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形势分析 (3).docx
3页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形势分析 望海渔业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 培训情况反映 望海渔业村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中认 识到位、领导到位、制度措施到位、特别是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深入调查摸底,详实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使培训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全农剩余劳动力共计15人长期务工11人;季节性务工1079人;不固定务工11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6-39岁、40-50岁50岁以上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从人员分布可以看出:虽然本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但是大部分均为相对固定就业模式,即从事渔业生产劳动每户家庭一般情况下都是3-4口人,若无大的疾病,每家1-2条渔船,只需壮劳力来耕作,年收入均在20-30万元左右,更高者年均收入接近百万,而渔业生产劳动为季节性工作,所以每年只需几个月的工作完全可以支付家庭收入大多数村民主要强调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什么思想负担同时也是缺少知识,缺少技能的一个群体掌握一技之长,掌握一门技能的人虽然有几人,但是这些技能的含金量很低,多数集中在建筑行业的体力层次一旦建筑停工,他们也将失去岗位建筑行业的管理层需要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他们几乎都不能胜任。
从文化程度统计结果显示,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较弱据调查,大中专并且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月收入可达800-1000元,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且没有技能的劳动力每月只能收入300-400元可见,文化程度和技能的高低是决定务工收入高低的关键剩余劳动力的 就业,多数人的意愿是“离土不离乡”目标首先是本乡镇,其次是本市区选择外省市的极少主要是缺乏敢闯敢拼谋大业的思想,局限于小农意识,维权意识差,害怕工资、安全、生活方面得不到保障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见效快的建筑、餐饮、商品流通三大行业这些行业对技术要求相对不高,只要工作时间长就可以出工作效益从事工业加工制造业、维修业则比较少主要是不愿投资学技术、怕吃苦望海渔业村是渔业大村,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意义大,任务重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渔业村经济发展,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的现实需要就业局、望海办事处以及村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列入2009年为民办事项目来落实现将今年以来这项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构 劳动保障就业局设立了专门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驻村,主要是进行对于村内劳动力的调查,培训以及转移等。
并且委派村政府成立了以乡村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充实了工作班子,加强了力量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多次召开了关于劳动力等一系列的相关业务培训,各项工作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布暑下已经展开 二、强化责任,明确要求 “确定的重点扶持产业优先培训,保证企业用工需要;下岗失业人员中“4050”人员优先培训.培训工作要与就业、与技能鉴定持证上岗、与引进项目促进发展紧密结合实施三个层面的技能培训一是企业培训,二是社会培训机 构培训,三是政府部门和乡镇培训 做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难度大、困难多前一段我们主要抓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有些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按照省、市委(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要求,将今年我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抓出成效 二00九年六月二日 第3页 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