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电影喜宴、刮痧看中西文化差异.docx
11页毕业论文题目:从电影《喜宴》、《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专业:国际文化交流学生姓名:王佳琦学号:201257010124指导教师:张颖从电影《喜宴》、《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王佳琦指导老师:张颖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依托《喜宴》和《刮痧》这两部电影,分析影片中反映中西方文化 差异的情节,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本文将这两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之 间的差异做出了详细的概括和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其在婚姻、家庭、思维方式等多方 面存在差异,所以导致了其中西文化冲突在此基础上,本文剖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缓解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矛盾,如何更好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从而 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关键词:《喜宴》、《刮痧》、中西文化差异一、《喜宴》、《刮莉》剧情简介(一)、《喜宴》剧情简介在美国纽约经营生意的台湾商人高伟同已经年满 33岁且尚未成婚,他与美国医 生赛门在接触过程中同性相恋,却隐瞒着远在台北的父母高伟同的父母一向很操心 儿子的终身大事,二老希望有生之年能抱上孙子,所以经常催促儿子快点结婚顾威威是一位从上海来美国学习画画的姑娘, 经济拮据的她租住了高伟同的一间 旧屋,她没有取得美国绿卡,为了学习和生活只能偷偷跑到餐馆打工。
鉴于二人的难 言之隐赛门出了个主意,让伟同与威威假“结婚”, 这样既可以帮助威威合法留在美国,又可照顾伟同父母的心情伟同的父母在听到儿子即将结婚的消息后,内心十 分激动,决定马上去美国为他们举办婚礼头一次见面高家父母对顾威威这个美丽大方的“儿媳妇”很满意,一家人去市政 府参加了结婚公证仪式,如此简陋的婚礼仪式使得伟同的父母很不愉快从市政府大 厅出来,他们去一家中餐馆就餐时偶遇高父曾经的下属陈老板,他深知高父是很要面 子的人,便主动提议为两位新人重新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喜宴,顿时高家父母喜形于 色喜宴过后,被灌得大醉的伟同和威威竟假戏真做谁曾想,威威竟然有了身孕 一天早餐时,知道了真相的赛门与威威发生激烈的争吵,场面十分尴尬无奈之下伟 同向母亲道出自己与赛门同性恋的事实并希望得到母亲的谅解威威怀着矛盾的心情将收到的礼物退还给高母, 高母希望威威能生下这个孩子一 来是延续香火二来是满足自己多年的心愿最后威威还是决定生下孩子,并且自己来 抚养高父在赛门生日当天主动约赛门外出陪自己散步, 散步过程中高父特意将准备的生日礼物送给赛门原来高父早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只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并 希望赛门继续保守秘密。
伟同将想把孩子生下来的想法告诉了赛门,请求他当这个孩子的另一位“爸爸” 赛门得知后欣然接受,三人激动地紧紧的相拥在一起伟同、赛门、威威送高家父母去机场,从纽约到台北的航班即将起飞,伟同目送 着父母远去的背影,二老心里藏着各自的“秘密”离开了纽约,给观众留下了一幅耐 人回味的画面二)、《刮痧》剧情简介许大同到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八年了,不但事业有成,而且有着美满的家庭有一 天儿子丹尼斯生病了,独自在家照顾孙子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使用说明不敢轻易 用药,就用中国民间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件事恰好成为了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 据法庭上,许大同面对人证物证,无力辩解西医医学又无法科学的解释刮痧这种中国传 统疗法面对控方律师强烈的指控,许大同无法冷静和理智……法官当庭剥夺了许大同的监 护权,并且禁止他与丹尼斯见面为让儿子能留在家里得到母亲的照料,许大同无奈从家中搬出伤心失望的许父决定回 国,为了能让老人临行前再见孙子一面,许大同偷带出了儿子,受到通辑的许大同被警察追 捕,甚至带着儿子和警察飙车,但在逃亡中父子二人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在接连不断的厄运的冲击之下,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被破坏了。
