的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困难 ,造价高适用于对卫生、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宾馆、高级公 寓和要求无尘、洁净的车间、实验室、无菌室等 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时均应预留孔洞,暗 装管道在墙中敷设时,也应预留墙槽,以免临时打洞、刨槽影响 建筑结构的强度 2. 2. 敷设要求敷设要求 暗装的优点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管道预留孔洞和墙槽的尺寸,详见表1-6管道穿越楼板、 屋顶、墙预留孔洞(或套管)尺寸见表1-7 给水管预留孔洞、墙槽尺寸 表1-6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留洞(或套管)尺寸 表1-7 给水管采用软质的交联聚乙烯管或聚丁烯管埋地敷设时,宜 采用分水器配水,并将给水管道敷设在套管内。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引入管进入 建筑内有两种情 况,一种是从建 筑物的浅基础下 通过,另一种是 穿越承重墙或基 础,其敷设方法 分别见图1-21(a )、(b) 图1-21 引入管进入建筑物 (a)从浅基础下通过;(b)穿基础 1——C5.5混凝土支座; 2——黏土; 3——M5水泥砂浆封口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引入管穿地下室外墙或基础时,应采 取防水措施,如设防水套管 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 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0.15m处 建筑内埋地管在无活荷载和冰冻影响时,其管顶离地面高度 不宜小于0.3m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必须采用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方便和 安全供水固定管道常用的支、托架见图1-22 图1-22 支、托架 (a)管卡 (b)托架 (c)吊环 给水钢立管一般 每层须安装1个管 卡,当层高>5m 时,则每层须安 装2个,管卡安装 高度,距地面应 为1.5~1.8m。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钢管水平安装支架最大间距见表1-8钢塑复合管采用沟槽 连接时,管道支架间距见表1-9塑料管、复合管支吊架间距要 求见表1-10 钢管支架最大间距(m) 表1-8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支、吊架最大间距(m) 表1-9 注:1 横管的任何两个接头之间应有支承 2 不得支承在接头上 3 沟槽式连接管道,无须考虑管道因热胀冷缩的补偿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m) 表1-10 注: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衬非金属垫或套管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当给水管道与排水管道或其他管道同沟敷设、共架敷设时, 给水管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或交叉敷设时,管道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 合规范的有关要求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2 管道敷设 室内冷水管应在 热水管下方。
给水管道与各种 管道之间的净距, 应满足安装要求, 且不宜小于0.3m 室内冷、热水 管垂直敷设时, 冷水管应在热水 管的右侧 横干管与墙、地 沟的净距≥100mm ;与梁、柱净距 ≥50mm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3 管道防护 1.3.3 管道防护 1. 1. 防腐 防腐 明装和暗装的金属管道都要采取防腐措施,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 命通常的防腐做法是管道除锈后,在外壁刷涂防腐涂料 铸铁管及大口径钢管管内可采用水泥砂浆衬里防腐 埋地铸铁管宜在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遍、石油沥青两道;埋地钢 管(包括热镀锌钢管)宜在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两道外加 保护层(当土壤腐蚀性能较强时可采用加强级或特加强防腐);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3 管道防护 钢塑复合管就是钢管加强内壁防腐性能的一种形式,钢塑 复合管埋地敷设时,其外壁防腐同普通钢管;薄壁不锈钢管埋 地敷设,宜采用管沟或外壁应有防腐措施(管外加防腐套管或 外缚防腐胶带);薄壁铜管埋地敷设时应在管外加防护套管 明装的热镀锌钢管应刷银粉两道(卫生间)或调和漆两道 ;明装铜管应刷防护漆。
当管道敷设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管外壁应刷防腐漆或缠 绕防腐材料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3 管道防护 埋地铸铁管 埋地钢管钢塑复合管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3 管道防护 薄壁不锈钢管薄壁铜管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3 管道防护 防腐套管防腐胶带 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3 管道防护 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地方的 生活给水管道,为保证冬季安全使用应有防冻保温措施金属 管保温层厚度根据计算确定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