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三类降水云的时空分布特征.pdf
3页.5 5 4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上册) 1 引言 贵州三类降水云的时空分布特征 李玮许弋汪丽 ( 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贵阳5 5 0 0 0 2 )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侧,长江、珠江中上游地区,以乌蒙山一苗岭为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水系;以 南属珠江水系由于降水量在地区和季节上分配不均以及贵州蓄水条件和能力较差喀斯特地形,尽 管年降水量在1 0 0 0 m m 以上,但季节性干旱不仅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而且影响工业生产和人民 生活的各个方面我省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夏季,3 ~5 月省之中部及西部,多出现不同程度春旱天气 贵州省自5 0 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了飞机人工增雨和火箭、高炮人工增雨的科学试验,最近又正积极准 备开展飞机增雨业务,对我省降水云的时空变化及不同环流背景对应降水的特征等进行研究,更好地 利用有利的天气形势,针对不同类型的降水云系采取相应的增雨措施,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2 三类降水云的定义 目前,主要把降水云系分为三种类型:( 1 ) 层状云即当天仅有6 类层云( S C P 、S C U 、S C E 、S C T 、 S T B ) 中的一种或几种云;( 2 ) 对流云即当天仅有两类积云( C B V 、C B P ) 中的一种或两种;( 3 ) 混合云即 当天既有层状云又有对流云。
每一类云的时空分布和降水特点各有不同本文以贵州省8 4 个气象站、 1 9 7 1 - - 2 0 0 2 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选择总云量大于7 或者日降水量大于0 .1 m m 的天气,对总 云量、低云量、降水量、降水时段以及云状等要素进行统计,以分析三类降水云的时空分布特征 3 三类降水云的时空分布特征 全省8 4 个气象站3 2 年符合总云量大于7 、降雨量大于0 .1 m m 条件的总日数为8 0 4 8 1 5 站次,站 总日数的8 2 .7 %各类型云的降水比例如表1 表1 如只考虑降水量大于0 .1 m m ,则降水个例为5 5 4 0 4 3 站次各类型云的降水比例如表2 表2 由表3 可以看出贵州省较大降雨主要是由于对流云引起的,其次为混合云,层状云最少,但层状 云是小雨的最大贡献者 S 6 一天气、气候、水资源 5 5 5 3 .1三类降水云的时空分布 从层状云降水次数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3 2 年中我省层状云降水次数一般都在3 0 0 0 多次左右, 总的趋势是从东向西逐渐增多,最大中心位于西北部的毕节和水城一带最少的南部边缘红水河流 域一带,3 2 年中层状云降水次数大约2 0 0 0 多次。
而对流云降水次数的变化则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黔南、黔西南、六盘水市南部和铜 仁部分地区对流云降水次数4 0 0 次左右,我省暴雨年平均次数最多的晴隆县对流云降水次数达4 4 0 次;毕节地区和遵义地区对流云降水次数最少,约为2 0 0 多次毕节地区的赫章县为1 8 3 次;我省的中 部和东部地区对流云降水次数为3 0 0 次左右 混合云降水的分布从全省来看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全省混合云降水次数为3 0 0 次左右( 图略) 3 .2 三类降水云的月分布 三类降水云的平均次数总的来说呈现出冬季少而夏季多的特点,从图1 可以看出:贵州冬半年的 降水几乎都是层状云降水,而从3 月份开始,对流云降水和混合云降水开始增加,到7 ~8 月和层状云 降水一起达到最高值,进入1 0 月份以后,对流云和混合云降水次数迅速减少,我省又是以层状云降水 为主 图1 三类降水云的平均月变化 从统计资料得出,近3 0 多年来,三类降水云引起的暴雨9 0 %以上出现在4 ~1 0 月,这与三类云 出现次数的平均月变化是一致的6 月份三类云引起的暴雨最多,其次为7 月,其中省的西部由对流 云和混合云引起的暴雨要略晚于其他地区。
3 .3 三类降水云的年际变化 从1 9 7 1 —2 0 0 2 年三类云出现次数与历年同类云平均值的年际距平变化图( 图2 ) 可以看出:层状 云在7 0 年代为负距平,进入8 0 年代早期后明显增加,整个8 0 年代以正距平为主,说明在8 0 年代,层 状云出现次数明显偏多,9 0 年后呈现出正负距平交替出现,无明显的特征对流云和混合云在7 0 年 代和层状云一样明显偏少,8 0 年后增加,但从8 0 年代后期开始,对流云呈现正负变化交替,而混合云 则出现明显的持续负距平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上册) 图2 三类降水云出现次数的年际距平变化图 参考文献 [ 1 ] 魏丽,钟强.青藏高原云的气候学特征.高原气象,1 9 9 7 ,1 6 ( 1 ) [ 2 ] 陈宝君,李子华.三类降水云雨滴谱分布模式.气象学报,1 9 9 8 ,5 6 ( 4 ) [ 3 ] 宁夏三类降水云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