大同夫妻在贫民区 破旧的公寓里偷偷相聚,在种种压力之下他们借酒浇愁,抱头痛哭圣诞之夜,思子心切的 许大同决定铤而走险,装扮成“圣诞老人”从公寓大楼外的排水管爬向高高的十楼一一那个 属于自己家,但最终引来了呼啸而至的警车……影片结尾,在一家人不懈的努力争取下,终于证明了什么是中国的“刮痧”,法官重新 审判,一家人最终得以团圆二、影片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一)、中西婚姻文化差异影片《喜宴》呈现了高伟同婚姻的整个过程,表现出中西方主要在择偶方式、结婚目的、 婚礼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式婚姻的目的是重家庭而轻爱情,婚姻更多时候牵动的是整个 家庭绝非个人的事情,中国的婚姻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男性为了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 接代在中国,子女的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紧密结合父母竭尽所 能的帮助自己儿子娶媳妇,婚后儿媳妇也要将公婆当做亲生父母一样来孝顺但在个人主义 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都无权干涉,而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 悦《喜宴》中伟同的假结婚完全是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而他同性恋的生活本质就是遵循 了西方自由恋爱、爱情至上的观念,仅仅是考虑身心需要,没有顾虑到传递香火绵延子嗣的 责任,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电影中那一幕幕的冲突。
在择偶方面,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的父母都很担心儿女的终身大事,并且中国 的孩子很多都养成了什么都依赖父母的习惯所以父母才会四处为自己的子女张罗介绍对 象,导致各种婚介所和恋爱类节目比比皆是反映出父母过于关心子女的私生活随着中西 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自由恋爱继而结婚但是 我们只是学到了皮毛而非本质,中国的孩子比较缺乏独立的能力,因为这些方面的缺乏,自 由的恋爱常常会导致闪婚闪离,甚至导致悲剧发生但在西方却并非如此,因为西方人从小 就锻炼独立能力,所以在择偶方面,西方人会脱离家庭的束缚,不需要父母的介绍,按照自 己的意愿自由恋爱中国人在择偶的时候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往往更看重别人的家庭条件、 学历、工作等等,而西方人所关注重点是两个人在一起能否合得来婚礼仪式方面中西方差异也尤为明显,但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很多西方元素融入了现 代中式的婚礼中传统的中国婚礼喜欢人多热闹例如在电影《喜宴》中,伟同和威威的“婚 礼”中有许多传统婚俗,新娘新郎向父母叩首行礼,新娘喝婆婆亲自喂的莲子汤,有一个幼 小的男童“跳床”寓意早生贵子整个婚礼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虽然也出现了新娘扔手捧 花和倒香槟酒等的镜头但整体风格仍是中国传统的模式,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国人的婚礼喜 欢铺张和排场大的局面。
而西方人对于婚礼的要求没有中国人那么高,一般都是牧师证婚, 新人进行宣誓并互换戒指伟同和威威的西式婚礼简单地让父母大吃一惊,他们希望看到是 一场有面子的隆重婚礼,却没想到事与愿违二)、中西在面子问题方面的差异在电影《喜宴》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是男主人公的家庭坐在餐桌上讨论有关举办婚礼的 事情当母亲听完孩子的计划时,她说到:“伟同,我跟你爸大老远的跑来给你办事怎么能 办的这么草率呢?”伟同:“妈,不是给你说过了么,我和威威都很忙,不注重形式的伟同妈:“我们在台湾就收了三万多的礼金,专门跑来给你办婚事,现在这个样子,我 怎么回去给人家交代伟同:“我结婚又不是为了给别人交代伟同妈:“不跟人家交代,你结什么婚呀,太不给面子了在这里,“交代”这个词并不是真要交代什么,而是对于父母来说,像他们这样一个富 裕的家庭结婚却如此寒酸这是很难为情的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越盛大的婚礼就会表明 自己的社会地位越高,证明自己家中富裕有显赫社会地位和财力雄厚的大家族一般都举行 一个盛大的婚礼,邀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来庆祝这件人生大事,同时婚礼的举办也展示了主人 家雄厚的实力所以当伟同的父母陪儿子和“儿媳”走进公证处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眼睁睁的看着两 人回答完面无表情的官员全然刻板的问话后,结婚手续就算履行完毕时,他们的心态不平衡 了。
