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394079542
  • 上传时间:2023-1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原始农耕生活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下列能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C.铁农具 D.曲辕犁【分析】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解答】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原始农耕生活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能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CD当时还没有出现,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先进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2.我们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研究的资料要求真实可靠,而神话传说、史书记载、学者推断都可能存在失实的情况而考古发掘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可靠的故选:D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3.在下列图片中,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以四幅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所以①③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4.如图中这件独一无二的文物出土于(  )A.浙江余姚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陕西西安【分析】本题以黑陶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分析图片可知是黑陶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他们会制作黑陶,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A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5.下列适合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洞穴B.干栏式房屋C.搭上草棚的水井D.半地穴式房屋【分析】本题以半坡居民为依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解答】距今约六千年,由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生活于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故选:D点评】本题以半坡居民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6.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种植粟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城头山遗址【分析】本题以《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为依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知识解答】距今约六千年,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因此说拍摄我国种植粟的专题片时,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的半坡遗址故选:A点评】本题以《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7.对我国古代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森林里B.使用色泽鲜艳,红底黑色纹饰的彩陶C.住在干栏式房屋里D.会制造精美的打制石器【分析】本题以我国古代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生活的描述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半坡人会制造出色彩鲜丽的彩陶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8.如果你是一位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中国的农耕文明下列不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典型代表的是(  )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人面鱼纹彩陶盆C.粟的种植 D.干栏式建筑【分析】本题以讲解员讲解中国的农耕文明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所以ABC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典型代表;D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内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9.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分析】本题考查大汶口原始居民解答】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那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所以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其数量却差异很大。

      故判断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的依据是随葬品的多少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大汶口原始居民,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判断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的依据是随葬品的多少 10.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私有财产的出现 B.战争的出现C.生产力的提高 D.部落联盟的出现【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汶口原始居民文明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有的有随葬品,有的没有,说明了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解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有的有随葬品,有的没有,说明了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大汶口原始居民,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判断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 11.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考古学家发现:有的墓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表明(  )A.个人对随葬品的爱好不一样 B.各地的风俗不一样C.家里收藏的玉器多少不一样 D.出现了贫富分化【分析】本题考查大汶口原始居民,知道大汶口原始居民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

      解答】据题干“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考古学家发现:有的墓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那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所以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其数量却差异很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大汶口原始居民,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2.考古学家考察一处文化遗址时记载:①有磨制的石刀、石斧 ②有陶片、玉铲③有建造的房屋且形成村落④墓葬有大有小,殉葬品有多少之分上述材料证明该处遗址最有可能是(  )A.北京人时期 B.山顶洞人时期C.半坡文化时期 D.大汶口文化时期【分析】本题以大汶口文化为依托,考查的是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活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的石刀、石斧等,陶器有黑陶、白陶,他们已建造房屋且形成村落大汶口文化时期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其墓葬有大有小,殉葬品有多少之分故选:D点评】本题以大汶口文化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3.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合理的地方是(  )A.神农氏和黄帝都会魔法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在那个时期已经出现C.采集和狩猎是那时的主要生产方式D.那时流行吃五谷杂粮和穿丝绸衣服【分析】本题以“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为切入点,考查黄帝和炎帝的相关知识,掌握其成就及地位。

      解答】“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和“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反映的是我国农耕生活的状况,这些传说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题干中的神农教种五谷,这属于农业,因为种五谷要耕地,所以叫农耕养蚕缫丝,是农业中的副业,也属于农耕的范畴故选项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在那个时期已经出现,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原始农耕文明发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4.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B.黄河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C.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D.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等,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原始农业发展,注意识记相关农作物的种植区域解答】黄河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这个表述是错误的,黄河流域是粟的起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黄河流域是粟的起源地。

       15.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主要阶段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综合发展的结果我国原始农业(  )A.由“刀耕火种”发展到铁器牛耕B.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物质基础C.采用育秧移栽方式种植水稻D.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和城市出现【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原始农业,注意识记其兴起的重大意义解答】我国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物质基础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原始农业兴起的意义 二.材料题 16.依据如图两图获得信息进行推断得出的结论有:(1)和A图有关的原始居民是: 河姆渡人 ;和B图有关的原始居民是: 半坡人 ;(2)请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判断:从事水田农耕的是 A 图中人;从事旱地农耕的是 B 图中人3)造成图A和图B 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D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分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解答】(1)图A房屋高于地面,是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人建造的房屋.图B房屋一部分处于地下,是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人建造的房屋.(2)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从事水田农耕.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从事旱田农耕.(3)河姆渡人建造干栏式房屋是为了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自然环境,半坡人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是为了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自然环境.因此造成图A和图B 房屋结构不同的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3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考点2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