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爬山虎的脚2教案 北京版.doc
8页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爬山虎的脚2教案 北京版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能力目标: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及用词的准确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情感升华:了解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及特点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爬山虎的脚怎么爬及脚与叶的关系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生词,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生词,初读课文;2.继续学习用自己的话归纳段的主要内容;3.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作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教学难点:熟读课文教 学 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新词自读生字表(会读会认)指名带读、背读 (声音洪亮)理解词语的意思: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积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空间拂过:轻轻擦过漾起:水面微微动荡萎:衰落牢固:结实;坚固休想:别想,不要妄想二、朗读 1.小组读课文,要求(1)人人参与(2)声音洪亮(3)正确、流利2.师巡视、指导;3.反馈:小组比赛朗读 评选优秀朗诵小组三、质疑。
轻声读课文,在不懂的词句下面画横线,用?号标出小组讨论解决疑问方法:小组读课文,在读中寻找答案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讨论四、作业: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第2课时教学内容:阅读理解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作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第3、4自然段教学难点:第四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教 学 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齐读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什么是爬山虎,什么是爬山虎的脚,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二、阅读理解1. 课文哪儿写爬山虎的脚?(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爬山虎的脚什么样?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说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是嫩红的) 2. 再读一读这句话,想象爬山虎的脚的样子,说一说想好后,说一说,然后画出来(从课文中感受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理解语言文字,画出来)展示画,评比,他画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你想象中的爬山虎是什么样的?你画得这么漂亮,我非常喜欢,能用朗读读出我们的喜爱之情来吗?朗读展示,你想怎样读表现你的喜爱之情?指名朗读,评价——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3.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读课文,边读边试着比划比划,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指名上台前作演示(结合课文内容)板书:触着墙 变成 巴住 直 弯曲 把……拉一把 使……紧贴比较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贴住墙读一读,你觉得那句话更好些?好在哪里?(比较“巴”与“贴”两个字的意思,“巴”更牢固一些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读出你的感受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你觉得哪句话好?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爬山虎的脚的作用,带动整个茎一起向上生长) 4. “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什么样的?(理解比喻句的意思)(根据比喻句说说你的想法,爬山虎的脚像什么一样?)5. 你想对爬山虎这种可爱的植物说点什么?(表达喜爱之情)6. 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你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选择最喜欢的句子朗读三、第二自然段: 1.讨论: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要写爬山虎的新叶呢?(联系上下文回答)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体会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美丽,结合课文内容,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小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想怎样表达你对爬山虎的喜爱?(选择不同方式表达喜爱之情)板书设计 1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 变成小圆片 巴住 弯曲 紧贴第3课时教学目标 : 1.熟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继续学习用自己的话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3.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作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进而学习作者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有顺序、具体地写好一段话教学难点: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去归纳主要内容教 学 具 :课件教学过程: 一、调动自读能力,通过朗读、填空解决课文非重点部分1. 提问:课文除了写“脚”,还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 通过多种形式感情朗读,让学生获得美感,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3. 通过改变形式填空,进一步理解课文填空练习 爬山虎的叶子好看得很,刚长出来颜色是 ,长大变成 ,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 ,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4. 这段话主要内容是说什么?( 爬山虎的叶子好看得很 5. 还可以怎么说?二、回归整体,深入理解全篇课文,进一步体会重点段与全文的关系1. 分段、归纳大意略) 2. 练习、观察、说话、写作略) 通过读、观察、说、写,最后达到单元训练项目(读、写)整体过关三、按课文填空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不几天就变成( )2. 那些叶子绿得( ),让人看着非常( ),还( )朝下,( )铺在墙上,没有( ),也不留一点儿( )。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板书设计 (投影)教学小记:教学中采用画一画、演一演、想一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脚的样子,怎样爬,体会它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受到了较好的效果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唱歌的小溪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领略歌溪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条会唱歌的溪流,它会给村里的人带来什么呢?让我们随着这条欢快的溪流一起去看一看,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欢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互相正音 3.听课文朗读录音,标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三、生字探究,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拼读、识记 (1)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下列生字的音 源:yuán,注意不能读成“yán” 滑:huá,不能误读成“fá” 虽:suī,声母是平舌音“s”,不是翘舌音“sh”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生字 (2)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指导字形及书写要求 2)老师范写“爬、翻”两个字 3)学生练习写字 2.结合课文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流淌:流动 文静:(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浑厚:朴实雄厚 四、指导朗读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试着模仿录音朗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有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和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探究释疑、交流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释疑:村里的人为什么把溪流称作“歌溪”? (因为这条溪流爱唱歌,所以村里的人叫它“歌溪”) 2.学习第2自然段。
(1)男生读,女生听 (2)想想:为什么说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3)投影出示下面的句子,理解句子 “源头的水是清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一蓬蓬亮晶晶的水花这时候,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儿野 (歌溪源头的水银亮闪光,从长满苔藓的山上流下来,溅起一蓬蓬亮晶晶的水花,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4)投影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水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 水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流下来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女生读,男生听 (2)读文后思考:为什么说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3)闭上眼睛,想像歌溪欢快、活泼的样子,然后说给同学听 (4)投影学句 “石板上披盖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又像姐姐的长发 (这一句把青苔比作丝线,是颜色上存在相同之处,都有“绿”的特点把它比作姐姐的长发是从“长、亮”两个特点来描写青苔的)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像……又像……”口头说话 (5)指导朗读要带着欢快的语调来读) 4.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讨论交流 1)这一自然段写出歌溪什么样的特点?(文静) 教师指导:“文静”指文雅、安静,说明歌溪流动缓慢,气势小,发出的声音较小 2)这一自然段还着重写了什么? (溪边树林里的各种鸟叫声) 3)想像一下百鸟歌唱的欢快场景 a. 说一说,文中写了哪些鸟金翅鸟、杜鹃鸟、画眉鸟、大山雀、白头翁) b. 演一演,模仿一下鸟叫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5.学习第5~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2)歌溪带给我们哪些欢乐呢?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巩固深化 1.指明分自然段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对歌溪说几句话 板书设计: 爱唱歌的小溪 调皮 歌声有点野 小溪 活泼 歌声充满欢乐 。
