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青岛滨海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启示.docx
5页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青岛滨海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启示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民办高 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切实提高认识, 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 按照“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师生共建”的原则,把校园文化建设这 一基础性工作做好、做实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我国民办高校从20世8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走上了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的道路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 管我们欣喜地看到民办高校在各方面都有着长足的发展,但在实际的 运作和建设中或多或少仍存在问题,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青 岛滨海学院作为中国民办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在建校20周年之际, 它的特色育人模式尤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得以广泛报道, 并且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重要性(一)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形成的,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 创造遵循的,独特的价值标准、心理特点、审美情趣、思维模式和行 为规范,以及与此有关的优良的学风、校风等,校园文化是依附和从 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现象,是校园内一切物质和精神存在的 总和。
其表现形态有三种:一是表层的物质文化,二是中层的制度文 化,三是深层的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 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同 构成了校园文化这一有机的统一整体二)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学校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自身精 神的体现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 化积淀和底蕴,也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提高民 办高校的良好声誉和整体形象,就需要重视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 化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其文化和人文底蕴是不可或缺的 现在,教育市场上的竞争,也和其他市场一样进入品牌的竞争时代 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将是民办高校走向成熟的一个重 要步骤大学是人文精神最合适的去处”,面对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 主要取向的民办高校,营造符合现代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并形成独 具特色的校风学风,同样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大学之大,并不在 于其面积,而在于其内涵,正所谓“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民办高校要建成一流的名校,除了增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外,更要重 视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二、目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民办高校的发展只有短短的20年时间,且是在无前人经验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其办学过程、具体管理、发展方向上还存在一定 问题,并凸现了地区的不平衡性,从而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问 题。
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一) 校园文化建设普遍重视不够,认识不明确,随着社会大环 境对民办教育期望值的普遍提高,民办高校对招生、教学、就业等一 系列显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而往往导致了对隐性的校园 文化的忽视,造成了校园文化的规划不足,出现“校园文化说起来 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校园文化缺乏正 确的认识,从而也就不能按照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去搞好校园文化建 设二) 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 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 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 段但是,有的民办高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 文化生活,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 乐道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三)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是 校园文化中最广泛、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受 益者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较公办高校略低,而且公办高校与民办高 校在目前仍存在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现实差距,造成了民办 高校不少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强、主动性相对欠缺、学生心理压力较 大等许多问题。
三、青岛滨海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校园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民办高校综合实 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切实提高认识,把校园文 化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按照“领 导重视、全员参与、师生共建”的原则,把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基础性 工作做好、做实青岛滨海学院建校20年来,学校始终倾力打造德 育这块“金牌”,坚持育人先育“德”,树立“要学做事,先要做人” 的育人理念,构建了完善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体系一)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当前,民办高校要形 成自己特色与传统,形成自己的品牌与优势应以培育“校魂”为目 标,提升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因为,虽然只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民 办高校无法与公办高校相媲美,但是它已经基本上改变了初期的“扩 地盘、改名字、盖大楼”的状况,慢慢步出讲求规模效益、追求经济 效益、实行粗放型管理的第一发展阶段,而进入了讲求教学质量、注 重社会效益、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第二发展阶段青岛滨海学院建校开 始就构建了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下设两条主要渠 道:一是二级学院德育工作渠道(包括院长、专职学生干事、专职辅 导员、兼职班主任和各班团支部);二是公寓德育工作渠道(包括服 务管理处处长、学生公寓科长、公寓专职员、管理员和各楼层团 支部),保证了组织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和德育实效。
随着形 势的发展,青岛滨海学院实施了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转变管理 理念,转变管理方法的“双转”工程近年来,学校校积极在校园内 传播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文艺社团和相关专业中,引入民 间音乐、民间舞蹈、京剧、太极拳等学校聘请多位艺术名家作为大 学生艺术团艺术顾问,并聘请多位京剧名家、书法、茶艺界人士为兼 职教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学校被授予“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评 选工程,通过认真总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经验,积极培育校园文化建 设的新载体,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提 高到新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