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争含答案.doc
6页清单一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历史根源法西斯的兴起1.原因(1)德、意、日三国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2)为笼络群众,提出了限制资本家和地主、保护中下层劳动者等蛊惑人心的口号2.表现(1)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并于1922年夺取了政权2)德国: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3)日本:兴起以军部为主的法西斯运动3.纲领和目标(1)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2)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清单二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经济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1.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出现暴跌2.特点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时间长;破坏性大3.影响普通民众渴望改变现状,法西斯势力活跃资本主义国家间围绕争夺世界市场展开斗争,矛盾激化4.应对危机的不同道路及原因(1)不同道路:①美国和英国分别建立起美元集团、英镑集团等排他性的经济集团②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2)原因:英、美经济实力雄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广大,而德国没有殖民地,日本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殖民地较少。
清单三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九一八事变1.标志九一八事变2.九一八事变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确立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2)1928年张学良“易帜”后,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和影响受到很大削弱3.九一八事变的经过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出兵中国东北,很快占领东北全境4.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军部在国内的政治地位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正式建立了法西斯体制2)是日本法西斯势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称霸世界道路的开端3)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4)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清单四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希特勒的上台1.标志希特勒的上台2.希特勒上台的背景(1)经济危机对德国的严重打击,为纳粹党人夺权创造了客观条件2)希特勒和纳粹党进行蛊惑宣传,骗取了广泛支持3)和侵略扩张的目标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3.纳粹上台(1)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4.纳粹党的政策(1)政治:实行纳粹党一党专政和希特勒个人独裁,确立了发动战争的政治体制2)经济:重整军备,确立了战争经济体制3)军事: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
法西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对内独裁专政,对外疯狂扩军备战由于德日两国具体国情不同,两国法西斯专政又有自己的特点,德国法西斯以纳粹党为核心,而日本则是以军部为核心 探究点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史料探究]材料一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答案] 状况: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大幅度降低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材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2)材料二中日本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仍对其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结合史实说明其影响[答案] 原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结果: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乘机发展,军事法西斯专政最终建立影响: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形成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中国开始了抗日战争[结论形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从局部看: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1)经济上: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源,各国纷纷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政治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国工人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2.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1)各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3)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引起了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点二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史料探究]材料一 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凡尔赛和约》材料二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德国兵役法》(1935年)(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兵役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二中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答案] 变化:由志愿服役制变为普遍义务兵役制原因: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影响: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并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三 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基辛格《大外交》(2)材料三中,基辛格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对此你有何认识?[答案] 基辛格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的打破归结于希特勒个人这是片面的,凡尔赛体系原本就很薄弱,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宰割基础之上的,早在该体系建立之初就已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即便德国没有希特勒这个人的出现,还会有别人来打起德意志民族复仇的旗帜,这是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论形成]比较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异同类别德国日本不同点过程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发动战争先发动侵略战争,后建立法西斯专政核心以希特勒为头目的纳粹党军部势力方式纳粹党欺骗群众,勾结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走的是“民主”之路通过政变、恐吓等手段逐步迫使政府让步,建立受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特点派系单一,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短派系复杂,斗争激烈,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长相同点历史原因两国长期以来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时机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
两国法西斯分子利用危机夺取政权本质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一战后,法西斯运动提出的纲领和目标有( )①对外侵略扩张 ②推行极权统治 ③实行议会民主制④鼓吹民族优越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B 法西斯运动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故排除含③的选项2.20世纪30年代,阿诺德·汤因比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B.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C.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解析:选B 解答本题要注意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与否对“西方的社会制度”不起作用,故A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时间太久远,况且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并未引起西方社会制度的大变动只有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导致了世界各地人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怀疑,故B项正确3.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九一八事变 B.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C.七七事变 D.“二二六”政变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涉及“满蒙问题”,而且是关东军的侵略行径,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答案为A4.“一辈子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舒坦过”,这是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发生后一位德国人说的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他的身份是 ( ) A.工人 B.农民 C.资产阶级 D.纳粹分子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经济危机中,普通民众遭受到深重苦难,而资产阶级也遭受到重大经济损失,只有纳粹分子看到了夺权的希望,故应选D项5.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的普遍支持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解析:选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是通过议会选举而登上德国政治舞台的,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获取了德国人的信任与支持,获得大量选票,从而成为执政党。
因而,A项符合题意6.德、日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相同条件有 ( )①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②法西斯势力活跃 ③经济危机的影响 ④通过对外战争而上台A.①②③④ B.①②C.①②③ D.③④解析:选C 德国法西斯不是通过对外战争而上台的,是通过欺骗宣传,赢得国会选举而上台的排除含④的选项,①②③都正确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条 德国政府所制定的国家法律如不以国会和参议院的组织本身为对象,得与德国宪法相异德国总统的权力不变第四条 德国与外国所订涉及国家立法事务的条约,无须获得参与立法工作的团体的同意……——《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1933年3月23日)材料二 民族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为德国国家思想的支柱,并与国家不可分离地联系着它是一个公法实体它的章程由元首确定——《党国统一法》(1933年12月1日)(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和《党国统一法》颁布的后果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法西斯统治的特点6分)解析:从希特勒上台实行法西斯专制统治方面分析其后果;从法西斯的独裁专制、侵略扩张、残暴欺骗等方面概括其特点。
答案:(1)后果:《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使希特勒获得了立法权,摆脱议会的任何约束《魏玛宪法》实际被废除,国会名存实亡《党国统一法》确定纳粹党是“国家精神的体现者”,使国家成为纳粹党的附庸2)特点:实行专制独裁;侵略扩张;宣传种族理论;反社会主义;具有残暴性和欺骗性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纳粹党的早期纲领材料二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1936年日本《基本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