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玉的道家思想.doc
3页宋玉的道家思想 宋玉的道家思想 宋玉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楚国赋作家,从?韩诗外传?和刘向的?新序?中,我们可以得知,宋玉的政治地位应该比较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等等,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汉书地理志?云,屈原被流放,作?离骚?等赋以自伤,后有宋玉、唐勒等等慕而述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亦云,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王于〕友景差,①结合晚唐无名氏的?无能子?中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关于宋玉对屈原的劝告一事等来看,②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宋玉曾是屈原的弟子或是曾事屈原;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证明宋玉承受道家思想的可能性: 1、从师承方面来看,宋玉应该承受道家思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宋玉曾是屈原的弟子或曾事屈原宋玉应该具有承受道家思想的可能冯友兰先生认为,屈原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③屈原在?天问篇?中所提出的哲学问题,就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唯物主义宇宙发生论屈原向天发问,邃古之初,谁传道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这些问题都是屈原在向天发问时,希望得到的答案淮南子精神训?也说,澒濛鸿洞,莫知其门由此来看,屈原应该是黄老之术的传播者宋玉经常出入于屈原的身边,不可能不承受其道家思想。
2、从宋玉的人际交往方面来看,宋玉是承受道家思想的据宋玉?钓赋?云,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于玄渊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数,高注:詹何、娟嬛二人,是古代善钓人名刘文典先生说,?文选七发?注引娟嬛作蜎嬛,又引高注说,蜎嬛,白公时人困学纪闻?引亦作蜎嬛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蜎子十三篇,并云蜎子名渊,楚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亦说,嬛渊,楚国人,曾学黄老之术著书有上、下两篇,言道德之意广韵?中说,古有楚贤臣名曰嬛渊刘文典先生认为,无论是娟嬛、玄渊,还是蜎嬛等等,它们都是并声近通假名虽不一,但实为一人而已④由上述材料可以证明,宋玉应该有道家思想 3、从宋玉作品的语言及思想方面来看,宋玉是承受道家思想的在宋玉的?九辩?中,宋玉一方面因贤士失志而愁思不已,妄图用安心隐志可长久思想来抚慰自己,渴望用与道家顺时处命一样的时命观来解脱自己,使自己成为圣人式的瑰意奇行、超然独处;另一方面,宋玉又以与其无义而有名,宁穷处而守高、窃慕诗人之遗风,愿托志乎素餐,坚守着自身的信仰凭借着徼幸而有待,选择与野草同死关于有待,庄子说,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庄子逍遥游?〕,在?庄子齐物论?中,影连续用了三个有待来反问自己,宋玉用有待思想,陈述其守高的原因。
单从这一点上来分析,道家与宋玉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联络此外,张松辉先生、周晓露先生从宋玉语言的角度出发,分别以?无能子?中宋玉的语言以及宋玉作品?对楚王问?为据,证明宋玉是一位道家文人,并从无心与虚静的角度出发,阐述宋玉对儒家劝谏行为的看法① 4、从宋玉生活的时代来看,宋玉应该是承受道家思想的庄子?中有不少关于惠子的记录,例如,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惠施死,庄子为之送葬等等据?左传?记载,惠施于楚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之赵,请伐齐而存燕楚怀王十九年〔公元前310年〕,魏惠施因仪逐之,楚奉惠施纳之宋楚怀王在位30年〔公元前329公元前298〕,屈原此时还健在惠施至少死于楚怀王十九年之后,而庄子亦说为惠施送葬可以推知,庄子去世更在惠施之后了而宋玉稍晚于屈原,宋玉所生活的年代应该在庄子离世不久或正值庄子晚年,作为当时楚国一个重要文学家的宋玉,不可能不知道当时著名人物庄子的思想 此外,宋玉?高唐赋?中的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与?庄子?中的藐姑射山之神女相差无几,这不仅表达出楚以道为盛的历史文化传统,更表达其道家对真人形象的审美要求再者,?高唐??神女?等赋中廓大翔实的立体表达方式,不正是庄子精神的整体大用?在其意象上,?对楚王问?中的鲲与凤正是对?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的化用。
总体而言,宋玉是承受道家思想的诚然,由于笔者才能有限,致使行文粗糙,望大方之家给予批评指正 注释: ①、?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四辑〕陈鼓应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22年11月第1版;p189; ①、?襄阳耆旧记校注?〔东晋〕习凿齿原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P15; ②、?无能子校注?王明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1版;p23; ③、?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p544; ④、?淮南鸿烈集解?刘文典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5月第1版;P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