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docx
11页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31~45页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难点: 1、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1)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
(2)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活动规则 (3)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响应的数学概念 (4)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六、教材编写特点: 1、创设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的认数情境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3、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 4、内容呈现的方式既符合逻辑又生动活泼 七、课时安排:(8课时) 1、数数数的组成…………………………………1课时 2、读数写数…………………………………………2课时 3、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1课时 4、数的顺序比较大小……………………………1课时 5、比多少…………………………………………1课时 6、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课题一数数数的组成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1~33页,练习七2、4题。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 教具准备:教师:蛋糕模型,蜡烛;学生: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利用旧知引入,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今天是我妹妹的生日,这儿有一块插了蜡烛的蛋糕(20根),猜猜看有多少根? 2、谈话:老师把蜡烛变成了小棒,在你的桌子上,请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棒怎样表示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是20根? 4、小结:10个一是一十,2个十就是二十 5、以这二十根小棒为标准,估计桌上的小棒总共多少根,引入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提出问题:你们想学些什么呢? 二、重视学法探究,解决问题 1、在尝试和思考中学会数数:你们会数20到100之间的数吗?(学生试数) (1)同位配合,一人拿小棒,两人一起数:从21数到30。
(2)一根一根地试数小棒,从31数到100 (3)10根10根地数100根小棒,归纳: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是100 2、在观察和游戏中掌握数的组成: (1)观察三张卡片: 用小棒表示64、22、42的组成、用汉字表示三个数的组成 (2)看图回答问题: ① 出示6捆小棒(每捆10根)和4根小棒,它是怎样组成的?一共是多少? ② 出示2捆小棒和2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样组成的? ③ 出示数(四十二),用小棒表示,说说它的组成 ④ 小结:几十就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总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师生“对口令”: 师生 29 2个十9个一 4个十8个一48 6个十60 79 七个十9个一 …… 学生当小老师,出题考大家 (4)33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三、体验成功愉悦,独闯难关: 让学生独立解决智慧爷爷在各个难关中提出的问题 1、与七十相邻的两个数是()和()一百里面有()个时,一百里面有()个一 4个一和6个十组成()。
数出三十二前面的五个数:. 2、接着数: 九十四、九十五、()、()、()、()、() ()、()、()、()、八十一、八十二、() 3、练习七第2题:百球图(估一估,数一数) 4、练习七第4题:帮小动物回家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十是100,10个一是10,2个十是20 64由6个十和4个一组成 22由2个十和2个一组成 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 课后小结: 课题二读数写数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4~35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数位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十个十是(),一百里面有()个一 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3、7个十和6个一组成() 4、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6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二、学习读数、写数: 1、教学例4: (1)同位两个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4根呢? (2)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柱,4个一在各位上拨4颗珠 (3)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24,并读出来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 (4)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2、教学例5: (1)学生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抽出其中一个数(如67)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 (2)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
3、教学例6: (1)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非颠倒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2)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 (3)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并轻声读一读 (4)教师在黑板上展示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 (5)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位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数上填空 (6)让学生再回头看例6、例6中自己写的数,并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书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聪聪说的一样,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 三、练习:35页做一做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读作: 课后小结: 课题三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七的练习、生活中的数。
教学目标: 1、巩固前面所学的读数、写数的知识 2、熟练地读写100以内各数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你按要求数数: (1)从31数到42 (2)从89数到100 (3)从99数到90 (4)数出50后面的7个数 (5)数出66前面的8个数 2、听老师读数写数: 二十八三十七四十九一百 七十七五十四三十二二十一 六十八五十一三十三九十六 二、练习七: 1、第1题:这是一道数数题 指名让学生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 2、第2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再让学生数一数,看看自己估计的差多少,并说一说怎样数比较快? 3、第3题:这是一道数数题,数出指定数的后面的五个数 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教师抽查 4、第4题:这是一道以游戏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独立连线,指名说一说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家的 2、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
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一百页有多厚,以增强学生的数感 3、第6题:这是一道写数的题 教师读数,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数序列化,再填数口答订正 5、第8题:这是一个猜数游戏 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 三、生活中的数: 1、2000年奥运会我国取得28枚金牌 2、今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 3、公共汽车准乘56人 4、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读数写数 10个十是100 10个一是10 2个十是20 课后小记: 课题四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4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学生:学具中的百果图、各种100以内的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 2、写数:三十六四十八五十二七十五 二、自主探索: 1、数的顺序 (1)观察100以内百数图(课本上),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那些特点? (2)学生独立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 (3)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让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其它百数图进行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比较大小 (1)出示39页主题图: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母鸡下蛋多? 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比法 (2)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
(3)学生四人一组,用计数器摆出例8左图中的两个数38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再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右图中32和30的大小 (4)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练习: 1、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26 3930 课后小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