如此草率和寒酸的婚礼,回去怎么向亲戚朋友们交代,自己家的面子全被丢尽了电影中伟同的父亲以前是个军队的高官,很受人尊敬所以,如果他儿子的婚礼办的如 此草率,作为父亲,他觉得很尴尬儿子伟同却认为婚礼属于私人的事情和别人无关,想怎 样办婚礼是自己的事,但是他完全忽略了他父亲最重视的“面子”问题我们在电影《刮痧》中也可以看到表现中国人的面子问题的场景,在听证会上,大同的 老板昆兰当做证人道出了大同打儿子的事情昆兰(老板):“我只相信事实!你不应该打丹尼斯!”许大同:“我为什么打我的儿子?还不是因为尊重你,为了给你面子!”昆兰:“你这是什么逻辑,你打你孩子和给我面子有什么关系?”许大同:“不可理喻!”依据中国人的面子理论,许大同为了维护老板的面子,不得不当着众人的面打了儿子丹 尼斯,其实是“打在孩子身上,疼在父母心上”中国人眼中的面子是一种尊严和人格的象征,希望自己在他人心目中保持良好形象,能 被他人所认可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强调个人的言行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形象,否则就是丢 了面子中国的面子理论也体现出了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区别集体主义主张 所有的个体必须服从集体的意志而西方的个人主义尊重每一个个体,主张自主和自由,不 希望意志上被强加或者干涉。
所以许大同的行为让昆兰很迷惑,因为美国人很重视人与人之 间的平等,同样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平等的,孩子也拥有与父母同等的权利与话语权美国 欢迎有需要的朋友下载!!人从不干涉孩子之间的交往,他们会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所以他们认为打骂孩子和给不给 对方面子完全是两码事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治》一文中写过:“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 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 也不为过①在中国无论你家庭贫穷还是富有,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面了都是重要的 在中国人眼中,贬低白己就是抬高他人、尊重他人、给他人面子的行为;而美国人则认为这 与是否尊重他人毫无关系,甚至是非常愚蠢的对于强调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人来说 中国人的“面子观”是很难被理解的西方人在涉及原则问题时很少会顾及面子和人情,他 们会公事公办,甚至有些时候显得“不近人情”、“冷若冰霜”因此,若将中文的“有 面子面子”、“面子大”、“不讲情面” “大公无私”、等词语直译成英语恐怕他们都 无法理解三)、中西在家庭观念方面的差异中国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血缘宗法和家国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人深入骨髓的 家国情怀,所以“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影片《刮痧》给我们呈现的只是亿万中国传统家庭的缩影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许 大同为了父亲免受责罚和牵连,坚称是自己给儿子刮的痧而美国朋友昆兰却无法理解他的 做法,昆兰认为自己做的事应该由自己承担中西方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个体的影响截然 相反,长期以来中国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并占据着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 体系为仁、义、礼、智、信,而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单位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儒 家思想强调秩序、等级和服从的家庭伦理要求,非常重视家庭关系,把它视为社会最重要的 的组成单位在中国古代,在“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男尊女卑”、“长幼有序” 等思想的影响之下,父亲在家族中有很高的地位,父亲承担着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三 字经》中“子不教父子过,,的说法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中国人信奉孝道,认为百善孝为先, 孝顺是美好的品德、是民族精神、是社会风尚的体现,因此在中国人眼中子女孝顺父母是天 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电影中出现了许大同为父亲顶罪,不让父亲牵涉其中的片段在电影《喜 宴》中也同样反应出了中国人的孝道,主人公高伟同的父母都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他 们都盼望着能早点抱上孙子,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