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质课教学设计二年级人教版小马过河.doc
11页精品资料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质课教学设计:二年级人教版小马过河《14、小马过河》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p 】 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平安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教学目的: 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化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精亲自尝试的道理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表达才能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法及学法: 教法:〔1〕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一点打破教学法;〔3〕以读促悟法 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教具准备: 1、老牛、小马、松鼠、老马图片及头饰; 2、多媒体课件; 3、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录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训练学生说话。
1、激趣: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老师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得意的小马小马第一次来到咱们这个集体中,看到这么多张生面孔,他的心里太紧张了,谁愿意随意对他说点什么,让他放松放松? 2、导入课题,引导提问 老师激情导入:听了大家的发言,小马真快乐,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如今它不紧张了,而且他还特别愿意和大家共同来分享一个有关他的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老师板书课题〕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引导提问:通过读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怎样过河?过河了没有?〕 3、训练说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坊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组织学生讨论: 要是把磨坊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好了你看应该加在哪里?〔磨房前面〕 〈通过三次提问,逐步进步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才能,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过渡: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了吗?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本中,深化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考虑: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如何? 2、集体强化,梳理课文脉络: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两次〕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一次过河?〔三至四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二次过河?〔6自然段〕小马两次过河的结果一样吗?〔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了过去〕 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情况,然后写老马〔〕,最后写小马〔〕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并训练学生由句组段的说话才能〉 三、细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引入情境,质疑解疑 过渡: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为什么没有过河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老师配乐感情朗读,为学生做好典范作用,激起学生浓重的读书兴趣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2〕同时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用横线画出牛伯伯和松鼠说的话,在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出示要求后老师首先要指示学习方法,因为学生刚刚开场练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往往将读与考虑脱节学生自主学习后,分小组讨论。
四、深化理解,深化感悟,品读角色,初明事理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学生读出“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的句子时,老师在黑板上忽一条小河的简笔画〕 2、小马高快乐兴的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你们想象一下,它如今是什么样的心情啊!〔为难〕 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 〔1〕学生答复后,老师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两种动物图片及它们所说的话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松树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引出矛盾,为下文作铺垫和过渡 〔2〕假如你就是老牛,假如你就是松鼠,你会用什么语气对小马说话? 〔老牛说的话要读得轻松,慢条斯理,松鼠说的话要读出急迫、认真的语气〕 自己把这两种动物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 〔3〕师生分角色带上头饰共同表演 师:老师也想参加到你们当中,和您们共同表演这局部内容,好吗?下面我们共同来将这个片断表演出来。
老师当小马,谁来当牛伯伯?谁来当松鼠?〔用讲台当作小河,找一把椅子当作大树〕 2、同是一条河,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学生说后,老师在小河的简笔画旁贴出老牛、松鼠图片,并板书:高、浅矮、深〕 3、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们仔细想过了,可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想过它们说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带有近义词“马上、连忙”的句子〕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即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A、指名读 B、“立即”、“马上”都表示什么?请你再读一读,看看你能明白什么?〔小马不动脑筋〕 C、小结:同学们,这两句话都是书中的句子,我们读书的时候要仔细读句子,看看前面写了什么,后面又写了什么,多想一想,收获会更多一些 四、指导表演,读写句子 1、分角色朗读,表演老马教育小马的情节 抓住“难为情”一词,让学生说说“难为情”是什么意思你为什么事情感到过“难为情”?并演示:“难为情”时,你是什么样子的?做给大家看看 2、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并划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 对老马教育的这段话,让学生: 〔1〕读——读出“亲切”的语气。
〔2〕说——说说“光”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别人”指谁? 〔3〕写——做改写句子的练习:用“不应该……而应该……”的句式表达老马的意思 〔4〕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诵 〔5〕议——读了小马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五、打破难点,加深理解 过渡: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一次来到河边,这次它过去了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6自然段,并说说从哪里看出小马记住了妈妈的话,遇事开动脑筋了 2、讨论: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一试,觉得河水怎么样?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不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终究谁说得对?学生兴趣高,对此,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其间老师以肯定学生的某些意见的方式作为引导,最后的结论如何做,也须视学生的认知程度而定 3、训练用”既不像……也不像”说话 〔1〕说“高度” 〔2〕说“深度” 〔3〕连说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刚刚说的两句话连起来 4、小马过河后,心里可快乐了,它不但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于是它就欢快的唱起了《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让我们和它一起来唱多媒体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六、分角色读,读中升华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马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故事吗?聪明的叔叔阿姨们,把这个童话故事拍了一部动画片,可是还没有找到配音演员,大家想试试吗? 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学生当配音演员。
七、根据课文,小结收获 1、让学生畅所欲言,小结收获说说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还理解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像小马一样遇到过什么难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老师作适当处理 3、老师小结,提出希望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个英勇的、爱动脑筋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真正的成长 八、思维启迪,拓展延伸 〔一〕课内作业: 课后习题: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它说什么? 1、老师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拓宽思路〔如:可以是趟水的感觉、磨坊磨面的情景、路上碰到的事情等〕 2、两人一组分角色根据自己的想象进展对话练习 3、指名小组汇报表演 〔二〕课外作业: 续编故事: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大雨一连下了几天几夜,河水涨了老高,外婆打 说自己家被水淹了老马听了非常着急,对小马说:“孩子,你赶紧去给外婆家送袋面粉吧!”小马驮起面粉飞快的向外婆家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请同学们替小马想想方法,回家后把这个故事续编完好,并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图片——浅 小马图片——深 松鼠图片——矮 遇事要多动脑,并且要亲自尝试 既不像……也不像……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化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希望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迫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在指导朗读时,我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分角色朗读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 当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记住老马、小马、松鼠、老牛的话,并想象当时的情境,进一步领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说话的表情、语气也不同,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课文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做,既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又能激发阅读的兴趣 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打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同样一条河,老牛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
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2.假如是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这条河,问问你,你该怎样答复它们?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考虑,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考虑和交流的空间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进展交流从而使学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根据,无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而下结论,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防止犯老牛和松鼠的经历的错误 总之,《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容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只有给个性化的阅读交流的时间,我们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但是,我总感觉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的时间比拟少,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以后教学中,还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多下功夫 欢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